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开合自如的电极、根据电极的接触、分离施行合闸、分断动作的开关装置,尤其能使开关装置的构造简易化、并提高其性能。图25为与现有技术的开关装置相类似的一例,该开关装置见于特公平7-60624号公报,是一种利用了电磁回弹的开关装置。图中,1为开关;2为回弹部件;3为产生回弹部件感应电流的线圈;4为可动导电棒;5为可动电极;6为固定电极;7为止动闩;8为接压(接触加压)合闸弹簧(螺旋弹簧);9为线圈压板。回弹部件2、可动导电棒4以及可动电极5被连接,固定在电极的中心轴上。线圈3与产生磁场的电流源相连接。另外,图25(a)为闭合状态;图25(b)为断开状态。图26所示为作为接压合闸弹簧8所使用的螺旋弹簧的载荷特性图。图中,49为所使用的螺旋弹簧的挠度;50为闭合状态的挠度;51为断开状态的挠度;52为闭合状态的弹簧载荷;53为断开状态的弹簧载荷。下面对其工作情况进行说明。在图25中,电流流过线圈3,便产生磁场,这使得回弹部件2上产生感应电流,相对于线圈3,回弹部件2受到电磁回弹力。当这个电磁回弹力大于图26中所示闭合状态的弹簧载荷52时,回弹部件2、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合自如的电极; 使上述电极断开的脱扣机构; 保持上述电极为断开状态的断开状态保持机构; 使上述电极闭合的合闸机构; 用于上述电极接压(接触加压)合闸的接压合闸弹簧, 上述接压合闸弹簧的弹簧常数,从闭合到断开之间可以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6-4-3 081624/96;JP 1996-9-6 236113/961.一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合自如的电极;使上述电极断开的脱扣机构;保持上述电极为断开状态的断开状态保持机构;使上述电极闭合的合闸机构;用于上述电极接压(接触加压)合闸的接压合闸弹簧,上述接压合闸弹簧的弹簧常数,从闭合到断开之间可以变化。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装置中,作为接压合闸弹簧,采用了在断开状态下与闭合状态的载荷相反向的载荷发生作用的弹簧。3.一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合自如的电极;使上述电极断开的脱扣机构;保持上述电极为断开状态的断开状态保持机构;使上述电极闭合的合闸机构,作为断开状态保持机构,采用了在断开状态下与闭合状态载荷相反向的载荷发生作用的接压合闸弹簧。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装置上,作为接压合闸弹簧,采用了如下的弹簧,该弹簧的载荷值为断开状态之值小于闭合状态之值、或者两值相等。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具有以下结构的机构作为脱扣机构及合闸机构,该机构包括分断用线圈、合闸用线圈、以及在设置上夹在两个线圈之间的、由这两个线圈可引起感应电流的回弹部件,另外,该机构采用了由发生于上述分断用线圈或上述合闸用线圈与上述回弹部件之间的回弹力使电极断开或闭合。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以下结构被用作为脱扣机构及合闸机构,该机构包括分断用回弹部件、合闸用回弹部件、以及在设置上 夹在这两个回弹部件之间的、可引起两个回弹部件产生感应电流的分断合闸兼用的线圈,另外,该机构采用了发生于上述分断用回弹部件或上述合闸用回弹部件与上述线圈之间的回弹力作用使电极分断或闭合。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了碟形弹簧作为接压合闸弹簧。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碟形弹簧的内侧,设置有限制碟形弹簧挠度的挡板,如果上述碟形弹簧被压至规定的距离时,上述挡板可阻止其动作。9.一种开关装置,该开关装置包括开合自如的电极、使前述电极断开的脱扣机构、保持上述电极为断开状态的断开状态保持机构、使上述电极闭合的合闸机构,其特征在于以具有回弹部件及使回弹部件产生感应电流的线圈,配置上述两个线圈及回弹部件的机构作为脱扣机构,该机构利用上述线圈同上述回弹部件之间发生的回弹力,使电极断开,在作为断开状态保持机构的同时,也使闭合状态下、上述线圈与上述回弹部件间的距离大于上述电极的容许磨损长度。10.一种开关装置,包括开合自如的电极、使上述电极断开的脱扣机构、使上述电极闭合的合闸机构;其特征在于用下述的机构作为脱扣机构和合闸机构,该机构包括分断用线圈、合闸用线圈、以及在设置上由这两个线圈夹着的,并由两个线圈作用而引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岸田行盛,小山健一,笹尾博之,西宫和彦,山地佑一,丸山稔正,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