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设定值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30635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决定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设定值之方法,包括使用等效模型执行仿真,以求得第一脉波响应;执行复数次反傅立叶变换,以将频域之复数个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转移函数,分别转换为时域之复数个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脉冲响应;根据所述第一脉波响应及所述些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脉冲响应,分别执行复数个回旋积分运算,以求得复数个第二脉波响应;求得对应于所述些第二脉波响应之复数个讯杂参数;及根据所述些讯杂参数,选择所述些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转移函数之选定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转移函数,从而据以求得选定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设定值。器设定值。器设定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决定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设定值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决定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设定值之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根据脉波响应及讯杂参数以决定连续时间线性均衡设定值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Continuous Time Linear Equalizer,CTLE)为一种用于电路接收端之等化技术,可对讯号进行等化操作,以补偿信道之损耗及调整讯号质量。
[0003]用户(如系统工程师)可使用于服务器中之电路的等效模型进行讯号仿真,据以调整等效模型之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设定值,及预测较佳之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设定条件下之讯号质量。
[0004]然而,上述方法须逐一测试各个设定值对于讯号质量的影响,导致效率低落,本领域尚缺乏有效率且系统化的方法,以决定较适宜之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设定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决定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设定值方法,包括使用一等效模型执行一仿真,从而求得一第一脉波响应;执行复数次反傅立叶变换,从而将定义于一频域之复数个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转移函数,分别转换为定义于一时域之复数个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脉冲响应;根据所述第一脉波响应及所述复数个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脉冲响应,分别执行复数个回旋积分运算,从而求得复数个第二脉波响应;求得对应于所述复数个第二脉波响应之复数个讯杂参数;及根据所述复数个讯杂参数,选择所述复数个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转移函数之一选定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转移函数。其中,所述选定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转移函数对应于一选定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设定值。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实施例中,使用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之示意图。
[0007]图2为决定图1之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之设定值的流程图。
[0008]图3为关于图2之方法的操作示意图。
[0009]图4为图2所述的第一脉波响应的波形图。
[0010]图5为对应于图2所述的复数个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转移函数的曲线图。
[0011]图6为图5之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转移函数被定义于开发工具之示意图。
[0012]图7为图2所述的复数个第二脉波响应之一者的波形图。
[0013]图8为图2中,求得第i讯杂参数的流程图。
[0014]图9为用以执行图2之方法的系统示意图。
[0015]其中,各标记说明如下:
[0016]110-发射端;
[0017]115-路径;
[0018]120-接收端;
[0019]125-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
[0020]200-方法;
[0021]210至250,810至830-步骤;
[0022]CI1至CIn,CIi-回旋积分运算;
[0023]CTLEIR1至CTLEIRn,CTLEIRi-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脉冲响应;
[0024]f1至fn,fi-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转移函数;
[0025]fsel-选定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转移函数;
[0026]IFT1至IFTn,IFTi-反傅立叶变换;
[0027]IR1-第一脉波响应;
[0028]IR21至IR2n,IR2i-第二脉波响应;
[0029]IR2sel-选定第二脉波响应;
[0030]Ni-第i噪声强度值;
[0031]Pi-第i讯号强度值;
[0032]S1-讯号;
[0033]SN1至SNn,SNi-讯杂参数;
[0034]SNmax-最大讯杂参数;
[0035]svsel-选定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设定值;
[0036]t0-初始时间;
[0037]t1-第一时间;
[0038]t2-第二时间;
[0039]tmax-最大时间;
[0040]vpi-振幅值;
[0041]900-系统;
[0042]910-处理器;
[0043]920-开发工具;
[0044]EM-等效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0045]图1为实施例中,使用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之示意图。当发射端110透过路径115,传送讯号S1至接收端120时,可能发生通道损耗及干扰。举例而言,若讯号S1于发射端110具有方波波形,当讯号S1被传到接收端120时,电压准位可能降低,且上升缘及下降缘的陡峭度会下降,因此波形会失真,且会发生符码间干扰(Intersymbol Interference,ISI)。其中,若考虑频域,符码间干扰可肇因于讯号S1之高频分量的衰减,大于低频分量的衰减。
[0046]因此,如图1所示,可于接收端120设置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125,从而使传至接收端125之讯号S1均衡化,以降低符码间干扰及改善讯号质量。为了求得较佳的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125之设定值,实施例提供了下述之方法。
[0047]图2为实施例中,决定图1之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125之设定值的方法200之流程图。图3为关于图2之方法200的操作示意图。如图2及图3所示,方法200可包括以下步骤。
[0048]步骤210:使用等效模型执行仿真,从而求得第一脉波响应IR1;
[0049]步骤220:执行复数次反傅立叶变换(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IFT1至IFTn,从而将定义于频域之复数个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转移函数(CTLE transfer function)f1至fn,分别转换为定义于时域之复数个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脉冲响应CTLEIR1至CTLEIRn;
[0050]步骤230:根据第一脉波响应IR1及复数个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脉冲响应CTLEIR1至CTLEIRn,分别执行复数个回旋积分(convolution integration)运算CI1至CIn,从而求得复数个第二脉波响应IR21至IR2n;
[0051]步骤240:求得对应于复数个第二脉波响应IR21至IR2n之复数个讯杂参数SN1至SNn;及
[0052]步骤250:根据复数个讯杂参数SN1至SNn,选择复数个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转移函数f1至fn中的选定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转移函数fsel。
[0053]其中,选定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转移函数fsel可对应于选定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设定值svsel,且选定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设定值svsel可为使用者所求的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125之设定值。图3中,n、i用以描述顺序之变量,n、i为正整数,且0<i≤n。
[0054]图2及图3中,第一脉波响应IR1为未使用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条件而求得;而第二脉波响应IR21至IR2n之每一者,为通过使用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条件而求得。
[0055]步骤210中,等效模型可由集成电路设计者、电路设计公司或工程机构提供。步骤220中,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转移函数f1至fn可为各组织(例如PCI-SIG、IEEE、SNIA、OIF-CE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决定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设定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一等效模型执行一仿真,从而求得一第一脉波响应;执行复数次反傅立叶变换,从而将定义于一频域之复数个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转移函数,分别转换为定义于一时域之复数个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脉冲响应;根据所述第一脉波响应及所述复数个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脉冲响应,分别执行复数个回旋积分运算,从而求得复数个第二脉波响应;求得对应于所述复数个第二脉波响应之复数个讯杂参数;及根据所述复数个讯杂参数,选择所述复数个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转移函数之一选定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转移函数;其中所述选定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转移函数对应于一选定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设定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决定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设定值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复数个讯杂参数,选择所述选定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转移函数,包括:选择所述复数个讯杂参数之一最小讯杂参数;其中所述最小讯杂参数对应于所述复数个第二脉波响应之一选定第二脉波响应,且所述选定第二脉波响应对应于所述选定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转移函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决定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设定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脉波响应为未使用一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条件而求得。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决定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设定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个第二脉波响应之每一者为通过使用一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条件而求得。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决定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设定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个第二脉波响应为n个第二脉波响应,所述复数个讯杂参数为n个讯杂参数,且求得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彦豪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