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耳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100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1:38
本申请提供一种入耳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应用于耳机,耳机包括接近检测装置,接近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检测模块,检测模块与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分别电连接;方法包括:通过检测模块检测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互容值的变化量;根据互容值的变化量确定耳机的入耳状态。本申请通过互容检测实现耳机的入耳检测。的入耳检测。的入耳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入耳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电容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入耳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自容(又称为自电容)检测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一些智能终端的人体接近感应中去。例如耳机产品,有使用自容检测技术去检测耳机是否有进入耳朵,从而将耳机的状态修改为佩戴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入耳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以期通过互容检测实现耳机的入耳检测。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入耳检测方法,应用于耳机,所述耳机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分别电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0005]通过所述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互容值的变化量;
[0006]根据所述互容值的变化量确定所述耳机的入耳状态。
[0007]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耳机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检测模块,检测模块与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分别电连接,耳机通过检测模块检测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互容值的变化量;根据互容值的变化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入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耳机,所述耳机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分别电连接;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互容值的变化量;根据所述互容值的变化量确定所述耳机的入耳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互容值的变化量,包括:通过所述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互容值;计算所述第一互容值与预设的第二互容值之间的差值,并将所述差值作为互容值的变化量,所述第二互容值为基电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外界对象未接近所述耳机时,通过所述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所述第一互容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互容值包括等效电容和所述基电容的变化量;其中,所述等效电容是指由于外界对象接近所述耳机引起的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的等效电容,所述第一电容为所述外界对象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的电容,所述第二电容为所述外界对象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容,所述第三电容为所述外界对象和所述系统地之间的电容;所述基电容的变化量是指所述外界对象接近时所述基电容因电场分布改变而导致的变化量。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互容值的变化量确定所述耳机的入耳状态,包括:若检测到所述互容值的变化量处于目标数值区间,则确定所述耳机的入耳状态;其中,所述目标数值区间为所述耳机在人体接近状态下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互容值的变化量的有效数值区间,所述人体接近状态是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洁陈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曦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