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空器囊体材料的抗撕裂承力结构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1407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空器囊体材料的抗撕裂承力结构及应用。由纤维织物和热塑性聚氨酯薄膜层压而成,所述纤维织物表面均匀分布有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组成斜条相向条纹。所述纤维织物是由多个组织基本循环单元构成,所述的组织基本循环单元是由斜纹组织点及其沿Y轴对称分布的互补组织点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囊体材料抗撕裂承力结构,采用一种较为简便方法实现高撕裂囊体材料制备,较现用平纹承力结构、方格承力结构制备的囊体材料,承力结构具有布面无紧经、张力不匀等缺陷及布面平整性好等优点。陷及布面平整性好等优点。陷及布面平整性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空器囊体材料的抗撕裂承力结构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空器囊体材料的抗撕裂承力结构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飞艇柔性复合材料一般由耐候层、阻气层、承力层和热封层等组成,是一种功能化的层压囊体材料。囊体材料一般使用平纹长丝机织物作承力层,平纹织物由于交织紧密,囊体材料的撕裂性能有限。为了提高囊体材料撕裂性能,通常在平纹织物上循环设置加强筋,利用加强筋高拉伸强度使囊体材料具有更高的撕裂强度。由于上述类型撕裂结构织物的外观上均匀分布有方格,因此,该织物又称为方格织物。在实际生产中,方格织物的筋组织和地组织织造缩率不同,导致方格织物布面加筋处凸起明显,织物易产生紧经、布面不匀等缺陷,织物平整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浮空器囊体材料的抗撕裂承力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平纹组织作承力结构囊体材料撕裂性能提升有限、方格承力结构布面平整性差等问题。
[0005]为解决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浮空器囊体材料的抗撕裂承力结构,由纤维织物和热塑性聚氨酯薄膜层压而成,所述纤维织物表面均匀分布有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组成斜条相向条纹。
[0007]进一步地,所述纤维织物是由多个组织基本循环单元构成,所述的组织基本循环单元是由斜纹组织点及其沿Y轴对称分布的互补组织点组成。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织物纤维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全芳族聚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脂肪族聚酯纤维或脂肪族聚酰胺纤维。
[0009]进一步地,所述热塑性聚氨酯薄膜为聚醚型聚氨酯、聚酯型聚氨酯或聚己内酯型聚氨酯。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薄膜厚度为20μm~50μm,邵氏硬度为 65A~80A。
[0011]一种浮空器囊体材料,由聚偏二氟乙烯薄膜、聚氟乙烯薄膜、聚酯薄膜和抗撕裂承力结构层压而成,所述的囊体材料热压温度为110℃~170℃。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囊体材料抗撕裂承力结构,采用一种较为简便方法实现高撕裂气囊材料制备,较现用平纹承力结构、方格承力结构制备的囊体材料,承力结构具有布面无紧经、张力不匀等缺陷及布面平整性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囊体材料抗撕裂承力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抗撕裂承力结构织物组织实施例1示意图;
[0016]图3:抗撕裂承力结构织物组织实施例2示意图;
[0017]其中:1

热塑性聚氨酯薄膜、2

纤维织物、3

基础组织 1

经组织点、4
‑ꢀ
基础组织 2

纬组织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专利提出了一种囊体材料抗撕裂承力结构,抗撕裂承力结构由热塑性聚氨酯薄膜与纤维织物层压而成。其中热塑性聚氨酯薄膜起连接、稳定织物结构的作用。经、纬组织点在织物表面呈周期性斜条状分布,利用受力过程中斜条组织点滑移实现囊体材料高撕裂性能。将斜纹组织点沿Y轴作互补组织点得到抗撕裂组织结构的基本循环单元。与平纹织物、方格撕裂承力结构相比,这种抗撕裂结构利用经、纬组织点组成的斜条实现高撕裂性,无筋组织、地组织的分别,避免了由织造缩率不同所引起的布面紧经、不匀等缺陷,承力结构平整性好。
[0019]采用一种纤维织物与热塑性聚氨酯薄膜组成的承力结构,其中聚氨酯薄膜对纤维织物起到连接、稳定结构的作用;纤维织物表面均匀分布斜向条纹,利用斜向条纹织物组织点整体滑移实现囊体材料高撕裂性能。囊体材料抗撕裂承力结构由纤维织物与热塑性聚氨酯薄膜所组成;织物组织基本循环单元:由斜纹组织点,即基础组织1及其沿Y轴对称分布的互补组织点,即基础组织2所组成;织物表面的经组织点,即基础组织1和纬组织点,即基础组织2分别组成斜向条纹,经、纬组织点所组成的斜条相向分布;织物纤维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全芳族聚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脂肪族聚酯纤维或脂肪族聚酰胺纤维任意一种;聚氨酯薄膜为聚醚型聚氨酯、聚酯型聚氨酯或聚己内酯型聚氨酯任意一种,薄膜厚度:20μm~50μm,邵氏硬度为 65A~80A。纤维织物与聚氨酯薄膜的结合方式:热压,热压温度为110℃~170 ℃。囊体材料由聚偏二氟乙烯薄膜、聚氟乙烯薄膜、聚酯薄膜和本专利技术提及的抗撕裂承力结构组成。
[0020]为使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1

3,对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1
[0022]囊体材料由聚氟乙烯薄膜、全芳族聚酯纤维斜纹织物和热塑性聚氨酯薄膜组成。聚氟乙烯薄膜为15μm,幅宽1.5m,白色;热塑性聚氨酯薄膜的厚度为 45μm,幅宽1.5m,黑色。纤维织物:聚芳酯纤维为400旦长丝,面密度95g/m2,纤维织物基础组织1:经组织点1/2斜纹,纤维织物基础组织2:纬组织点2/1 斜纹。纤维织物与聚氨酯薄膜的结合方式:热压,热压温度为150℃。囊体材料经向拉伸强度为1058N/cm,纬向拉伸强度为1043N/cm,囊体材料经向撕裂强度为672N,纬向撕裂强度为742N。囊体材料厚度为0.18mm,外观平整,尺寸稳定性好。
[0023]实施例2
[0024]囊体材料由聚偏二氟乙烯薄膜、全芳族聚酯纤维斜纹织物和热塑性聚氨酯薄膜组
成。聚偏二氟乙烯薄膜为30μm,幅宽1.2m,白色;热塑性聚氨酯薄膜的厚度为25μm,幅宽1.2m,白色。纤维织物:聚芳酯纤维为400旦长丝,面密度82g/m2,纤维织物基础组织1:经组织点2/2斜纹,纤维织物基础组织 2:纬组织点2/2斜纹。纤维织物与聚氨酯薄膜的结合方式:热压,热压温度为140℃。囊体材料经向拉伸强度为988N/cm,纬向拉伸强度为973N/cm,囊体材料经向撕裂强度为572N,纬向撕裂强度为542N。囊体材料厚度为0.15mm,外观平整,尺寸稳定性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空器囊体材料的抗撕裂承力结构,其特征在于:由纤维织物和热塑性聚氨酯薄膜层压而成,所述纤维织物表面均匀分布有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组成斜条相向条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空器囊体材料的抗撕裂承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织物是由多个组织基本循环单元构成,所述的组织基本循环单元是由斜纹组织点及其沿Y轴对称分布的互补组织点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空器囊体材料的抗撕裂承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织物纤维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全芳族聚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脂肪族聚酯纤维或脂肪族聚酰胺纤维。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磊周军帅陈思郭杰刘圣千易怀强吴家红武国军康建钊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合成化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