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可移动方舱式、全自动、快速3D肢体扫描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0191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可移动方舱式、全自动、快速3D肢体扫描器,包括扫描仪主机、显示器,扫描仪主机的前方设有右后扫描仪立柱、右前扫描仪立柱、左后扫描仪立柱、左前扫描仪立柱,通过左后脚轮、左前脚轮、右后脚轮、右前脚轮可实现整个装置的自由移动,通过摄像头的非红外线安全光栅,不可见红光采集图像将其反馈给扫描仪主机进行自动生成肢体部位的图像和尺寸,从而实现自动测量的目标,进而实现代替人工测量,减少劳动强度,且通过机器测量比人工测量准确,与工业扫描仪相比比其安全,避免激光的辐射,减少对人体的伤害,速度快,大幅度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且同时具有能储存数据的功能,实现供临床随时研究使用的目标。实现供临床随时研究使用的目标。实现供临床随时研究使用的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可移动方舱式、全自动、快速3D肢体扫描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仪器
,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可移动方舱式、全自动、快速3D肢体扫描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医疗精准治疗上,人体逆向工程领域,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精确的获取人体的外形数据,然而人体外形结构复杂,每个人的体型不同,很难通过传统的测量手段对其进行准确的测量。人体三维扫描仪可以快捷的扫描获取人体的外形数据,设计人员可以根据获取的数据进行曲面重构,建立需要的数字化模型。
[0003]比如在烧伤后的肢体,因瘢痕增生,医师往往会给患者佩戴弹力衣,或肢体固定器,用于加压、包扎和固定。因为人体尺寸不一样,传统做法是,人工测量,特别耗时间,和人工成本昂贵;人工测量的弊端之二是,手工测量不准确。
[0004]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上有大量的3D扫描仪,但大部分用于工业,一般采用手持扫描仪,虽然工业扫描仪器像素高,但一般采用激光元器件,激光对人体是由辐射的;这是工业扫描仪在医疗领域应用的弊端之一;第二,因为工业扫描仪速度慢,针对成年人体,一般需要20<br/>‑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可移动方舱式、全自动、快速3D肢体扫描器,包括扫描仪主机(27)、显示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仪主机(27)的前方设有右后扫描仪立柱(25)、右前扫描仪立柱(26)、左后扫描仪立柱(23)、左前扫描仪立柱(24),所述右后扫描仪立柱(25)、右前扫描仪立柱(26)、左后扫描仪立柱(23)、左前扫描仪立柱(24)之间分别螺钉固定连接有方舱顶板(6)和方舱底板(5),所述右后扫描仪立柱(25)的外壁螺钉固定连接有第七摄像头(17)、第八摄像头(18)、第九摄像头(19),所述右前扫描仪立柱(26)的外壁螺钉固定连接有第十摄像头(20)、第十一摄像头(21)、第十二摄像头(22),所述左后扫描仪立柱(23)的外壁螺钉固定连接有第一摄像头(11)、第二摄像头(12)、第三摄像头(13),所述左前扫描仪立柱(24)的外壁螺钉固定连接有第四摄像头(14)、第五摄像头(15)、第六摄像头(16),所述右后扫描仪立柱(25)、右前扫描仪立柱(26)、左后扫描仪立柱(23)、左前扫描仪立柱(24)的底部分别螺钉固定连接有右后脚轮(9)、右前脚轮(10)、左后脚轮(7)、左前脚轮(8),所述右后扫描仪立柱(25)、右前扫描仪立柱(26)之间螺钉固定连接有方舱右板(4),所述左后扫描仪立柱(23)、左前扫描仪立柱(24)之间螺钉固定连接有方舱左板(2),所述左后扫描仪立柱(23)和右后扫描仪立柱(25)之间连接有方舱后板(1),所述扫描仪主机(27)的正面螺钉固定连接在方舱后板(1)的背面,所述第一摄像头(11)、第二摄像头(12)、第三摄像头(13)、第四摄像头(14)、第五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雅丽胡雪剑吕国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美之光国际医疗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