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净化机、空气净化机的过滤器及过滤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机、空气净化机的过滤器及过滤器。
技术介绍
[0002]特許文献1公开了一种将空气的吸入口、吹出口以及送风机收纳在主体部的空气净化机。送风机从吸入口吸引空气,并使空气从吹出口流出。
[0003]专利文献1:日本技术登记第3226219号公报
[0004]在空气净化机中,作为一种用于增大每单位时间的空气的吸入量的方法,存在增大送风机的风扇的直径的方法。然而,在使风扇的直径增大的情况下,存在空气净化机大型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大型化并增大每单位时间的空气的吸入量的空气净化机、空气净化机的过滤器及过滤器。
[0006]本技术的空气净化机在外壳的内部具有空洞部,具备:两个送风机,该两个送风机配置于所述空洞部;以及过滤器,该过滤器配置于所述空洞部,所述外壳具备空气的吸入口和吹出口,所述吹出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空洞部的两端位置,设置有两个划分壁,该两个划分壁从一方的吹出口朝向另一方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机,在外壳的内部具有空洞部,其特征在于,具备:两个送风机,该两个送风机配置于所述空洞部;以及过滤器,该过滤器配置于所述空洞部,所述外壳具备空气的吸入口和吹出口,所述吹出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空洞部的两端位置,设置有两个划分壁,该两个划分壁从一方的吹出口朝向另一方的吹出口将所述空洞部划分成三个空洞部,在各划分壁设置有供空洞部内的空气流动的贯通孔,在所述外壳的包围所述三个空洞部中的被所述划分壁夹着的中央的空洞部的壁设置有所述吸入口,所述过滤器收容在所述中央的空洞部,在所述三个空洞部中的两端的各空洞部分别设置有所述两个送风机,该两个送风机将所述中央的空洞部的空气从所述吹出口向外壳外排出,各送风机的空气吸入侧配置在划分出所述中央的空洞部的划分壁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能够装卸地收容在所述中央的空洞部,所述外壳具备开口部,该开口部使收容于所述中央的空洞部的过滤器露出,所述外壳具备盖,该盖封闭所述开口部,并能够在装卸所述过滤器时使所述开口部开放。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长方体的形状,所述吹出口设置在长方体形状的所述外壳的短边方向上的一对侧面,所述吸入口分别设置于长方体形状的所述外壳的沿着长边方向的多个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吹出口设置有百叶窗,该百叶窗能够旋转且具备变更所述送风机吹出的空气的朝向的叶片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填埋所述划分壁与收容于所述中央的空洞部的所述过滤器的间隙。6.根据权利要求1、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长方体的形状,具备:基座;从基座向上方延伸且沿长边方向延伸的前壁和后壁;从基座向上方延伸且沿短边方向延伸的左壁和右壁;以及在这些前壁、后壁、左壁、右壁的上方相互连接的上壁,所述吸入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前壁、所述后壁及所述上壁,所述吹出口设置在所述左壁和所述右壁,所述过滤器具备与所述前壁相对的前部、与所述后壁相对的后部以及与所述上壁相对的上部,所述前部的上端与所述后部的上端经由所述上部连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过滤器的所述上部设置有把持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分别填埋所述送风机与所述上壁的间隙、所述送风机与所述前壁的间隙、所述送风机与所述后壁的间隙以及所述送风机与所述基座的间隙。9.一种空气净化机,在外壳的内部具有空洞部,其特征在于,具备:两个送风机,该两个送风机配置于所述空洞部;以及过滤器,该过滤器配置于所述空洞部,所述过滤器配置在所述两个送风机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净化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泽直胜,古川幸喜,菅股裕树,市桥昌志,大西纯慈,大森经右,饭岛龙太,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