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混合均匀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0288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混合均匀的装置,包括混合箱,所述混合箱的顶部一侧设有进料斗,所述混合箱的底部两侧均设有出料管,所述混合箱的顶部中部贯穿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上转管,所述混合箱的底部中部贯穿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下转管,所述上转管与下转管之间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为中空结构,所述混合箱的顶部设有用于驱动上转管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上转管与下转管上连接有循环供热机构,所述混合箱内侧设有与上转管、下转管连接的刮料机构,所述混合箱的底部设有支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肥料进行充分搅拌混合,混料均匀、效果好,且实现加热随搅拌一同对肥料作用,进而使得肥料整体受热更均匀。进而使得肥料整体受热更均匀。进而使得肥料整体受热更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混合均匀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肥料加工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混合均匀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复合微生物肥料也称菌剂或菌肥,是由有益微生物、有机载体、无机化肥等组成,目前所用的有益微生物包括根瘤菌、联合或自生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等等,微生物肥料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固氮菌的固氮作用,加速土壤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活化土壤养分,刺激作物根系的生长,打破休眠,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和对作物的侵染。
[0003]目前,复合微生物肥料生产中,需要预先将不同类型的肥料进行混合,例如颗粒肥和有机肥混合,往往混合不均匀,且在混料时一般需要对物料进行加热,但是现有的一般直接通过在混合箱内壁安装加热装置,这会使得里外侧物料明显的受热不均匀,进而使得加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混合均匀的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混合均匀的装置,包括混合箱,所述混合箱的顶部一侧设有进料斗,所述混合箱的底部两侧均设有出料管,所述混合箱的顶部中部贯穿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上转管,所述混合箱的底部中部贯穿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下转管,所述上转管与下转管之间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为中空结构,所述混合箱的顶部设有用于驱动上转管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上转管与下转管上连接有循环供热机构,所述混合箱内侧设有与上转管、下转管连接的刮料机构,所述混合箱的底部设有支腿。
[0007]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混合箱顶部的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上转管上固定套接有从动冠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冠齿轮啮合。
[0008]优选地,所述循环供热机构包括恒温水箱、循环泵,所述恒温水箱的出液端与循环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恒温水箱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通过旋转通液接头连接在上转管上端,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通过旋转通液接头连接在下转管的下端。
[0009]优选地,所述搅拌杆为蛇形结构,且搅拌杆左右对称设置两个。
[0010]优选地,所述搅拌杆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叶,且搅拌叶横向排列设置两个。
[0011]优选地,所述进料斗与出料管上均设有电磁阀门。
[0012]优选地,所述刮料机构包括呈框型的刮条,所述刮条与混合箱内壁贴合,所述刮条的上下两侧均嵌装有安装套,两个所述安装套分别固定套接在上转管、下转管上。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通过设置循环供热机构,在搅拌杆转动进行搅拌时,通过启动恒温水箱,产生恒温水,启动循环泵,即可将恒温水泵入中空的搅拌杆,并再通过第二连接管循环回恒温水箱内,进行循环供热,进而实现在对肥料进行搅拌时,并同时进行恒温加热,且加热随搅拌一同对肥料作用,进而使得肥料整体受热更均匀,避免造成局部肥料温度过高而烧料,或加热不良,提高搅拌、加热效果。
[0015]通过设置刮料机构,上转管、下转管转动时,即可带动刮条转动,由于刮条与混合箱内壁接触,进而可将混合箱内壁粘黏肥料刮下并参与搅拌,进而有效提高搅拌效率及肥料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混合均匀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混合均匀的装置的刮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混合箱、2出料管、3支腿、4下转管、5旋转通液接头、6第一连接管、7循环泵、8恒温水箱、9第二连接管、10电机、11主动齿轮、12上转管、13从动冠齿轮、14进料斗、15刮条、16搅拌杆、17搅拌叶、18安装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参照图1

2,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混合均匀的装置,包括混合箱1,混合箱1的顶部一侧设有进料斗14,混合箱1的底部两侧均设有出料管2,进料斗14与出料管2上均设有电磁阀门,混合箱1的顶部中部贯穿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上转管12,混合箱1的底部中部贯穿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下转管4,上转管12与下转管4之间连接有搅拌杆16,搅拌杆16为中空结构,搅拌杆16为蛇形结构,且搅拌杆16左右对称设置两个,可有效增加热量传递面积,进而便于搅拌杆16内恒温水对搅拌物料进行加热,加热效率更高,且加热更均匀,搅拌杆16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7,且搅拌叶17横向排列设置两个,辅助搅拌混料,提高搅拌效率,混合箱1的顶部设有用于驱动上转管12转动的驱动机构,上转管12与下转管4上连接有循环供热机构,混合箱1内侧设有与上转管12、下转管4连接的刮料机构,混合箱1的底部设有支腿3。
[0022]本技术中,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混合箱1顶部的电机10,电机10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1,上转管12上固定套接有从动冠齿轮13,主动齿轮11与从动冠齿轮13啮合。
[0023]具体的,循环供热机构包括恒温水箱8、循环泵7,恒温水箱8为现有成熟技术,提供恒温水,且温度可预设,恒温水箱8的出液端与循环泵7的输入端连接,恒温水箱8的输出端
连接有第二连接管9,第二连接管9的另一端通过旋转通液接头5连接在上转管12上端,循环泵7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6,第一连接管6的另一端通过旋转通液接头5连接在下转管4的下端。
[0024]具体的,刮料机构包括呈框型的刮条15,刮条15与混合箱1内壁贴合,刮条15的上下两侧均嵌装有安装套18,两个安装套18分别固定套接在上转管12、下转管4上,上转管12、下转管4转动时,即可带动刮条15转动,由于刮条15与混合箱1内壁接触,进而可将混合箱1内壁粘黏肥料刮下并参与搅拌,进而有效提高搅拌效率及肥料混合效果。
[0025]本技术使用时,通过进料斗14将待混合的物料加入混合箱1内,启动电机10,即可驱动上转管12转动,进而带动搅拌杆16转动,对物料进行搅拌混合,且上转管12、下转管4转动时,即可带动刮条15转动,由于刮条15与混合箱1内壁接触,进而可将混合箱1内壁粘黏肥料刮下并参与搅拌,进而有效提高搅拌效率及肥料混合效果,同时通过启动恒温水箱8,产生恒温水,启动循环泵7,即可将恒温水泵入中空的搅拌杆16,并再通过第二连接管9循环回恒温水箱8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混合均匀的装置,包括混合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1)的顶部一侧设有进料斗(14),所述混合箱(1)的底部两侧均设有出料管(2),所述混合箱(1)的顶部中部贯穿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上转管(12),所述混合箱(1)的底部中部贯穿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下转管(4),所述上转管(12)与下转管(4)之间连接有搅拌杆(16),所述搅拌杆(16)为中空结构,所述混合箱(1)的顶部设有用于驱动上转管(12)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上转管(12)与下转管(4)上连接有循环供热机构,所述混合箱(1)内侧设有与上转管(12)、下转管(4)连接的刮料机构,所述混合箱(1)的底部设有支腿(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混合均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混合箱(1)顶部的电机(10),所述电机(10)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1),所述上转管(12)上固定套接有从动冠齿轮(13),所述主动齿轮(11)与从动冠齿轮(13)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混合均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供热机构包括恒温水箱(8)、循环泵(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贤坤白云涛陈维涛白文杰李翔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云涛有机肥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