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插接方向的USB连接母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1791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插接方向的USB连接母座,包括金属外壳、端子基座、浮动座及端子;端子基座安装于所述金属外壳的端子端内,其内设有贯穿的端子孔,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端子基座位于所述金属外壳内的切换端面上设有端子槽,与对应的端子孔连通,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于切换端面上形成以中心点对称分布的切换结构;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之间于端子槽上对应位置设有触片槽;浮动座安装经由滑动限位机构固定于金属外壳宽度方向的侧壁上,浮动座上开设有触片孔槽,浮动座被推动至正和反两个位置时,所述电源第一触片和电源第二触片分别与所述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切换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USB公头与母座插接时无需判断方向,提高USB插接头的使用体验。高USB插接头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插接方向的USB连接母座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口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自适应插接方向的USB连接母座。

技术介绍

[0002]USB接口,尤其是USB TYPE

A,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普及的标准接口。电脑或其它数码设备上TYPE

A型USB最主流的接口。在使用电脑或其他电子产品时,插接USB线的时候经常出现多次插接无法顺利插入的问题,要确认一下正反向才能插进去。因此在插入USB线的时候,使用者如果盲插的话,很可能插很多次都插不进去,还是要费力再去确认一下正反向才能顺利插入。虽然已经存在了新的USB结构,例如type C的接口等,虽然可以实现正反插,但是其线路的数量成双倍的出现,而且目前使用的普遍性也不及USB type A的型号,USB type A接口如何实现盲插即可随意成功连接,是一种有待解决且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适应插接方向的USB连接母座,能够实现USB公头与母座插接时无需判断方向,提高USB插接头的使用体验。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自适应插接方向的USB连接母座,其中,包括金属外壳、端子基座、浮动座及端子;
[0006]所述金属外壳为一两端开口的矩形外壳,其前端为插接端,其后端为端子端;
[0007]所述端子基座安装于所述金属外壳的端子端内,其内设有贯穿的端子孔,用于插置端子,所述端子包括连接电源的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以及数据正极和数据负极,所述端子基座位于所述金属外壳内的切换端面上设有端子槽,所述端子孔与对应的端子槽连通,所述电源正极、电源负极、数据正极、数据负极的端子分别对应穿过所述端子孔并弯折分布于所述端子槽内,所述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于所述切换端面上形成正负极的切换结构;所述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之间于所述端子槽上对应位置设有触片槽;
[0008]所述浮动座安装于所述端子基座的切换端面外侧的所述金属外壳内的位置,其经由滑动限位机构固定于所述金属外壳较短的侧壁上,所述滑动限位机构为沿平行于所述切换端面的方向滑移的滑动连接结构;所述浮动座上沿垂直于所述切换端面的方向开设有触片孔槽,所述触片孔槽内安装有触片,所述触片包括电源第一触片和电源第二触片,所述电源第一触片和电源第二触片的切换端插置于对应的触片槽内,其另一个接触端形成弯折结构设置于所述浮动座另一端部内,且所述弯折结构的一侧能够突出所述浮动座的侧面;
[0009]所述浮动座被推动至所述金属外壳内的正和反两个位置时,所述电源第一触片的切换端连接至所述电源正极,所述电源第二触片的切换端连接至所述电源负极,或者所述电源第一触片的切换端连接至所述电源负极,所述电源第二触片的切换端连接至所述电源正极;所述浮动座于正和反两个位置切换时,所述电源第一触片和电源第二触片分别与所述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切换连接。
[0010]如上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插接方向的USB连接母座,其中,所述数据正极和数据负极于所述切换端面上形成正负极的切换结构;所述数据正极和数据负极之间于所述端子槽上对应位置设有触片槽;
[0011]所述触片包括数据第一触片和数据第二触片,所述数据第一触片和数据第二触片的切换端插置于对应的触片槽内,其另一个接触端形成弯折结构设置于所述浮动座另一端部内,且所述弯折结构的一侧能够突出所述浮动座的其中一个侧面。
[0012]如上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插接方向的USB连接母座,其中,所述浮动座的外端部上设有插接导引斜面,所述插接导引斜面朝向所述金属外壳与其相邻的侧面倾斜。
[0013]如上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插接方向的USB连接母座,其中,所述浮动座的外端部上设有相反的两个插接导引斜面,两个插接导引斜面分别朝向所述金属外壳与其相邻的侧面倾斜,且所述导引斜面的顶部棱距离两侧的金属外壳内侧面的距离大于三分之一所述金属外壳内部宽度。
[0014]如上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插接方向的USB连接母座,其中,所述浮动座的两侧与所述金属外壳侧壁或所述端子基座之间设有弹性限位机构。
[0015]如上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插接方向的USB连接母座,其中,所述弹性件限位机构设置于所述滑动限位机构上。
[0016]如上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插接方向的USB连接母座,其中,所述弹性件为垂直设置于所述浮动座底面的弹性件及设置于所述切换端面上与所述弹性件位置对应V形槽结构的组合。
[0017]如上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插接方向的USB连接母座,其中,所述弹性件为所述触片端部,所述V形槽为设置于所述触片槽底部的V形槽。
[0018]由以上说明得知,本专利技术确实具有如下的优点: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适应插接方向的USB连接母座,通过设置有端子基座和浮动座的滑动切换组合结构的作用,使得USB公头在插入USB母座的时候,本专利技术的USB连接母座能够自动适应USB公头插入的方向,调整对应的接线端子的极性,从而保证接线端子极性的正确连接,不仅保护了电子元器件的电气性能,而且使得使用者不必再顾及USB接头插接过程中的方向问题,任意方向插接也都可以达到准确插置连接的效果,给使用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在所述切换端面上的布置示意图。
[0023]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0024]本专利技术:
[0025]1:金属外壳
ꢀꢀꢀꢀꢀꢀꢀꢀꢀꢀꢀꢀꢀꢀꢀ
2:端子基座
ꢀꢀꢀꢀꢀꢀꢀꢀꢀꢀꢀꢀꢀ
3:浮动座
[0026]4:触片
ꢀꢀꢀꢀꢀꢀꢀꢀꢀꢀꢀꢀꢀꢀꢀꢀꢀꢀꢀ
5:接触端
ꢀꢀꢀꢀꢀꢀꢀꢀꢀꢀꢀꢀꢀꢀꢀ
6:电源正极
[0027]7:触片槽
ꢀꢀꢀꢀꢀꢀꢀꢀꢀꢀꢀꢀꢀꢀꢀꢀꢀ
8:V形槽
ꢀꢀꢀꢀꢀꢀꢀꢀꢀꢀꢀꢀꢀꢀꢀꢀ
9:切换端
[0028]10:滑动限位机构
ꢀꢀꢀꢀꢀꢀꢀꢀꢀꢀ
11:导引斜面
ꢀꢀꢀꢀꢀꢀꢀꢀꢀꢀꢀꢀ
13:电源负极
[0029]14:电源第一触片
ꢀꢀꢀꢀꢀꢀꢀꢀꢀꢀ
15:电源第二触片
ꢀꢀꢀꢀꢀꢀꢀꢀ
62:长接触点
[0030]61:短接触点
ꢀꢀꢀꢀꢀꢀꢀꢀꢀꢀꢀꢀꢀꢀ
131:长接触点
ꢀꢀꢀꢀꢀꢀꢀꢀꢀꢀꢀ
132:短接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适应插接方向的USB连接母座,其较佳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自适应插接方向的USB连接母座包括金属外壳1、端子基座2、浮动座3及端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插接方向的USB连接母座,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外壳、端子基座、浮动座及端子;所述金属外壳为一两端开口的矩形外壳,其前端为插接端,其后端为端子端;所述端子基座安装于所述金属外壳的端子端内,其内设有贯穿的端子孔,用于插置端子,所述端子包括连接电源的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以及数据正极和数据负极,所述端子基座位于所述金属外壳内的切换端面上设有端子槽,所述端子孔与对应的端子槽连通,所述电源正极、电源负极、数据正极、数据负极的端子分别对应穿过所述端子孔并弯折分布于所述端子槽内,所述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于所述切换端面上形成正负极的切换结构;所述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之间于所述端子槽上对应位置设有触片槽;所述浮动座安装于所述端子基座的切换端面外侧的所述金属外壳内的位置,其经由滑动限位机构固定于所述金属外壳较短的侧壁上,所述滑动限位机构为沿平行于所述切换端面的方向滑移的滑动连接结构;所述浮动座上沿垂直于所述切换端面的方向开设有触片孔槽,所述触片孔槽内安装有触片,所述触片包括电源第一触片和电源第二触片,所述电源第一触片和电源第二触片的切换端插置于对应的触片槽内,其另一个接触端形成弯折结构设置于所述浮动座另一端部内,且所述弯折结构的一侧能够突出所述浮动座的侧面;所述浮动座被推动至所述金属外壳内的正和反两个位置时,所述电源第一触片的切换端连接至所述电源正极,所述电源第二触片的切换端连接至所述电源负极,或者所述电源第一触片的切换端连接至所述电源负极,所述电源第二触片的切换端连接至所述电源正极;所述浮动座于正和反两个位置切换时,所述电源第一触片和电源第二触片分别与所述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切换连接。2.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东菊张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龙嘉鑫五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