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琦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科康复医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1165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神经科康复医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低频脉冲电针治疗仪和折叠椅,低频脉冲电针治疗仪设置折叠椅一侧用于对患者的偏瘫肢体的屈肌或伸肌进行低频脉冲电刺激,折叠椅包括有沿水平方向的第一撑台和铰接安装在第一撑台相对侧的第二撑台和第三撑台,折叠椅还包括有支座,第一撑台水平设置在支座的顶端;第二撑台和第三撑台能够相对第一撑台自动偏转;还包括有设在第二撑台顶面的托脚板,托脚板能够相对第二撑台自动偏转,通过低频脉冲电刺激能够有效防止肌肉萎缩,能够促进神经肌肉的反应,在循环往复的屈伸姿态中,能够使得患者的协调性得到训练,从而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进而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科康复医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是涉及一种神经科康复医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
[0003]其中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闭塞和狭窄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多,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较高。
[0004]现脑卒中患者后期一般采用经皮神经低频脉冲电刺激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而通过医护人员引导患者功能性锻炼较为繁琐,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现需一种更能够自动引导脑卒中患者进行电刺激的同时配合功能性锻炼的装置。
[0005]中国专利CN201920057288.4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病人康复训练装置。所述神经内科病人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滑动结构;弯曲结构所述弯曲结构包括拉杆、第一伸缩杆、锁紧螺母、固定套、第二伸缩杆、销钉和固定块,“7”字形的所述拉杆设于所述滑动结构的一侧,所述第一伸缩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拉杆背离所述滑动结构的一端,所述第二伸缩杆设于所述第一伸缩杆背离所述拉杆的一端,且所述第一伸缩杆通过所述固定套与所述第二伸缩杆转动连接,所述锁紧螺母设于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外部,所述第二伸缩杆通过所述销钉和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滑动结构转动连接。
[0006]该装置无法对脑卒中患者低频脉冲电刺激的同时配合功能锻炼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神经科康复医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8]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9]一种神经科康复医疗装置,包括,低频脉冲电针治疗仪和折叠椅,低频脉冲电针治疗仪设置折叠椅一侧用于对患者的偏瘫肢体的屈肌或伸肌进行低频脉冲电刺激,折叠椅包括有沿水平方向的第一撑台和铰接安装在第一撑台相对侧的第二撑台和第三撑台,折叠椅还包括有支座,第一撑台水平设置在支座的顶端;所述第二撑台和第三撑台能够相对第一撑台自动偏转;还包括有设置在第二撑台顶面的托脚板,托脚板能够相对第二撑台自动偏转。
[0010]优选地,第一撑台两侧还设置有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高的扶手。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一滚珠丝杆滑台和第一连杆,第一滚珠丝杆滑台沿第二撑台和第三撑台的铰接横向设置在
支座内底端,且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滚珠丝杆滑台的工作端和第二撑台的底侧铰接,第三撑台与第二撑台的自动偏转方式相同设置在第一撑台另一侧。
[0011]优选地,第一撑台包括有固定设置在支座顶端的固定部和插接在固定部内且能够相对其滑动的伸缩部;还包括有电动推杆和第一导轨,电动推杆沿伸缩部滑动方向设置在固定部内部,且电动推杆的输出轴与伸缩部内端固定连接,伸缩部通过第一导轨稳定滑动设置在支座的顶部。
[0012]优选地,还包括有滑带,滑带铺设在第一撑台上,且滑带的一端与固定部底端固定连接,滑带的另一端铺设在伸缩部底端且通过拉簧与固定部底端弹性连接。
[0013]优选地,还包括有设置在第三撑台底端的调节架,调节架包括有:
[0014]U型架和第二导轨,所述U型架通过第二导轨滑动设置在第三撑台底部,且U型架朝向第三撑台侧设置有内螺纹固定耳;托脚板的两端与U型架两侧连接;
[0015]丝杆,丝杆通过转动座转动设置在第三撑台底部,且丝杆与内螺纹固定耳同轴螺纹拧接。
[0016]优选地,还包括有驱动架,驱动架包括有第二滚珠丝杆滑台和第二连杆,第二连杆沿第二导轨轴向固定设置在U型架两侧,托脚板两侧与U型架的两侧转动连接,第二连杆两端分别与托脚板两侧和第二滚珠丝杆滑台的工作端铰接。
[0017]优选地,第一撑台、第二撑台和第三撑台内顶端呈矩形阵列有小型振动马达。
[0018]优选地,托脚板上等间距设置有穿槽,且穿槽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患者足部的魔术贴。
[0019]一种神经科康复医疗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0020]步骤一,患者卧躺在呈水平状态的第一撑台、第二撑台和第三撑台上,通过魔术贴将患者足部固定在托脚板上;
[0021]步骤二,通过低频脉冲电针治疗仪对患者偏瘫肢体的屈肌或伸肌进行低频脉冲电刺激;
[0022]步骤三,启动小型振动马达,使得第一撑台、第二撑台和第三撑台对患者的卧躺面进行振动;
[0023]步骤四,一段时间后,启动第一滚珠丝杆滑台,使其工作端通过第一连杆带动第二撑台相对托脚板进行偏转,同时使得第三撑台相对第一撑台进偏差,使得患者由卧姿转为坐姿,反复改变患者姿态;
[0024]步骤五,启动第二滚珠丝杆滑台,使其工作端通过第二连杆带动托脚板相对第二撑台作偏转运动,进而使得托脚板带动患者足部作屈伸运动;
[0025]步骤六,一段时间后,使得患者呈坐在第二撑台上,启动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高的扶手,使得扶手能够推举患者腋下,辅助患者站立;
[0026]步骤七,使得患者重复躺下坐起和辅助站立运动。
[0027]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28]1.本专利技术通过低频脉冲电刺激能够有效防止肌肉萎缩,能够促进神经肌肉的反应,且在循环往复的屈伸姿态中,能够使得患者的协调性得到训练,从而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进而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
[0029]2.本专利技术通过能够沿竖直方向托举患者腋下的扶手,能够使得患者呈站立姿态,
从而便于进行康复性训练;
[0030]3.本专利技术通过能够调节长度的第一撑台,进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0031]4.本专利技术通过滑带能够使得伸缩部相对固定部滑动时,防止固定部和伸缩部顶面之间的间隙影响患者体验;
[0032]5.本专利技术通过调节架能够调节托脚板在第三撑台上的位置,即便于不同小腿长度的患者的足部能够搭接在托脚板上;
[0033]6.本专利技术通过魔术贴能够将患者足部与托脚板固定,进而防止在屈伸过程中,患者足部外旋影响屈伸效果。
附图说明
[0034]图1和图6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在两种不同视角下的立体图;
[003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
[0036]图3为图2的C

C截面处的剖视图;
[0037]图4为图3的D处局部放大图;
[0038]图5为图3的E处局部放大图;
[0039]图7为图6的F处局部放大图;
[0040]图8为图6的G处局部放大图;
[0041]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42]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
[0043]图中标号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科康复医疗装置,包括,低频脉冲电针治疗仪(A)和折叠椅(B),低频脉冲电针治疗仪(A)设置折叠椅(B)一侧用于对患者的偏瘫肢体的屈肌或伸肌进行低频脉冲电刺激,折叠椅(B)包括有沿水平方向的第一撑台(B1)和铰接安装在第一撑台(B1)相对侧的第二撑台(B2)和第三撑台(B3),折叠椅(B)还包括有支座(B4),第一撑台(B1)水平设置在支座(B4)的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撑台(B2)和第三撑台(B3)能够相对第一撑台(B1)自动偏转;还包括有设置在第二撑台(B2)顶面的托脚板(1),托脚板(1)能够相对第二撑台(B2)自动偏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科康复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撑台(B1)两侧还设置有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高的扶手(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科康复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滚珠丝杆滑台(3)和第一连杆(4),第一滚珠丝杆滑台(3)沿第二撑台(B2)和第三撑台(B3)的铰接横向设置在支座(B4)内底端,且第一连杆(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滚珠丝杆滑台(3)的工作端和第二撑台(B2)的底侧铰接,第三撑台(B3)与第二撑台(B2)的自动偏转方式相同设置在第一撑台(B1)另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科康复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撑台(B1)包括有固定设置在支座(B4)顶端的固定部(B11)和插接在固定部(B11)内且能够相对其滑动的伸缩部(B12);还包括有电动推杆(5)和第一导轨(6),电动推杆(5)沿伸缩部(B12)滑动方向设置在固定部(B11)内部,且电动推杆(5)的输出轴与伸缩部(B12)内端固定连接,伸缩部(B12)通过第一导轨(6)稳定滑动设置在支座(B4)的顶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神经科康复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滑带(7),滑带(7)铺设在第一撑台(B1)上,且滑带(7)的一端与固定部(B11)底端固定连接,滑带(7)的另一端铺设在伸缩部(B12)底端且通过拉簧(7a)与固定部(B11)底端弹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科康复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置在第三撑台(B3)底端的调节架(8),调节架(8)包括有:U型架(8a)和第二导轨(8b),所述U型架(8a)通过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琦王光辉李红双
申请(专利权)人:王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