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夹线结构的线上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1535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改良夹线结构的线上开关,包括上盖(1),下盖(2),开关组件(3),其特征是所述的下盖(2)的出线口(4)中的槽底部设有底条齿(5),侧边设有夹片(6)。(*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开关

技术介绍
现有的线上开关使用时串接在电线上,主要用于控制电灯的开关,由于其经常处于扯动状态,与其相连的电线容易因扯动而松拖。其结构如图1中所示,包括有上盖1,下盖2,设置在上盖与下盖之间的开关组件3,在出线口处,上盖与下盖对应各设有一个夹持筋13、14,当上盖与下盖合龙后,夹持筋13、14将电线12夹住,使电线固定于上下盖之间。由于该夹持筋的端面呈圆弧结构,对电线的夹持不牢固,而且电线的绝缘塑料包裹层会产生变形,向两边延展,长时间使用,会使电线夹持部呈扁平状,使电线的夹持变得松弛,影响电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夹持电线,使电线不会产生延展变形的改良夹线结构的线。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改良夹线结构的线上开关包括上盖,下盖,开关组件,所述的下盖的出线口中的槽底部设有底条齿,侧边设有夹片。由于在下盖的出线口中增设了夹片,当上下盖合龙后,电线被夹持在上下盖之间,并且被夹片挡在出线口中间,不会产生延展变形,夹持牢固,不易造成松脱。附图说明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图1为现有线上开关的结构图。图2本技术改良夹线结构的线上开关的装配结构图。图3为图2中的上下盖内部立体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改良夹线结构的线上开关合盖后的剖视立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改良夹线结构的线上开关作进一步详述如图2中所示,本技术改良夹线结构的线上开关包括上盖1,下盖2,开关组件3。开关组件3为使电源接通和断开的部件。如所述的开关组件3包括有与电线相连的两个铜片8,按键9,与两个铜片8切换接触的弹片10,跨接在两个铜片8之间的发光灯泡10及电阻11。至少在一个盖中,如所述的下盖2的出线口4中的槽底部设有三条底条齿5,侧边设有两个夹片6,形成一个较长得夹线通道,比起原有结构,可有效地增大与电线的接触面积。若上盖1与下盖2中均有上述结构,效果会更好。当电线12放置于其中后,将被夹片6夹住,上盖1与下盖2合龙后,在上下受压的情况下,电线在其中无法向两侧延展。所述的夹片6上设有侧条齿7。当电线在出线口4中被上盖1与下盖2夹持后会向两侧延展至夹片6表面,此时侧条齿7将卡入电线中,增强了电线与上下盖之间的摩擦力,使电线不易在其中扯动。所述的底条齿5截面呈直角状。所述的侧条齿7截面呈直角状。当电线处于出线口4中时,底条齿5与侧条齿7截面的内侧直角状结构将使得电线与齿端面之间不易滑动,有效地避免电线在上下盖之间得松脱。底条齿5与侧条齿7截面的内侧直角状结构也便于在注塑过程中的脱模,制造容易,结构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改良夹线结构的线上开关,包括上盖(1),下盖(2),开关组件(3),其特征是所述的下盖(2)的出线口(4)中的槽底部设有底条齿(5),侧边设有夹片(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夹线结构的线上开关,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大朗金准电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