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1723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气液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进气管,设置在筒体的侧壁上;出气管,设置在筒体的顶部,与筒体的内部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离组件,设于所述筒体的内部,且包括绕筒体的中轴线从筒体的底部向上盘旋延伸且形成螺旋通道的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底部一端与进气管连通,其顶部一端与筒体的顶部内腔连通;雾滴捕捉组件,设于所述筒体的内部,包括位于分离组件的上方丝网层以及位于丝网层上方且多组层叠分布的滤片;排液组件,设于所述筒体的内部并位于雾滴捕捉组件的下侧,以排放筒体内部分离出来的液体;其中,所述螺旋管的下侧表面开设有排液口,排液口上设置有与螺旋管内壁连通的挡板。口上设置有与螺旋管内壁连通的挡板。口上设置有与螺旋管内壁连通的挡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液分离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液分离
,特别是一种气液分离器。

技术介绍

[0002]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主要作用是脱除气体中所夹带的液态物质,气液分 离器种类繁多,主要有重力式和离心式两种,重力式气水分离器最为常见,其 原理是利用液体沉降速度与气体上升流速的差异,使得液体在未到达排气口时, 重力沉降而从气体中分离出来;离心式气水分离器是利用电泵机组的高转速和 气体与液体之间悬殊的密度差进行气液离心分离。
[0003]例如,公开(公告)号为CN102061485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气液分离器,分 离器主体为罐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主体内部水平设置有上层分离 器和下层分离器,分离器主体侧面设置的进口管伸入至上层分离器的容腔中, 所述上层分离器和下层分离器均为上口敞开式结构,上层分离器与下层分离器 相对,下层分离器的底部垂直安装有导管,导管与下层分离器的容腔相通,导 管的上端口高于下层分离器底部,分离器主体的顶面设有出口管,下层分离器 面积大于上层分离器面积。
[0004]这种气液分离器再使用时会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进气管,设置在筒体的侧壁上;出气管,设置在筒体的顶部,与筒体的内部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离组件,设于所述筒体的内部,且包括绕筒体的中轴线从筒体的底部向上盘旋延伸且形成螺旋通道的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底部一端与进气管连通,其顶部一端与筒体的顶部内腔连通;雾滴捕捉组件,设于所述筒体的内部,包括位于分离组件的上方丝网层以及位于丝网层上方且多组层叠分布的滤片;排液组件,设于所述筒体的内部并位于雾滴捕捉组件的下侧,以排放筒体内部分离出来的液体;其中,所述螺旋管的下侧表面开设有排液口,排液口上设置有与螺旋管内壁连通的挡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组件包括:排液管,一端固定在筒体的底部,且与筒体的内腔连通;连接套,套接在排液管远离筒体的一端上;球体和弹簧,安装于所述连接套内;螺纹接头,一端螺纹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套远离排液管的一端;延伸管,一端与螺纹接头的远离连接套的一端连接;恒压接水仓,位于筒体的下方;其中,所述延伸管远离螺纹接头的一端,延伸至恒压接水仓内,且不与恒压接水仓的底端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用于对进入筒体前的气液混合物进行过滤的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箱,设置在所述进气管上,且与进气管连通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设置在过滤箱对称的侧壁上,均与进气管连接,进气管内的气液能够从进气口进入过滤箱内且从出气口重新回到进水管内;过滤网,设于过滤箱内,且过滤面与进气口和出气口正对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的一侧设置有自动除渣机构;所述自动除渣机构包括:接渣盒,固定连接在过滤箱的一侧,且其顶部设有进渣口;连接箱,位于接渣口的上方,固定在接渣盒上,其内腔与接渣口连通,且其一侧向过滤箱延伸且与过滤箱连通,底面与所述过滤网齐平;电动伸缩缸,固定于所述接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泰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