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氧化锆分散液、其制备方法及所得单体分散液和光学膜技术

技术编号:3131590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氧化锆分散液、其制备方法及所得单体分散液和光学膜,属于精细化工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纳米氧化锆分散液中含有的纳米氧化锆粒子的量为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纳米氧化锆分散液、其制备方法及所得单体分散液和光学膜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精细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氧化锆分散液、其制备方法及所得单体分散液和光学膜。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通过氧化锆颗粒分散体与透明树脂或薄膜结合,利用它的高折射率,在光学领域中得到很好的应用。例如利用高折射的氧化锆分散液制备增亮膜和防反射膜等光学膜,可用在LCD显示器上,增加屏幕的亮度和清晰度;也可以用来提高LED密封树脂折射率,进而提高LED的亮度。总之,其高折射的特性可用在高折射涂层中,在不同领域得到应用。
[0003]以往,如上所述的氧化锆粒子分散体使用分散介质为水的分散体,在众多的光学材料用途、例如光学用薄膜的制备中,通常将水分散体与树脂成分混合使用,但由于水分散体特别不容易与非水溶性的树脂成分捏合,以至于近年来强烈需要分散介质为有机溶剂的分散体。氧化锆粒子通常在水性溶剂中大致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但相对于有机溶剂,分散性通常低。
[0004]氧化锆分散液性能的高低与体系中纳米氧化锆的晶型结构、粒子分散状态和分散液制备工艺息息相关。CN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纳米氧化锆分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锆分散液中含有的纳米氧化锆粒子的量为45

75wt%,其中,纳米氧化锆粒子通过红外光谱表征发现其表面接枝有以下出峰区间的官能团:羟基:3200cm
‑1‑
3600cm
‑1、Zr

O

Zr:480cm
‑1‑
850cm
‑1、饱和碳氢键:2850cm
‑1‑
2960cm
‑1、酯羰基:1700cm
‑1‑
1750cm
‑1、离域的共轭型酯基:1460cm
‑1‑
1580cm
‑1、Si

O

Zr:800cm
‑1‑
1200cm
‑1和C

O醚键:1000cm
‑1‑
1200c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氧化锆分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锆分散液的折射率为氧化锆含量在45%

65%时,为1.420

1.498,氧化锆含量在65%

75%时,为1.498

1.56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氧化锆分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锆分散液中纳米氧化锆粒子的折射率为2.20

2.60,为四方相晶粒结构,且四方相晶粒结构的比例占粉体的60

95%。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纳米氧化锆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向氧化锆水溶液中加入有机溶剂,混合均匀后,向体系中加入有机酸和改性剂对氧化锆粒子进行改性,再加入油性分散助剂,旋转蒸发除去水,得到纳米氧化锆分散液。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体系中加入有机酸和改性剂对氧化锆粒子进行改性具体为:在常压、50

150℃条件下,向体系中加入有机酸和改性剂对氧化锆粒子进行改性;或者将有机酸和改性剂溶解在所述有机溶剂中,在常压、50

150℃条件下,加入到氧化锆水溶液和有机溶剂混合的分散液中对氧化锆粒子进行改性。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加入的有机溶剂与氧化锆水溶液的体积比为(3

5):1。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选自醇类、酮类、酯类、芳香烃类、醚类以及酰胺类有机溶剂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醇类选自甲醇、乙醇、丙醇、正丁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酮类选自丙酮、丁酮、甲基异丁基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酯类选自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芳香烃类选自甲苯、二甲苯、乙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醚类选自丙二醇甲醚、乙二醇单甲醚、二乙二醇单丁醚中的至少一种;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锡滨马海洋张栋张伟奚洪亮艾辽东赵建滨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