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成孔径式浅层地震剖面勘探方法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球物理工程勘察
,特别涉及一种合成孔径式浅层地震剖面勘探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浅层地震剖面探测是一种有效的地球物理方法,也是工程地质勘察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它基于水声学原理,以连续走航方式探测海底以下浅地层特征和地质构造。通过使用浅层地震剖面仪,浅层地震剖面探测方法能刻画小于0.1米的薄层,以及地表以下50m范围内泥质地层情况,为海洋工程施工,海底资源勘探,海底路由调查、管道铺设、海上风电牧场设计,航道工程,水库、河道清淤等提供必要的高分辨率地质资料。
[0003]由于其具有配置灵活、作业方便、分辨率高等优点,在海洋地质科学研究、海底资源调查、海洋工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海洋地球物理调查的必备设备。
[0004]目前,浅层地震剖面仪器经常被用于工程地质勘察中,该仪器有很好的地层穿透能力,能给出地表以下50m范围内地层剖面的分层情况,但是分辨率,特别是横向分辨率较低,无法清晰的刻画小探测目标,严重制约了浅层地震剖面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孔径式浅层地震剖面勘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多个水听器等间距排列组成水听器阵,将一个换能器和一组水听器阵采用拖曳式放置在航行物上,在浅海的勘探区域设计出多条测线,多条测线之间等间隔分布;S2.地震数据采集:包括采集激发参数和接收参数,激发参数为换能器沿测线连续触发脉冲,接收参数为水听器阵接收的反射波;换能器触发的脉冲形成多个等间距的炮点,多个炮点轨迹形成炮线,水听器阵的方向与炮线的方向垂直正交,航行物沿着多条测线依次航行至完成整个勘探区域的地震数据采集;S3.数据处理:所有测线数据进行去噪预处理,并对地震数据进行合成孔径成像处理,获得多个地震反射波叠加数据体,最后合成三维数据体并显示出地下探测目标的平面分布范围和三维形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孔径式浅层地震剖面勘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换能器沿测线方向连续触发脉冲时,航行物的航速上不超过4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孔径式浅层地震剖面勘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接收参数具体为一组水听器阵内每个水听器接收的反射射线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孔径式浅层地震剖面勘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炮线相对于测线的偏离范围在两个侧线间距长度的
±
1/2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孔径式浅层地震剖面勘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S31.所有测线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涌浪静校正、带通滤波、频率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健,李亚,吴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亚纳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