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检测环境的轮胎耐磨性检测器及其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检测
,具体为一种多检测环境的轮胎耐磨性检测器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轮胎作为汽车中的核心零部件,在组装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就需要常年与地面接触,根据工作环境的不同,汽车轮胎也需要与不同环境的路面相接触,由于汽车本身重量较大,加之承载一定货物后,在与地面长时间接触摩擦后极易损毁,因此作为汽车中最容易磨损的零部件,汽车轮胎在生产完成后,都需要使用到相应的检测器对其耐磨性能进行检测,但是现有的检测器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汽车在实际行驶过程中,遇到的路面情况是十分复杂的,而现有的检测器,用于和汽车轮胎表面接触的结构过于单一,导致检测结果不够准确,影响工作人员对汽车轮胎性能的准确判断,轮胎投入使用后使用周期大幅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检测环境的轮胎耐磨性检测器及其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由于汽车在实际行驶过程中,遇到的路面情况是十分复杂的,而现有的检测器,用于和汽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检测环境的轮胎耐磨性检测器,包括轮胎本体(1)、固定器(2)、横轴(3)、外壳(4)和第一电机(13),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本体(1)通过内圈的轮毂安装在固定器(2)上,且固定器(2)安装在横轴(3)的左端,并且横轴(3)通过滑槽(6)垂直滑动连接在外壳(4)的侧壁上,同时滑槽(6)开设在外壳(4)上,所述外壳(4)安装在底座(5)上端面的中心处,且底座(5)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的顶端和横轴(3)转动连接,且支撑杆(7)的底端和滑块(8)固定连接,并且滑块(8)垂直滑动连接在滑轨(9)上,同时滑轨(9)固定在外壳(4)的外壁,所述横轴(3)的内端固定有位于外壳(4)内部的锥齿(10),且该锥齿(10)和竖筒(11)上的锥齿(10)相互啮合,竖筒(11)垂直分布在外壳(4)的内部,并且竖筒(11)通过U形板(12)和横轴(3)相连,同时横轴(3)和竖筒(11)均与U形板(12)转动连接,所述竖筒(11)的顶端和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垂直滑动连接,且两者吻合处的截面呈方形结构,并且竖筒(11)的底端和液压杆(14)的输出轴转动连接,同时液压杆(14)安装在底座(5)的内部,所述底座(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检测板(15),检测板(15)对称分布有两个,且检测板(15)通过安装轴(16)转动安装在底座(5)上,且安装轴(16)通过皮带轮机构(17)和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相连,并且第二电机(18)安装在底座(5)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检测环境的轮胎耐磨性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板(15)上设置有两个检测面,包含带有滚珠(19)的上端面和带有检测皮带(28)的下端面,两个检测面之间设置有位于检测板(15)内部的水箱(27),且滚珠(19)通过连接轴(21)单向转动安装在安装块(20)中,安装块(20)固定安装在检测板(15)上,并且滚珠(19)的表面安装有用于增强与轮胎本体(1)之间摩擦力的弹性凸起(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检测环境的轮胎耐磨性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19)底部弹性凸起(22)和推块(23)相接触,且推块(23)固定在挡板(24)上端面的右侧,挡板(24)的左侧通过弹簧(25)水平滑动连接在安装块(20)的侧壁内部,滚珠(19)下方的安装块(20)内部空间和连接管(26)的顶端相连通,且连接管(26)的底端连通在水箱(27)内部的底端,同时水箱(27)内液面水平位置位于滚珠(19)最底端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检测环境的轮胎耐磨性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7)顶端设置有恒压孔(271),且恒压孔(271)的内部空腔呈圆台形结构,其内部设置有堵球(272),且堵球(272)滑动连接在竖杆(273)上,并且堵球(272)的球...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