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文超专利>正文

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1136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水斗,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安装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下侧固定安装有分流均匀装置,所述主体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部件,且安装部件之间设置安装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分流均匀装置的正下方。该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随着沸石层与活性炭层中都吸附了较多的杂质,从而使得其质量发生变化,基于过滤装置所产生的重量利用牵引绳拉动活动块向上移动,通过拨片在滑动变阻器中滑动,从而利用报警机构发出预警,提醒相关人员及时进行更换,使得人们能够及时掌控对沸石层与活性炭层的更换时间,从而提升了该装置对水资源净化效果效果。装置对水资源净化效果效果。装置对水资源净化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资源循环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物质,是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它不停地运动且积极参与自然环境中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过程。
[0003]现如今,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口不断增长,城市日渐增多和扩张,各地用水量不断增多,中国水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人均量并不丰富,目前,现有可饮用资源水在逐渐缩减,因此水资源循环利用成为现有的水节省的一个主要途径,现有的净水设备大都采用过滤装置进行初步过滤,再通过净化设备进行净化处理,但现有的净化设备由于长时间使用,其中内部的沸石层与活性炭层需要经常进行更换来保持水资源的净化效果,但是由于人们不能及时掌控对沸石层与活性炭层的更换时间,不知何时更换,从而造成设备对水资源净化效果差的效果,并且传统的设备不能第一时间通知到相关人员,进而影响到了装置的正常运行,故存在不足,不能满足其使用需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包括主体、进水斗、过滤箱、分流均匀装置、上分流管、下分流管、过滤装置、沸石层、活性炭层、安装部件、安装弹簧、活动块、滑动变阻器、拨片、牵引绳、集水箱、固定部件、固定基座、弹性机构、水量检测管、稳定机构、安装软管、进水管、出水管、安装杆、安装件、感应片、出水接口、驱动电源、报警机构。
[0006]上述各结构之间的位置及连接关系如下:
[0007]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水斗,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安装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下侧固定安装有分流均匀装置,所述主体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部件,且安装部件之间设置安装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分流均匀装置的正下方,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沸石层和活性炭层,所述沸石层设置在活性炭层的正上方。
[0008]进一步的,所述分流均匀装置包括上分流管和下分流管,所述上分流管设置在分流均匀装置的上侧,所述上分流管的顶端与过滤箱的底部相固定连接,所述下分流管设置在分流均匀装置的底部,水资源通过过滤箱进入到分流均匀装置,通过上分流管将其向下传输,利用下分流管实现对水资源的分流,进而使得水资源在通过过滤装置时保证其均匀地进入到过滤装置中,避免了其从一个区域不断进入,同时保证了水资源过滤时的均匀性,进一步提升了对水资源的过滤效果。
[0009]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件的内壁底部设置安装有安装弹簧,所述安装弹簧的顶部
活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上侧固定安装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轴端贯穿安装部件与过滤装置相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件的内壁上设置安装有滑动变阻器,所述活动块的左右两侧均设置安装有拨片,且拨片的外侧设置在滑动变阻器的内部,基于过滤装置所产生的重量利用牵引绳拉动活动块向上移动,通过拨片在滑动变阻器中滑动,从而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进而发出电信号使得驱动电源将电能传输至报警装置中,利用报警机构发出预警,提醒相关人员及时进行更换。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的上侧固定安装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设置在过滤装置的正下方,通过设置集水箱实现对过滤完全的水进行聚集收纳。
[00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的上侧设置安装有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水量检测管,所述水量检测管的上侧与固定部件的内壁之间设置安装有稳定机构。
[0013]进一步的,所述水量检测管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安装软管,所述水量检测管的左端与集水箱的底部之间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水量检测管的右端通过出水管与出水接口相固定连接,所述出水接口设置在主体的外侧,利用出水接口与外界相连接,实现与外界相通的效果。
[001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基座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水量检测管的下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设置在固定基座的凹槽中,且凹槽的内壁顶部设置安装有感应片,通过安装杆带动安装件向上同步移动,从而触碰到感应片,进而发出电信号使得驱动电源将电能传输至报警装置中,利用报警机构提醒相关人员及时进行更换调整。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外侧内壁中设置安装驱动电源,所述驱动电源的外侧设置安装有报警机构,所述驱动电源与滑动变阻器、感应片通过电性连接。
[0016]有益效果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该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随着过滤装置的长时间使用,其中沸石层与活性炭层中都吸附了较多的杂质,从而使得其质量发生变化,基于过滤装置所产生的重量利用牵引绳拉动活动块向上移动,通过拨片在滑动变阻器中滑动,从而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进而发出电信号使得驱动电源将电能传输至报警装置中,利用报警机构发出预警,提醒相关人员及时进行更换,使得人们能够及时掌控对沸石层与活性炭层的更换时间,从而提升了该装置对水资源净化效果效果。
[0019]2、该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当过滤装置出现堵塞情况时,集水箱中的水源得不到补充,当其消耗殆尽时,水量检测管中的水源急速下降,基于弹性机构压缩的弹力推动水量检测管向上移动,通过安装杆带动安装件向上同步移动,从而触碰到感应片,进而发出电信号使得驱动电源将电能传输至报警装置中,利用报警机构提醒相关人员及时进行更换调整,进而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并且该装置可持续循环使用,降低水资源使用成本。
[0020]3、该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通过将水源沿进水斗中倒入,基于自由落地倒入至过滤箱中,水资源通过过滤箱进入到分流均匀装置,通过上分流管将其向下传输,利用下分流
管实现对水资源的分流,进而使得水资源在通过过滤装置时保证其均匀地进入到过滤装置中,避免了其从一个区域不断进入,同时保证了水资源过滤时的均匀性,进一步提升了对水资源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主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分流均匀装置侧视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分流均匀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分流均匀装置立体半剖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
[0027]图7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主体;2、进水斗;3、过滤箱;4、分流均匀装置;41、上分流管;42、下分流管;5、过滤装置;51、沸石层;52、活性炭层;6、安装部件;7、安装弹簧;8、活动块;9、滑动变阻器;10、拨片;11、牵引绳;12、集水箱;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水斗(2),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置安装有过滤箱(3),所述过滤箱(3)的下侧固定安装有分流均匀装置(4),所述主体(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部件(6),且安装部件(6)之间设置安装有过滤装置(5),所述过滤装置(5)设置在分流均匀装置(4)的正下方,所述过滤装置(5)包括沸石层(51)和活性炭层(52),所述沸石层(51)设置在活性炭层(52)的正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均匀装置(4)包括上分流管(41)和下分流管(42),所述上分流管(41)设置在分流均匀装置(4)的上侧,所述上分流管(41)的顶端与过滤箱(3)的底部相固定连接,所述下分流管(42)设置在分流均匀装置(4)的底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件(6)的内壁底部设置安装有安装弹簧(7),所述安装弹簧(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活动块(8),所述活动块(8)的上侧固定安装有牵引绳(11),所述牵引绳(11)的轴端贯穿安装部件(6)与过滤装置(5)相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件(6)的内壁上设置安装有滑动变阻器(9),所述活动块(8)的左右两侧均设置安装有拨片(10),且拨片(10)的外侧设置在滑动变阻器(9)的内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刘文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