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毛条厂专利>正文

磁感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1755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磁感开关,包括外壳、磁性元件、感性元件、弹性元件,其特征为:上述元件密置于外壳之内,接触动头(1)可随外部器件的上下移动而上下移动,使感性元件(12)上的磁感强度发生变化,进而可从导线(15)和输出接头(3)上输出电变量,所述开关具有抗干挠能力强、防尘防振、灵敏可靠等诸多优点,用于纺机上可大大减少废品率,减少维修费用从而提高整体劳动生产率,并可广泛用于其它开关控制领域。(*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关器件,特别是一种磁感开磁。本技术所述磁感开关是根据毛纺针棱机和毛条针棱机等纺机设备的出条自停问题而提出的。前述现有的纺机自停控制器件是一种微动开关,装在针棱机出条动头之下,振动频率大,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恶劣,时有尘埃和漂浮物粘在微动开关接触部位导致开关失灵;机械疲劳和变形更使之故障率较大,严重影响了纺机的工作效率,增大了纺织品废品率。本技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及弹性组合器件,提出一种磁感开关,其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耐机械疲劳,抗尘埃的开关,克服前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所述磁感开关包括外壳、磁性元件、感性元件、弹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感开关外壳(2)的顶板(9)上开有一孔,接触动头(1)可在孔中上下移动;外壳内有一通过导杆固定锣母(8)固定的压簧导杆(13),其上装有压簧(14),压簧导杆(13)的另一端上套有可沿压簧导杆上下移动的活动磁组架(11),该磁组架与压簧(14)的顶端联在一起,接触动头(1)通过定向胶套(10)与活动磁组架(11)联在一起;在压簧导杆(13)侧面布置有可感受因活动磁组架(11)上下移动而产生的磁感强度变化的感性元件(12);该磁感强度变化为电变量后通过导线(15)及输出接头(3)输出。如此结构使本技术具有封闭性好抗干挠防尘防振,耐疲劳、不易损坏,灵敏可靠的优点,在纺机振动频繁而又需要实施控制的部位使用所述开关,可大大减少废品率,减少维修费用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还可广泛用于其它开关控制领域。实施过程说明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原理图。图中(1)为接触动头,(2)为外壳,(3)为输出接头,(4)为固定板,(5)为接线插件套,(6)为感性元件组合胶板,(7)为导杆固定垫圈,(8)为导杆固定锣母,(9)为外壳顶板,(10)为定向胶套,(11)为活动磁组架,(12)为感性元件,(13)为压簧导杆,(14)为压簧,(15)为导线,(16)为内导线固定板。图2、图3为本技术控制实施例电原理图。其操作过程如下操作人员首先作好开机准备,然后按点动按钮,使半成品合股,经梭箱梭理后的出条压在磁感开关接触动头上,向下进行绕圈成球,此时接触动头(1)受压向下运动,原闭合触点断开,使6V交流继电器J由吸合变为停止工作,接在主回路中的45-1和45-2的常闭触点复位导通,使CJ交流接触器的起动作好准备,操作工人再按下起动按钮,CJ吸合,电机运转,达到正常工作。如果发生断条,接触动头(1)不再受压,而自动回位,触点闭合,J线圈电源连通而吸合,常闭触点断开,451和45-2不通,CJ断开,主机停车,达到断条自停的目的,经修复即可开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感开关,包括外壳、磁性元件、感性元件、弹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感开关外壳(2)的顶板(9)上开有一孔,接触动头(1)可在孔中上下移动;外壳内有一通过导杆固定锣母(8)固定的压簧导杆(13),其上装有压簧(14),压簧导杆(13)的另一端上套有可沿压簧导杆上下移动的活动磁组架(11),该磁组架与压簧(14)的顶端联在一起;在压簧导杆(13)侧面布置有可感受因活动磁组架(11)上下移动而产生的磁感强度变化的感性元件(12);该磁感强度转化为电变量后通过导线(15)及输出接头(3)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磁感开关,包括外壳、磁性元件、感性元件、弹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感开关外壳(2)的顶板(9)上开有一孔,接触动头(1)可在孔中上下移动;外壳内有一通过导杆固定锣母(8)固定的压簧导杆(13),其上装有压簧(14),压簧导杆(13)的另一端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候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毛条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