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亚姣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定位的医疗救援用心肺复苏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0391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于定位的医疗救援用心肺复苏器,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顶部设有挤压机构,两个所述滑轮的底部均固接有第二竖杆,两个所述第二竖杆的外壁均间隙配合有第二套筒,两个所述第二套筒分别固接于箱体的内壁底部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第二竖杆的底部固接有挤压板。该便于定位的医疗救援用心肺复苏器,使得手柄带动第二螺杆进行转动,使用者可通过摇把带动圆杆进行转动,并通过第一伞型齿轮和第二伞型齿轮的相互啮合,使得圆杆可带动第一螺杆进行转动,并当第一螺杆进行转动时,第一套筒带动块体在通槽的内壁进行升降运动,使得块体可带动箱体和挤压板进行升降调整,便于挤压板与不同体型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便于定位。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定位的医疗救援用心肺复苏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
,具体为一种便于定位的医疗救援用心肺复苏器。

技术介绍

[0002]心肺复苏一般指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简称CPR,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是为了恢复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例如专利号为:202020044515.2,一种急诊用心肺复苏器,包括急诊用心肺复苏器主体装置,支撑块结构,底板结构,急诊用心肺复苏器挤压装置,虽然它可以实现对患者的心肺苏醒,但存在在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挤压时,挤压幅度,无法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进行快速调节,较为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定位的医疗救援用心肺复苏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存在在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挤压时,挤压幅度,无法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进行快速调节,较为不便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定位的医疗救援用心肺复苏器,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顶部设有挤压机构;
[0005]所述挤压机构包括箱体、电机、转盘、凸块、滑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定位的医疗救援用心肺复苏器,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的顶部设有挤压机构(4);所述挤压机构(4)包括箱体(401)、电机(402)、转盘(403)、凸块(404)、滑轮(405)、第二竖杆(406)、第二套筒(407)和挤压板(408);所述箱体(401)设于床体(1)的顶部,所述箱体(401)的顶部固接有电机(402),所述电机(402)的输出端通过轴承与箱体(401)转动相连,所述电机(402)的输出端固接有转盘(403),所述转盘(403)的外壁与箱体(401)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转盘(403)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凸块(404),两个所述凸块(404)的底部均贴合有滑轮(405),两个所述滑轮(405)的底部均固接有第二竖杆(406),两个所述第二竖杆(406)的外壁均间隙配合有第二套筒(407),两个所述第二套筒(407)分别固接于箱体(401)的内壁底部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第二竖杆(406)的底部固接有挤压板(4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定位的医疗救援用心肺复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板(408)的底部加工有气垫。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定位的医疗救援用心肺复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所述竖杆(406)的外壁均设有调节机构(5);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第三套筒(501)、弹簧(502)、横杆(503)、第二螺杆(504)和手柄(505);两个所述第三套筒(501)分别与两个第二竖杆(406)的外壁间隙配合,两个所述第三套筒(501)的顶部均设有弹簧(502),所述弹簧(502)的内壁与第二竖杆(406)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弹簧(502)的一端固接于第二套筒(407)的外壁,所述弹簧(502)的另一端固接于第三套筒(501)的外壁,两个所述第三套筒(501)的外壁一端固接有横杆(503),所述横杆(503)的内壁螺纹相连有第二螺杆(504),所述第二螺杆(504)通过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亚姣郭瑞萌郑念念
申请(专利权)人:杨亚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