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开放型电线配线用配管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069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两面开放型电线配线用配管箱,其结构简单,便于配线工作,同时为配管箱的制作和装配提供便利。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两面开放型电线配线用配管箱,在一定大小的内部空间(32)两侧形成电缆(C)的引入口(33)和引出口(34),包括开放上述内部空间(32)一面和另一面的第一及第二开口(35,36)的箱子主体(31),和包含分别开关上述各开口(35,36)的第一及第二盖板(37,38)。38)。3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两面开放型电线配线用配管箱


[0001]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两面开放型电线配线用配管箱的,更详细地讲,是关于两面开放型电线配线用管箱,其结构简单,使配线工作变得容易,同时箱体的制作和组装上提供便利。

技术介绍

[0002]一般来说,电线配线用管箱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安装或埋设在墙面或天花板等处,使电线的配线方向转换到希望的方向,或在适当的位置将电线拉到室内侧。根据图纸说明上述管箱的例子如下:
[0003]如图1所示,以往的配管箱(10)具备形成一定大小的内部空间(12)的箱体(11)和与该箱体(11)相结合的盖板(13),上述箱体(11)两侧有电缆(C)出入的引入口(14)和引出口(15)形成,并在一面上形成可开关上述盖板(13)的开口(16)。
[0004]此外,在上述内部空间(12)上,靠近上述引入口(14)和引出口(15)处有安装导向轮(20),该导轮(20)是在配线过程中在电缆(C)接触的状态下具备滚动运动,从而使电缆(C)顺利插入或拔出。
[0005]为将这些导向轮(20)安装在箱体(11)上,在上述箱体(11)的上部和下部形成突出到内部空间的第一和第二轴突起(17,18);上述导向轮(20)制作成在轮轴(21)上与多个滚轮(22)相结合的滚轮小组,为了在上述轴突起(17,18)上安装导轮(20),需要另行加工制作结合孔(19)。
[0006]但是,以往的箱体(11)是,在底部封死的情况下,只通过上面的盖板(13)来开关箱体的,为了在上述轴突起(17,18)上形成结合孔(19),在打开上述盖板(13)的状态下,通过切削工具贯穿第一轴突起(17),将下部的第二轴突起(18)连续进行孔加工或攻丝加工;此时,由于切削工具的切削刀口与箱体(11)的规格(高度)相比较短,在利用切削刀口加工箱体(11)下部的第二轴突起(18)的过程中,切削工具的机身会被第一轴突起(17)干扰,因此,由上述第一轴突起(17)上加工的孔内插入相对直径较大的机身部分,从而产生加工孔的损伤带来的加工不良的忧虑较大。
[0007]另外,在上述各轴突起(17,18)上形成结合孔(19),由于上述第一轴突起(17)和第二轴突起(18)处于上下离格状态,因此,切削工具贯穿第一轴突起(17)后,以空转状态进入上述第二轴突起(18)上,这不仅使切削工具在贯穿不连续的被切削物的过程中存在工具破损的忧虑,而且通常由铸件制作的箱体(11)的制作特性,使上述第一轴突起(17)和第二轴突起(18)的尺寸精度下降,会导致加工上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前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两面开放式电线配线用配管箱,由两面开放的主体结构加工作业等提供便利,同时,还能提供箱体本身的制作或组件的装配等便利。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提供一种两面开放式电线配线用配管箱,在具有一定大小的
内部空间(32)的两侧形成电缆(C)的引入口(33)和引出口(34),开放上述内部空间(32)一面的第一开口部(35)和与上述第一开口部(35)对应的开放上述内部空间(32)另一面的第二开口部(36)形成的箱子主体(31)和;
[0010]为开关上述第一开口部(35),在箱子主体(31)上安装可拆卸的第一盖板(37)和;
[0011]与上述第一盖板(37)无关的,为开关上述第二开口部(36),在箱子主体(31)上安装可拆卸的第二盖板(38)和;
[0012]使位于所述引入口(33)和引出口(34)边缘,在上述内部空间(32)上内置,引导电缆(C)进行滚动运动的导向轮(60)和;
[0013]为安装上述导向轮(60),上述箱子主体(31)或各盖板(37,38)上形成轮结合部(39)。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上述轮结合部(39)在上述箱子主体(31)上形成以突出到上述内部空间(32),上述第一开口部(35)侧形成的第一结合突起(40)和上述第一结合突起(40)相对应并在上述第二开口部(36)上形成的第二结合突起(41)。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上述轮结合部(39)在上述箱子主体(31)上形成以突出到上述内部空间(32)的上述第一开口部(35)侧形成的结合突起(44)和与上述结合突起(44)相对应并在上述第二盖板(38)的面上形成结合槽(45)。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上述导向轮(60)是由延长到一定长的轮轴(61)和可旋转地结合在上述轮轴(61)上的滚轮(62)构成;
[0017]上述轮结合部(39)的各结合突起(40,41,44)上形成上述轮轴(61)端部结合的轴孔(43)。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上述导向轮(60)是由连接到一定长度的轮轴(61)和可旋转地结合在上述轮轴(61)上的滚轮(62)和由连接到上述轮轴(61)并延伸到上述滚轮(62)一侧的板状的结合片(63)构成;
[0019]在上述轮结合部(39)的各结合突起(40,41,44)上形成插入上述结合片(63)的切口槽(42,46)。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上述箱子主体(31)上,一体形成延长上述引入口(33)和引出口(34)的连接器(47,48);
[0021]上述连接器(47,48)上,将提供以外周一侧形成一定大小的连接孔(49),并由紧固螺栓(50)结合连接上述箱子主体(31)上的管体(P1,P2)。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上述箱子主体(31)的内部空间(32)上形成从引入口(33)延长到引出口(34)的一定曲率的弯曲部(51),或上述箱子主体(31)本身的形状是弯头形态。
[0023]专利技术效果
[0024]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箱子主体(31)两侧具备可拆卸的盖板(37,38),在制造过程中,从模具中取出成品时,可以防止因内部结构而发生卡住的情况,而且可以轻易地从模具中取出压铸等方法制造箱子主体(31)的构成,具有提供制造上的便利的优点。
[0025]另外,与本专利技术相同的两面开放结构的箱子主体(31)上,为了在内部空间(32)上安装导向轮(60),在用切削工具形成轴孔(43)的过程中,也可以分别加工箱子主体(31)的正面和背面,因此,具有增加制造便利性的优点。
[0026]另外,本专利技术在安装导向轮(60)时,在箱子主体(31)和位于背面的第二盖板(38)上形成轮结合部(39),可通过轴结合或夹紧结合等多种方法进行结合,具有提供结合作业便利的优点。
[0027]另外,本专利技术是在上述箱子主体(31)具备延长上述引入口(33)和引出口(34)的连接器(47,48)一体形成,该连接器(47,48)上可直接连接紧固螺栓(50),因此,不用单独加载连接器也可以轻松的在箱体箱子主体(31)上连接管体(P1,P2)。
[0028]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箱子主体(31)上形成一定曲率的弯曲部(51)或具备弯头形态,轻易将电缆(C)推入箱子主体(31),具有提供配线作业便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两面开放型电线配线用配管箱,其特征在于,在一定大小的内部空间(32)两侧形成电缆(C)的引入口(33)和引出口(34),形成开放上述内部空间(32)一面的第一开口部(35)和与上述第一开口部(35)相对应,形成开放上述内部空间(32)另一面的第二开口部(36)的箱子主体(31)和;为开关上述第一开口部(35),与上述箱子主体(31)可拆卸相结合的第一盖板(37)和;与上述第一盖板(37)无关的,与上述箱子主体(31)可拆卸相结合,开关上述第二开口部(36)的第二盖板(38)和;使位于所述引入口(33)和引出口(34)边缘位置,内置于上述内部空间(32)上,用以引导电缆(C)进行滚动运动的导向轮(60)和;为安装上述导向轮(60),在上述箱子主体(31)或各盖板(37,38)上形成的轮结合部(3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面开放型电线配线用配管箱,其特征在于,上述轮结合部(39)在上述箱子主体(31)上形成以突出到上述内部空间(32),并在上述第一开口部(35)侧形成的第一结合突起(40)和与上述第一结合突起(40)相对应,在上述第二开口部(36)侧形成的第二结合突起(4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面开放型电线配线用配管箱,其特征在于,上述轮结合部(39)是,以上述箱子主体(31)上形成以突出到上述内部空间(32)的上述第一开口部(35)侧的结合突起(44)和对应上述结合突起(44)在上述第二盖板(38)的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天植
申请(专利权)人:汉阳电缆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