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车机用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30502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翻车机用液压系统,包括双联泵及与双联泵连接的压车控制回路,所述压车控制回路包括压车油缸及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所述双联泵的第一出口与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连接,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压车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接,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与所述有杆腔的连接油路上设置有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一液控单向阀的液控回路通过二位四通换向阀与所述双联泵的第二出口连接。其通过双联泵为压车控制回路提供驱动力,结构简单。压车油缸压紧后即闭锁,翻车全程无打开,保证设备安全。保证设备安全。保证设备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车机用液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翻车机
,尤其涉及一种翻车机用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内电厂,钢厂,港口等大型工业企业的不断发展,原材料(煤炭,铁粉等)的使用需求越来越多,所以铁路运输原材料(煤炭,铁粉等)越发频繁,翻车机系统是铁路原材料(煤炭,铁粉等)卸载的主要方式之一.翻车机作为翻车机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翻卸系统主要翻卸车厢设备.它的效率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翻车机系统的卸载能力.
[0003]现有的翻车机液压系统主要是主要依靠压车油缸和靠车油缸对车厢进行固定压紧,对车厢进行翻转过程中,随着物料的倾翻,火车车厢重量逐渐减轻,底盘的弹簧逐渐释放因物料引起的压缩量,此时,通过车厢反作用到压车油缸上,容易引起车厢脱轨甚至掉落的可能,现有的技术通过补偿油缸释放车厢弹簧力的方式进行翻车作业。
[0004]现有的翻车机液压系统,包括控制压车油杆的压车回路,控制靠车油缸的靠车回路以及旁接于靠车回路的平衡控制回路(平衡回路用于控制补偿油缸)。其中平衡控制回路通过控制补偿油缸来调节翻车机板载弹簧(车厢弹簧)恢复形变时而导致压车油缸内增大的油压。在翻转过程中压车油缸需要在浮动状态下释放车厢弹簧力,当达到补偿油缸容积后在进行关闭或者主令开关达到100度时对压车油缸进行闭锁。此液压系统中为了调节翻车机板载弹簧(车厢弹簧)恢复形变时而导致压车油缸内增大的油压,需要通过另外的平衡控制回路来实现,其结构和控制复杂,维修困难,工作时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翻车机用液压系统,其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翻车机用液压系统,包括双联泵及与双联泵连接的压车控制回路,所述压车控制回路包括压车油缸及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所述双联泵的第一出口与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连接,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压车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接,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与所述有杆腔的连接油路上设置有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一液控单向阀的液控回路通过二位四通换向阀与所述双联泵的第二出口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的中位机能为Y或H型,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与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的连接油路上设置有第一单向节流阀,第一单向节流阀与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的连接油路上设置有球阀;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与所述压车油缸无杆腔的连接油路上设置有第二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与所述压车油缸无杆腔的连接油路上设置有第二单向节流阀,第二单向节流阀与所述压车油缸无杆腔的连接油路上设置有球阀,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的液控回路与所述压车油缸有杆腔的进油回路连接,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与所述双联泵的第二出口的连接油路上设置有溢流阀,所述溢流阀与所述双联
泵的第二出口的连接油路上依次设置有压力表、单向阀。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的液控口与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的连接油路上设置有第一压力继电器,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为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为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的液控回路上设置有压力继电器。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一种翻车机用液压系统还包括靠车控制回路,靠车控制回路包括靠车油缸及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靠车油缸通过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与所述双联泵的第一出口连接;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的一个出油口与靠车油缸有杆腔的连接油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三液控单向阀及第三单向节流阀,所述第三液控单向阀与所述第三单向节流阀的连接油路上设置有球阀,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的另一个出油口与靠车油缸无杆腔的连接油路上依次设置有减压阀、第四液控单向阀及第四单向节流阀,所述减压阀与所述第四液控单向阀的连接油路上设置有球阀,第三液控单向阀的液控回路与所述靠车油缸无杆腔的进油回路连接,所述第四液控单向阀的液控回路与所述靠车油缸有杆腔的进油回路连接,所述第三单向节流阀与所述第四单向节流阀集成设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的中位机能为Y型或H型。
[0012]进一步的,所述减压阀为单向先导式减压阀,所述单向先导式减压阀的液控口与油箱连接,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为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为二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
[0013]进一步的,所述双联泵的第一出口通过第一单向阀连接主油路,所述主油路上设置有电磁溢流阀,所述主油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和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一种翻车机用液压系统还包括油箱,所述双联泵与油箱连接,双联泵与油箱的连接油路上设置有球阀和吸油过滤器,所述双联泵由第一电机驱动。
[0015]进一步的,所述油箱上设置有液位计、空气滤清器、液位检测开关、加热器;油箱的底部设置有放油球阀;油箱与回油管路连接,回油管路上设置有回油过滤器。
[0016]进一步的,还包括备用双联泵,备用双联泵与所述双联泵并联设置,备用双联泵通过第二电机驱动,备用双联泵与所述油箱连接,所述备用双联泵上的一个出口通过单向阀与所述主油路相连,另一个出口通过单向阀与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的进油口连接。
[001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翻车机用液压系统,包括双联泵及与双联泵连接的压车控制回路,所述压车控制回路包括压车油缸及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所述双联泵的第一出口与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连接,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压车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接,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与所述有杆腔的连接油路上设置有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一液控单向阀的液控回路通过二位四通换向阀与所述双联泵的第二出口连接。其通过双联泵为压车控制回路提供驱动力,结构简单。压车油缸压紧后即闭锁,翻车全程无打开,保证设备安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液压原理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压车油缸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第一耳环,2、第一缸筒,2.1、插接部,3、螺栓, 4、压盖, 5、碟簧,6、第二活塞,6.1、环形凸缘,7、内斯特封,8、外斯特封,9、第二缸筒,9.1、第一容腔,9.2、第二容腔,9.3、止口,10、法兰,11、螺钉,12、防尘罩,13、活塞杆,14、第一活塞,15、密封件,16、缸尾,17、第一油口,18、第二油口,19、第二耳环,20、压车油缸,21、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22、第一液控单向阀,23、二位四通换向阀、24、第一压力继电器,25、溢流阀,26、第一单向节流阀,27、第二液控单向阀,28、第二单向节流阀,29、第二压力继电器,30、油箱,31液位计,32、空气滤清器,33、液位检测开关,34,加热器,35、放油球阀,36、回油过滤器,37、回油管路,38、第一分支油路,39、第二分支油路,双联泵,41,第一出口,42、第二出口,43、主油路,44、压力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车机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联泵及与双联泵连接的压车控制回路,所述压车控制回路包括压车油缸及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所述双联泵的第一出口与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连接,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压车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接,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与所述有杆腔的连接油路上设置有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一液控单向阀的液控回路通过二位四通换向阀与所述双联泵的第二出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车机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的中位机能为Y型或H型,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与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的连接油路上设置有第一单向节流阀,第一单向节流阀与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的连接油路上设置有球阀;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与所述压车油缸无杆腔的连接油路上设置有第二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与所述压车油缸无杆腔的连接油路上设置有第二单向节流阀,第二单向节流阀与所述压车油缸无杆腔的连接油路上设置有球阀,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的液控回路与所述压车油缸有杆腔的进油回路连接,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与所述双联泵的第二出口的连接油路上设置有溢流阀,所述溢流阀与所述双联泵的第二出口的连接油路上依次设置有压力表、单向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翻车机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的液控口与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的连接油路上设置有第一压力继电器,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为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为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的液控回路上设置有压力继电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车机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翻车机用液压系统还包括靠车控制回路,靠车控制回路包括靠车油缸及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靠车油缸通过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与所述双联泵的第一出口连接;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的一个出油口与靠车油缸有杆腔的连接油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三液控单向阀及第三单向节流阀,所述第三液控单向阀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冶张本胜牟成刚宫良奇毕晓克隋羿博梁启冬马端峰穆永峰王铁柱骆嵩李加羽孙超宇杜常亮千智光李永运杨先起宋庆洋孙旭东李亚东王大全王放张健徐鸿雁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天重散装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