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塑料用丁二酸加氢多步结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1567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降解塑料用丁二酸加氢多步结晶生产工艺,包括(1)将顺酐与水加到搅拌顺酐水解罐中并混合均匀,完成水解反应,得到马来酸水溶液;(2)将马来酸水溶液经预热器预热处理后加到马来酸加氢反应器中,同时通入高压氢气进行反应,得到丁二酸溶液;(3)将丁二酸溶液依次通入若干个结晶器内进行逐步降温结晶;(4)将结晶后的物料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的液体回收至母液罐中循环利用,分离出的固体干燥后存入成品料仓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采用独立的气液分离装置,母液中的物质和冷源回收全利用,多余氢气直接从结晶器闪蒸热量回收利用后回收氢气通入马来酸加氢反应器回用。其中,氢气、余热、母液可回用,整体实现零排放。整体实现零排放。整体实现零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降解塑料用丁二酸加氢多步结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丁二酸生产工艺领域,具体涉及可降解塑料用丁二酸加氢多步结晶生产工艺。
[0002]
技术介绍

[0003]传统的化学塑料给人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想象的麻烦,很多塑料在自然条件下不会降解,在燃烧处理过程中又会释放出有害气体,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
[0004]近年来,随着可降解材料的应用发展,丁二酸(琥珀酸)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丁二酸是生产生物可降解聚酯PBS和PBA的重要单体之一。 PBS链的生物降解开始于酯键水解,导致形成摩尔质量低于500的水溶性片段。这些短的PBS链段可以被微生物吸收,最终转化为环保产品,即二氧化碳,水和生物质。
[0005]丁二酸的生产方法主要有:电化学还原法、生物发酵法和催化加氢法。电化学还原法是以马来酸或其酸酐为原料,电解还原得到丁二酸。20世纪30年代,电化学还原法已实现工业化生产,是我国丁二酸生产的主要技术,但其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着电耗大、电极腐蚀严重、污水排放量大、不利于大规模生产等问题。生物发酵法是利用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降解塑料原料用丁二酸加氢多步结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顺酐与水加入至搅拌顺酐水解罐中并混合均匀,完成水解反应,得到马来酸水溶液;步骤(2)、将马来酸水溶液经预热器预热处理后加入至马来酸加氢反应器中,同时通入高压氢气进行反应,得到丁二酸溶液;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丁二酸溶液依次通入若干个结晶器内进行逐步降温结晶,得到结晶后的物料;步骤(4)、将结晶后的物料加入至过滤机中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的液体作为结晶器降温的冷源再利用后回收至母液罐中循环利用,分离出的固体经干燥机干燥后存入成品料仓包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塑料用丁二酸加氢多步结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顺酐与水的质量比为1:2

4,反应温度为50

70℃,反应时间为20

6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塑料用丁二酸加氢多步结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马来酸加氢反应器中还设置有催化剂层,催化剂层的成分为镍铋复合二硅化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降解塑料用丁二酸加氢多步结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硝酸镍与蒸馏水混合,充分搅拌后,得到硝酸镍溶液;其中,硝酸镍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10

15;S2.将二硅化铌和碱式碳酸铋依次加入至硝酸镍溶液中,室温条件下持续搅拌10

16h后,得到混合前驱体溶液;其中,二硅化铌、碱式碳酸铋与硝酸镍溶液的质量比为1:0.2

0.4:6

8;S3.将混合前驱体溶液先在90

110℃的条件下烘干,然后置于600

800℃的马弗炉中焙烧3

5h,待马弗炉冷却至室温后,通入氢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体作为还原气,继续升温至600

800℃焙烧2

4h,得到镍铋复合二硅化铌;其中,氢气和氩气的体积比为0.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新乐罗厚忠蒋兴梅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兴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