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染河道疏浚底泥生态修复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染河道疏浚底泥生态修复系统
,具体为一种污染河道疏浚底泥生态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根据河道等级划分办法,一、二级河道大多是跨越两省或数省的大江大河,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这类河道要由水利部认定;三级河道大部分影响一省或邻近省份,其重要程度略逊于一、二级河道,但是现有的污染河道疏浚底泥生态修复系统,对底泥处理效率低,影响工作速度的问题,同时存在现有的污染河道疏浚底泥生态修复系统不能分离泥水,从而使得底泥随波逐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染河道疏浚底泥生态修复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污染河道疏浚底泥生态修复系统,对底泥处理效率低,影响工作速度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染河道疏浚底泥生态修复系统,包括河道,所述河道的左侧顶端固接有曲板,所述曲板的内壁安装有清泥机构;
[0005]所述清泥机构包括泵体、第一法兰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染河道疏浚底泥生态修复系统,包括河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1)的左侧顶端固接有曲板(2),所述曲板(2)的内壁安装有清泥机构(4);所述清泥机构(4)包括泵体(401)、第一法兰头(402)、竖管(403)、接头(404)、横管(405)、通孔(406)、第二法兰头(407)和管道(408);所述泵体(401)的上方外壁固接在曲板(2)的上方内壁,所述泵体(401)的吸水口通过第一法兰头(402)连接有竖管(403),所述泵体(401)的吸水口与竖管(403)相连通,所述竖管(403)的底端通过接头(404)与横管(405)相连通,所述横管(405)的外壁开设有数个通孔(406),所述泵体(401)的出水口通过第二法兰头(407)连接有管道(408),所述泵体(401)的出水口与管道(408)相连通,所述管道(408)的外壁固接在曲板(2)的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河道疏浚底泥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06)的孔径大小为10
‑
15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河道疏浚底泥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1)的右侧连通有出口(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河道疏浚底泥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1)的右侧内部安装有分离机构(5);所述分离机构(5)包括螺纹杆(501)、把手(502)、横板(503)、开槽(504)、球体(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小君,唐耀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安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