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视成像装置和皮带运输异物目标智能识别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1707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视成像装置和皮带运输异物目标智能识别方法,通过双视成像技术检出并识别皮带上运输异物,避免因异物运输导致的皮带运输设备故障,保障设备和生产安全。研发了一种适用于皮带运输目标物成像的双视成像装置:包括一组俯视、侧视光谱成像单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俯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视成像装置和皮带运输异物目标智能识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视成像装置、皮带运输异物目标智能识别方法,属于机器视觉和模式识别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皮带运输在工业生产和煤炭、非煤矿业开采中应用极为广泛。需要长时间的连续运行,皮带作为其动力传输和实际接触煤的介质,作用非常大。因此为确保皮带机正常运行,煤矿大都选用价格高昂更高标准的高质量皮带。然而,由于各类生产环节的复杂性,运输物中常掺杂着的自然及非自然的异物,如矸石、钎子、工字钢等,不仅会造成皮带划伤、撕裂,还会严重影响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0003]皮带撕裂、破损现象主要是指由于在主皮带的局部受到一个极度不均匀的作用力,导致皮带纵向撕裂。其主要原因在于:皮带运输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边角锋利的异物,在运输过程中由于相应的晃动,锋利的边角正对着主皮带发生洞穿和划破从而导致整个皮带的撕裂。
[0004]目前,对于金属类的皮带运输异物分拣主要采用加装磁性设备予以实现,设备安装复杂且会增加设备的维护负担。而对于非金属类的异物主要采用人眼观测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视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适用于皮带运输目标物成像;双视成像装置设在皮带的上方,包括俯视成像相机和侧视成像相机;所述俯视成像相机镜头前部安装有近红外滤波片,俯视成像相机和近红外滤波片组成近红外俯视成像相机;所述侧视成像相机镜头前部安装有近紫外滤波片,侧视成像相机和近紫外滤波片组成近紫外侧视成像相机;所述近红外俯视成像相机主光轴垂直于皮带平面;所述近紫外侧视成像相机主光轴正对于皮带,平行于皮带平面,近红外俯视成像相机主光轴与近紫外侧视成像相机主光轴相互垂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视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视成像装置布设于传动滚筒一端的皮带位置,近红外俯视成像相机通过三角架焊接至皮带运输机上方,相机主光轴垂直于皮带平面;近紫外侧视成像相机焊接至皮带运输机一侧方,相机主光轴正对于皮带,平行于皮带平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视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俯视成像相机与皮带平面的垂直距离为1m,侧视成像相机与皮带外沿的水平距离为1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视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上还设有用于对双视成像装置的重叠视域进行标定的平面标定物,标定近红外俯视成像相机和近紫外侧视成像相机成像的重叠部分,称为俯视

侧视成像重叠域。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视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物长度与皮带宽度相同。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视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物为白色标定物。7.一种皮带运输异物目标智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俯视图和侧视图融合进行皮带运输异物的智能识别,利用学习得到的双流深度网络模型,输入当前俯视

侧视成像重叠域图像,对俯视

侧视成像重叠域图像中的俯视图像和侧视图像进行目标识别,判断是否存在异物目标。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皮带运输异物目标智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流深度网络模型的输入端主要包括两个并行的信息流,上部信息流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洋高迅杨军冯国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迪赛司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