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木工板表面自动翻面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1486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木工板表面自动翻面打磨装置,涉及板材加工设备领域,包括支撑底架、输送机构、第一打磨机构、翻面机构和第二打磨机构,所述支撑底架的一端顶部上设有三个输送带,所述支撑底架的内底部设有集料箱和导料道,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固定传送带、活动传送带和第一丝杆滑台,所述固定传送带和活动传送带间隔设置在支撑底架的顶部,所述第一丝杆滑台的移动端与活动传送带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支撑底架的顶部设有两个抵压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较高,结构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且能够完成对细木工板的自动翻面双面打磨步骤,无需人工操作,减少了人工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符合现代化企业生产发展的趋势。符合现代化企业生产发展的趋势。符合现代化企业生产发展的趋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细木工板表面自动翻面打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板材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细木工板表面自动翻面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板材是做成标准大小的扁平矩形材料板,应用于各个行业,用来作墙壁、天花板、家具或地板的构件。板材有:实木板、大芯板、竹拼板、密度板、饰面板、细芯板、指接板、三聚氰胺板、防水板、细木工板、石膏板、水泥板、烤漆板、刨花板等。细木工板是指在胶合板生产基础上,以木板条拼接或空心板作芯板,两面覆盖两层或多层胶合板,经胶压制成的一种特殊胶合板。细木工板的特点主要由芯板结构决定。被广泛应用于家具制造、缝纫机台板、车厢、船舶等的生产和建筑业等。
[0003]目前细木工板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一系列工序,如切割、打磨等,现有细木工板的打磨步骤,通常都是由人工将其搬运至操作台上并辅以人工对其进行固定,手持打磨机对细木工板进行表面打磨步骤,其效率较低,操作麻烦,且这种方式提高了人工劳动强度,其中,当完成细木工板单面打磨后,还需要对其进行翻面二次打磨,严重影响了细木工板的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不符合现代化企业生产发展的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木工板表面自动翻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架(1)、输送机构(2)、第一打磨机构(3)、翻面机构(4)和第二打磨机构(5),所述输送机构(2)、第一打磨机构(3)、翻面机构(4)和第二打磨机构(5)沿支撑底架(1)的长度方向依次安装在支撑底架(1)上,所述支撑底架(1)远离输送机构(2)的一端顶部上设有三个间隔设置的输送带(6),所述支撑底架(1)的内底部分别设有用于对第一打磨机构(3)和第二打磨机构(5)产生的废屑进行回收的集料箱(7)和导料道(8),所述输送机构(2)包括固定传送带(21)、活动传送带(22)和第一丝杆滑台(23),所述固定传送带(21)和活动传送带(22)间隔设置在支撑底架(1)的顶部,并且固定传送带(21)固定在支撑底架(1)的顶部,活动传送带(22)滑动设置在支撑底架(1)的顶部,所述第一丝杆滑台(23)安装在支撑底架(1)的内顶部上,并且第一丝杆滑台(23)的移动端与活动传送带(22)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支撑底架(1)的顶部设有两个分别对固定传送带(21)和活动传送带(22)顶部进行限位的抵压组件(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木工板表面自动翻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抵压组件(24)均包括安装斜板(241)和若干限位件(242),所述安装斜板(241)与支撑底架(1)的顶部相连接,若干所述限位件(242)等间距安装在安装斜板(241)上,每个所述限位件(242)均包括压轮(2421)、滑动轴(2422)和弹簧(2423),所述滑动轴(2422)滑动设置在安装斜板(241)上,所述压轮(2421)与滑动轴(2422)的底端相连接,所述弹簧(2423)套设在滑动轴(2422)上且位于压轮(2421)的顶部与安装斜板(241)的顶部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木工板表面自动翻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打磨机构(3)包括罩板(31)、第一升降气缸(32)、移动组件(33)、联动组件(34)和两个推动组件(35),所述罩板(31)固定在支撑底架(1)的顶部,所述第一升降气缸(32)固定在罩板(31)的顶部,所述移动组件(33)位于罩板(31)的内顶部且与第一升降气缸(32)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联动组件(34)安装在移动组件(33)上且与其传动连接,两个所述推动组件(35)呈对称安装在支撑底架(1)的两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细木工板表面自动翻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33)包括第二丝杆滑台(331)、连接架(332)、U型板(333)、第一打磨辊(334)和转动轴(335),所述第二丝杆滑台(331)沿支撑底架(1)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并且第二丝杆滑台(331)的顶部与第一升降气缸(32)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架(332)的顶部与第二丝杆滑台(331)的移动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架(332)的底部与U型板(333)的顶部相连接,所述转动轴(335)的两端与U型板(333)的两端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赣绿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