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0181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调节器,第一压力棒的下端伸入第一压力桶,可沿第一压力桶上下运动,且两者接触处密封处理;第二压力棒的下端伸入第二压力桶,可沿第二压力桶上下运动,且两者接触处密封处理;第一压力桶通过第一腔管与第一可变形压力囊相连通,第二压力桶通过第二腔管与第二可变形压力囊相连通,第一可变形压力囊、第一移动活塞和第二可变形压力囊依次设置在调节容器中,第一移动活塞通过连接件与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二移动活塞设置在气筒内,活塞杆与第二移动活塞固定连接,第一调节开关安装在气筒上且位于气筒的无杆端,气筒的无杆端通过通气管与气罐相连通,通气管上接有第二调节开关。有第二调节开关。有第二调节开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调节器


[0001]本技术涉及气罐
,尤其涉及一种压力调节器。

技术介绍

[0002]气压压力调节在现实中很多方面都在应用,生活中的球类、实验中的仪器、行走中的轮胎均需要平衡的气压调节,包括中医拔罐疗法中的罐中的负压调节,这一点直至目前没有完全解决,拔罐疗法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拔罐技术、患者的感觉灵敏度等问题,患者常感觉所拔的气罐舒适感不够,或者感觉负压不够,或者感觉负压较大,在现有的气罐,只能增加负压,不能够做到微调使负压减小,所以针对目前在拔气罐过程中如遇到这种问题,经常进行重复拔罐操作,因此在目前临床上仍缺少既方便又可通过正负方向微调气罐内负压,从而改善患者舒适度的气罐压力调节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力调节器,以解决可以随时调节容器内压力的技术问题。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调节器,包括:第一压力棒、第二压力棒、第一压力桶、第二压力桶、第一腔管、第二腔管、调节容器、第一可变形压力囊、第二可变形压力囊、第一移动活塞、连接件、第二移动活塞、第一调节开关、活塞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力棒(2)、第二压力棒(3)、第一压力桶(4)、第二压力桶(5)、第一腔管(6)、第二腔管(7)、调节容器(8)、第一可变形压力囊(9)、第二可变形压力囊(10)、第一移动活塞(11)、连接件(12)、第二移动活塞(13)、第一调节开关(14)、活塞杆(15)、气筒(16)、第二调节开关(17)、通气管(18),所述第一压力棒(2)的下端伸入所述第一压力桶(4),可沿所述第一压力桶(4)上下运动,且两者接触处密封处理;所述第二压力棒(3)的下端伸入所述第二压力桶(5),可沿所述第二压力桶(5)上下运动,且两者接触处密封处理;所述第一压力桶(4)通过所述第一腔管(6)与所述第一可变形压力囊(9)相连通,所述第二压力桶(5)通过所述第二腔管(7)与所述第二可变形压力囊(10)相连通,所述第一可变形压力囊(9)、第一移动活塞(11)和第二可变形压力囊(10)依次设置在所述调节容器(8)中,所述第一移动活塞(11)通过所述连接件(12)与活塞杆(1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活塞(13)设置在所述气筒(16)内,所述活塞杆(15)与所述第二移动活塞(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开关(14)安装在所述气筒(16)上且位于所述气筒(16)的无杆端,所述气筒(16)的无杆端通过通气管(18)与第二调节开关(17)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传龙包洁方剑乔张全爱邵晓梅梁宜陈利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