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临床穿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1504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内科临床穿刺装置,包括:穿刺针,穿刺针包括针头和连接在针头后端的硬质的针筒,针筒的后端连接有软管;穿刺针支架,包括针头支架和针筒支架,穿刺针能够穿入穿刺针支架内;第一固定部,活动设置在针头支架的前端并设置有锁紧部件,第一固定部能够固定在皮肤上;第二固定部,通过可定型软管与针筒支架连接,第二固定部能够固定在皮肤上;抽液机构,一体连接在针筒支架的一侧,抽液机构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用于安装注射器,软管与注射器可拆卸连接;传动机构,设置在安装槽的一侧,传动机构与注射器的抽拉端和穿设在针筒支架内的针筒相连接,当抽拉端拉出时能够带动针筒向后移动。带动针筒向后移动。带动针筒向后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临床穿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心内科穿刺术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心内科临床穿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心内科一般指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0003]在心内科中,心包积液是一种较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心包疾病的重要体征之一,心包积液可见于渗出性心包炎及其他非炎症性心包病变,当心包积液持续数月以上时,便构成慢性心包积液,如不及时处理,会引起心脏功能不全,导致生命危险。心内科治疗中常采用穿刺术对患者进行心包积液抽取,将心包内的积液抽吸或引流出,以迅速缓解心脏填塞或获取心包液,达到治疗或协助临床诊断的目的。
[0004]临床上,在进行心包积液抽取时需要使用穿刺针插入患者心包内,进针速度要慢,且进针角度要求较高,进针时经常需要进行微调,而现有的带有限位或定位功能的穿刺装置一般难以实现进针的角度调节和穿刺针的限位同时实现,因此实际应用意义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临床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穿刺针,所述穿刺针包括针头和连接在所述针头后端的硬质的针筒,所述针筒的后端连接有软管;穿刺针支架,包括针头支架和针筒支架,所述穿刺针能够穿入所述穿刺针支架内;第一固定部,活动设置在所述针头支架的前端并设置有锁紧部件,所述第一固定部能够固定在皮肤上;第二固定部,通过可定型软管与所述针筒支架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能够固定在皮肤上;抽液机构,一体连接在所述针筒支架的一侧,所述抽液机构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安装注射器,所述软管与所述注射器可拆卸连接;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一侧,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注射器的抽拉端和穿设在所述针筒支架内的所述针筒相连接,当所述抽拉端拉出时能够带动所述针筒向后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内科临床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支架为筒状,所述针头支架的前端设置有球形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内设置有与所述针头支架连通的针头过孔,所述针头过孔的内径大于所述针头的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内科临床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环形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表面为球面,所述第二连接部包裹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侧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周上连接有三个第一支脚,所述第一支脚上设置有第一吸盘,所述第一吸盘能够吸附在皮肤上,所述锁紧部件包括锁紧螺钉,所述锁紧螺钉螺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并能够对所述第一连接部进行锁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内科临床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三个第二支脚,三个所述第二支脚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吸盘,三个所述第二支脚的另一端与所述可定型软管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内科临床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支架为筒状,所述针筒支架的内径大于所述针筒的外径,所述针筒支架上设置有手动收缩结构,所述手动收缩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楠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