一种分段隔式连续发酵处理餐厨垃圾生产液体有机肥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179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段隔式连续发酵处理餐厨垃圾生产液体有机肥方法及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去油打浆后的餐厨垃圾加入限定的装置中,依次经生化反应、主发酵及后熟发酵三个过程,进行分隔多段发酵,每个过程都处理彻底,有效解决了餐厨垃圾发酵后容易变质产生异味的问题,且在主发酵中保证微生物菌种的活性,彻底发酵餐厨垃圾,保证了发酵工艺稳定性,有效将高温提油后的餐厨垃圾制作成液体有机肥,取得稳定良好的结果。稳定良好的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段隔式连续发酵处理餐厨垃圾生产液体有机肥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发酵与资源化利用的
,具体公开了一种分段隔开式连续发酵处理餐厨垃圾生产液体有机肥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餐厨垃圾处理是一个外延非常广泛的概念。根据中国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制定的《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餐厨垃圾是指饭店、宾馆、企事业单位食堂、食品加工厂、家庭等加工、消费食物过程中形成的残羹剩饭、过期食品、下脚料、废料等废弃物,即包括家庭厨余垃圾、市场丢弃的食品和蔬菜垃圾、食品厂丢弃的过期食品和餐饮垃圾等。本专利技术的所涉及的餐厨垃圾是指专指家庭厨房、公共食堂及餐饮行业的食物废料和食物残余。在美国、日本、韩国及欧盟等国,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早已法制化和企业化,成为了一项成熟的环保产业,而国内对于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尚处在起步阶段。我国餐厨垃圾处理较常规的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烧、饲料化、厌氧发酵和堆肥等,其中资源化利用方式主要有厌氧发酵、饲料化和肥料化三种工艺技术。如专利CN103553726A、CN104341180A、CN104987210A等均采用了餐厨垃圾制备液体肥的方法,但根据其中所述,由于餐厨垃圾来源不稳定,或发酵时间、温度和地域之间的差别,难以重复良好的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段隔开式连续发酵处理餐厨垃圾生产液体有机肥的方法及装置;主要针对高温提油后的餐厨垃圾,其处理工艺是从除油后的餐厨垃圾工艺开始的,保证了餐厨垃圾不稳定性的因素。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分段隔式发酵方法处理餐厨垃圾制作成液体有机肥,与目前国内公开专利具有明显的而不同,并取得稳定良好的结果。
[0004]所述的一种分段隔式连续发酵处理餐厨垃圾生产液体有机肥方法,包括生化反应、主发酵及后熟发酵三个过程,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生化反应:经除杂打浆除油后的餐厨垃圾浆液加入生化反应槽,35

130℃下进行蒸汽消杀10

60分钟,在该温度条件下蒸汽消杀过程中加入由酶制剂制成的酶解液,采用生化酶解和高温发酵方法将餐厨垃圾浆液处理成成分稳定、适合复合微生物菌剂的营养成分,得到酶解餐厨浆液;2)主发酵过程:2.1)向发酵主槽中加入消毒后的1

5wt.%糖液并降温至45℃以下,将复合微生物菌剂加入发酵主槽中,于30

40℃下以通气量为0.1

0.5vvm通入空气,以100

300转/min搅拌下进行扩繁6

12小时,至复合微生物菌剂达到1
×
108cfu/ml;2.2)将步骤1)得到的酶解餐厨浆液泵入到步骤2)的发酵主槽(2)中,采用间歇搅拌供氧方式进行发酵24

72小时,复合微生物菌剂利用酶解浆液中的小分子营养物质,继续
繁殖,同时将未能酶解的物质进行微生物分解利用,得到发酵液;3)将步骤1)得到的酶解餐厨浆液泵入到步骤2)的发酵主槽中,于转速100

300转/min,以通气量0.1

0.5vvm通入过滤空气进行发酵24

72小时,复合微生物菌剂利用酶解浆液中的小分子营养物质,继续繁殖,同时将未能酶解的物质进行微生物分解利用,得到发酵液;4)后熟发酵:将步骤3)得到的发酵液部分加入后熟发酵槽中,放置1

5天,得到餐厨液体发酵有机肥,剩余的发酵液留在发酵主槽(2)中作为复合微生物菌剂,重复上述步骤连续发酵处理餐厨垃圾。
[0005]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限定了步骤1)中的酶制剂包括脂肪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酶制剂包括脂肪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升温前期添加脂肪酶、蛋白酶及纤维素酶,后期添加淀粉酶;本专利技术中,温度为35

80℃时添加脂肪酶、蛋白酶及纤维素酶,温度超过60

90℃后最后添加淀粉酶。。
[0006]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限定了步骤2)中的1

5wt.%糖液为糖蜜或红糖水,其加入量为发酵主槽(2)体积的1/3

1/2;1

5wt.%糖液加入前于80

100℃温度下消毒10

30分钟。
[0007]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限定了步骤2)中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地衣芽孢菌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葡萄牙棒酵母及高温放线菌以任意配比混合投料。
[0008]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限定了步骤2.2)中的采用间歇搅拌供氧方式为:搅拌时持续通入过滤空气,停止搅拌则停止通气;每持续搅拌4

10分时后,停止搅拌8

15分钟,优选为每搅拌5分钟,停止10分钟,搅拌转速100

300为转/min,通气量为0.1

0.5vvm。
[0009]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限定了步骤2)中的复合微生物菌剂扩繁占发酵体积的1/3

1/2。
[0010]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限定了步骤4)中加入后熟发酵槽的发酵液不大于主发酵体积的1/2;剩余部分留在发酵主槽与新加入的酶解餐厨浆液继续发酵3

6个周期后,再向发酵主槽中补充糖液和复合微生物菌剂。
[0011]更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限定了该生产方法所需要的装置,为三段隔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生化反应槽、主发酵槽及后熟发酵槽,每种槽均为若干个并联连接,且每个槽上设有搅拌装置,每个槽底部与空气管道连接,用于向每个槽内通入过滤后的空气,顶部设有废气排放口,每个废气排放口连接除臭装置。
[0012]1)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限定的工艺,餐厨垃圾去油打浆后进行本专利技术的分隔式装置进行分隔多段发酵,保证微生物菌种的活性,彻底发酵餐厨垃圾,保证了发酵工艺稳定性;2)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通过多段分隔式发酵方法,将餐厨垃圾经生化反应、主发酵及后熟发酵在个过程,每个过程都处理彻底,有效解决了餐厨垃圾发酵后容易变质产生异味的问题;3)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限定的装置及方法,将高温提油后的餐厨垃圾制作成液体有机肥,与目前国内公开专利具有明显的而不同,并取得稳定良好的结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

生化反应槽、2

主发酵槽、3

后熟发酵槽、4

空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分段隔式连续发酵处理餐厨垃圾生产液体有机肥方法所用的处理装置,采用分段隔式,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生化反应槽1、主发酵槽2及后熟发酵槽3,为了提高其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中,生化反应槽1、主发酵槽2及后熟发酵槽3均可以设置若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段隔式连续发酵处理餐厨垃圾生产液体有机肥方法,包括生化反应、主发酵及后熟发酵三个过程,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生化反应:经除杂打浆除油后的餐厨垃圾浆液加入生化反应槽(1),35

130℃下进行蒸汽消杀10

60分钟,在该温度条件下蒸汽消杀过程中加入由酶制剂制成的酶解液,采用生化酶解和高温发酵方法将餐厨垃圾浆液处理成成分稳定、适合复合微生物菌剂的营养成分,得到酶解餐厨浆液;2)主发酵过程:2.1)向发酵主槽(2)中加入消毒后的1

5wt.%糖液并降温至45℃以下,将复合微生物菌剂加入发酵主槽(2)中,于30

40℃下以通气量为0.1

0.5vvm通入空气,以100

300转/min搅拌下进行扩繁6

12小时,至复合微生物菌剂达到1
×
108cfu/ml;2.2)将步骤1)得到的酶解餐厨浆液泵入到步骤2)的发酵主槽(2)中,采用间歇搅拌供氧方式进行发酵24

72小时,复合微生物菌剂利用酶解浆液中的小分子营养物质,继续繁殖,同时将未能酶解的物质进行微生物分解利用,得到发酵液;4)后熟发酵:将步骤3)得到的发酵液部分加入后熟发酵槽(3)中,放置1

5天,得到餐厨液体发酵有机肥,剩余的发酵液留在发酵主槽(2)中作为复合微生物菌剂,重复上述步骤连续发酵处理餐厨垃圾。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分段隔式连续发酵处理餐厨垃圾生产液体有机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酶制剂包括脂肪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 升温前期添加脂肪酶、蛋白酶及纤维素酶,后期添加淀粉酶。3.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分段隔式连续发酵处理餐厨垃圾生产液体有机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1)中的1

5wt.%糖液为糖蜜或红糖水,其加入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学军梁剑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五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