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保险结构的可视化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30977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再保险结构的可视化设计方法,该再保险结构的可视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任一损失源节点结构数据并通过渲染组件在可视化界面展现可视损失源节点;获取任一合约节点结构数据并通过渲染组件在可视化界面展现可视合约节点;将任一可视损失源节点和任一可视合约节点添加于可视化界面后进行有向连接,得到再保险结构;其中,可视损失源节点作为上游节点,可视合约节点为可视损失源节点的下游节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让业务人员能够通过友好的可视化界面以拖拉拽的方式设计复杂的再保结构,并支持业务人员灵活、方便对再保结构进行调整。对再保结构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保险结构的可视化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网络
,特别涉及一种再保险结构的可视化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保险业务中,保险人为了放大承保能力、满足监管要求、改善偿付能力及分散风险,往往需要对业务安排分保(即再保险)。再保险业务可分为成数再保险、溢额再保险、成数溢额再保险等的比例再保险以及险位超赔、事故超赔、赔付率超赔等非比例再保险。针对不同的业务,实际分入分出业务中往往需要综合使用多种再保险合约,业内通常称之为再保险结构。再保险实务中,业务人员通常使用电子表格的形式来设计再保险结构。这往往不太直观,而且非常不方便于再保险结构的调整及费率计算,也难以进行风险累积,更不方便表示各个业务的相互关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再保险结构的可视化设计方法,该再保险结构的可视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4]获取任一损失源节点结构数据并通过渲染组件在可视化界面展现可视损失源节点;
[0005]获取任一合约节点结构数据并通过渲染组件在可视化界面展现可视合约节点;
[0006]将任一可视损失源节点和任一可视合约节点添加于可视化界面后进行有向连接,得到再保险结构;
[0007]其中,可视损失源节点作为上游节点,可视合约节点为可视损失源节点的下游节点。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让业务人员能够通过友好的可视化界面以拖拉拽的方式设计复杂的再保结构,并支持业务人员灵活、方便对再保结构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示例中再保险结构的可视化设计方法的流程图;
[0010]图2为示例中再保险结构的可视化设计方法的流程图;
[0011]图3为示例中再保险结构的可视化设计方法的逻辑架构图;
[0012]图4为示例中节点和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5为示例中再保险结构的可视化设计方法的流程图;
[0014]图6为示例中再保险结构的可视化设计方法的架构图;
[0015]图7为示例中再保险结构示意图;
[0016]图8为示例中再保险结构中节点的分组图;
[0017]图9为示例中再保险结构在前端上的展示图;
[0018]图10为示例中为前端的展示界面;
[0019]图11为示例中以表格形式展示的计算结果展示图;
[0020]图12为示例中再保险结构的界面展示图;
[0021]图13为示例中以表格形式展示的计算结果展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在某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再保险结构的可视化设计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获取任一损失源节点结构数据并通过渲染组件在可视化界面展现可视损失源节点;
[0024]获取任一合约节点结构数据并通过渲染组件在可视化界面展现可视合约节点;
[0025]将任一可视损失源节点和任一可视合约节点添加于可视化界面后进行有向连接,得到再保险结构;
[0026]其中,可视损失源节点作为上游节点,可视合约节点为可视损失源节点的下游节点;两个节点被一个有向的箭头有向连接,那么从有向箭头出发的节点,称为“上游节点”,有向箭头指向的节点称之为“下游节点”。
[0027]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再保险结构还包括可视功能节点,可视功能节点为可视损失源节点和可视合约节点的下游节点,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任一功能节点结构数据并通过渲染组件在可视化界面展现可视功能节点。
[0028]在某些实施例中,可视损失源节点、可视合约节点和可视功能节点均为将用户对各节点的编辑信息转换得到的json格式的数据,json格式的数据包括用于展示使用的可视化信息和用于表征再保险结构的业务属性的信息。其中,数据格式JSON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
[0029]如图3所示,展示出了再保险结构的可视化设计方法的逻辑架构图,包括前端、后端、计算引擎和数据库,前端是指提供用户交互接口的可视化界面,可以是基于网络的、用HTML+CSS+Javascript技术实现web前端,也可以是基于客户端(client)的用户交互界面。本专利技术前端能够提供友好的用户交互接口(界面),供用户设计再保结构,将再保结构转换成Json格式的数据(即Structure数据),提供再保结构的渲染、展示,调用后端提供的接口,获取、发送数据;其中,用户在前端界面可以通过拖拉拽的方式添加节点和关系,本专利技术通过线条表示各个节点间的关系,图4表示对业务“风险1”安排了分入业务“2mxs1m”,本示例提供的可视化再保结构设计方法,其目的在于让业务人员能够通过友好的可视化界面以拖拉拽的方式设计复杂的再保结构,并支持业务人员灵活、方便对再保结构进行调整;
[0030]后端是指服务端,本专利技术后端提供数据交互接口,供前端调用,其功能包括:
[0031]a)前端调用查询接口根据id查询再保结构的Structure数据;当后端接收到前端的查询请求时,根据前端提供的id,(如果无连接)连接数据库,读取数据库表中对应的内容,并返回给前端;
[0032]b)前端调用保存接口,保存再保结构的Structure数;当后端接收到前端的保存请求时,将前端提供的Structure数据和元数据保存到数据库的指定位置;
[0033]c)前端调用更新接口,更新Structure数据或元数据的部分内容;当后端接收到前端的更新请求时,将前端提供的Structure数据和元数据的更新字段更新到数据库的指定
位置;
[0034]d)前端调用启动、停止计算接口,来启动、停止计算引擎;当后端接收到前端的启动计算请求时,将生产一个新的计算任务,并加入计算队列中。当后端接收到前端的停止计算请求时,将任务队列中的计算任务移除或停止正在进行的计算任务。
[0035]后端并不关注再保结构的渲染与展示、也不关注业务字段,只会按配置的校验规则对数据进行校验。
[0036]数据库是指提供数据持久化功能的服务,包括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基于大数据平台的高并发对象存储服务等。用于保存各种数据,包括Structure数据、计算结果、及其他软件运行所依赖的数据;数据库的功能如下:
[0037]a)数据库供后端调用,当后端接受到保存、更新、查询、删除请求是,将数据保存、更新、查询、删除数据库中对应的数据。
[0038]b)数据库供计算引擎调用,当计算引擎开始计算时从数据库中读取Structure数据及Structure数据中“损失源”指定的损失数据,进行计算;当计算引擎完成计算时,将计算结果保存到数据库中,并将汇总的计算数据更新到Structure数据中。
[0039]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该方法还包括计算步骤:
[0040]计算引擎根据接收到的计算任务,读取损失源节点结构数据、合约节点结构数据、功能节点结构数据进行计算得到计算结果,将计算结果更新到损失源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保险结构的可视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任一损失源节点结构数据并通过渲染组件在可视化界面展现可视损失源节点;获取任一合约节点结构数据并通过渲染组件在可视化界面展现可视合约节点;将任一所述可视损失源节点和任一可视合约节点添加于可视化界面后进行有向连接,得到所述再保险结构;其中,所述可视损失源节点作为上游节点,所述可视合约节点为所述可视损失源节点的下游节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保险结构还包括可视功能节点,所述可视功能节点为所述可视损失源节点和所述可视合约节点的下游节点,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任一功能节点结构数据并通过渲染组件在可视化界面展现可视功能节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损失源节点、可视合约节点和可视功能节点均包括用于展示使用的可视化信息和用于表征再保险结构的业务属性的信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损失源节点结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ELT损失源、地震YLT损失源、台风YLT损失源和Curve损失源;所述合约节点结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分入合约和分出合约;所述功能节点结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内嵌和合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计算步骤:计算引擎根据接收到的计算任务,读取所述损失源节点结构数据、所述合约节点结构数据、所述功能节点结构数据进行计算得到计算结果,将计算结果更新到所述损失源节点结构数据、所述合约节点结构数据、所述功能节点结构数据中并保存到数据库中,计算结果包括费率和年均损失中的一种或多种。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东熊政辉翟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再巨灾风险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