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喂料打印制备不锈钢零件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先进金属材料制备研究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基于喂料打印制备不锈钢零件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工业的发展对零件制备技术的个性化和特异化要求更高。3D打印(增材制造)是当今材料近终成形技术最重要的发展领域,非常适合制备单件或小批量的较大尺寸零件。但目前3D打印技术主要以高能激光或电子束熔融打印为主,工作温度高,打印效率低,大的热应力会导致严重的变形和开裂。其成形过程不仅对设备的要求较高,且制备的产品的微观组织和性能存在各向异性,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喂料(粉末+粘结剂)打印制备出复杂形状的坯体,然后通过脱脂烧结工艺制备零部件的技术无需大功率的热源,能够制备出较大尺寸的复杂形状零件,并且对原料粉末的粒径和形貌的要求大幅度降低,是一种重要的近终形制造技术。
[0003]不锈钢具有耐酸、碱、盐和体液腐蚀,且成本低,加工硬化性好,故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及其广泛的应用。在众多不锈钢中,316L不锈钢由于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而在生物医药领域受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喂料打印制备不锈钢零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造粒获得由“粉末
‑
粘结剂”组成的球形喂料颗粒,以球形喂料作为粉末床,采用低功率热源对粉层进行选区扫描,将粉末表面的粘结剂融合,逐层打印后得到三维实体;然后进行脱脂和烧结步骤得到具有复杂形状的316L不锈钢零件,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熔点为1000
‑
1280℃的铁基中间合金与一定量的羰基铁粉均匀混合后得到原料粉末;S2)将S1)得到原料粉末与热塑性粘结剂在160
‑
180℃下捏合、混炼处理1
‑
6小时后得到均匀的由“粘结剂+粉末颗粒”组成的喂料,经过破碎后得到形状不规则的喂料颗粒;S3)将S2)得到的形状不规则的喂料颗粒进行悬浮式整形,得到球形喂料颗粒,再采用低温打印,得到具有复杂形状的打印坯体;S4)将S3)得到的具有复杂形状的打印坯体经过脱脂和烧结后获得复杂形状的316L不锈钢零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羰基铁粉与铁基中间合金的质量比为0.2
‑
2:1,铁基中间合金平均粒径为5
‑
53μm,羰基铁粉的平均粒径为1.6
‑
23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羰基铁粉与铁基中间合金的质量比为(0.25
‑
1):1,铁基中间合金平均粒径为10
‑
38μm,羰基铁粉的平均粒径为1.6
‑
13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热塑性粘结剂的各个组分的质量分数为:基体组元的质量分数为50
‑
60%,增塑组元的质量分数为25
‑
35%,粘结剂辅助脱除的含量为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林,张文洁,张百成,刘烨,陈旭,张鹏,曲选辉,秦明礼,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