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洗消伤员头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0036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核污染伤员洗消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核洗消伤员头部保护装置。它包括与床体一体连接的镂空板和一个四分之一球形的头部保护罩,在镂空板上开有配套的专用镂空孔,头部保护罩的顶点处铰接在专用镂空孔的顶点处,头部保护罩的底部为与脖颈处配套的保护板,保护板上开有弧形沟槽,与弧形沟槽对应的专用镂空孔处设有滑柱,滑柱位于弧形沟槽内。头部保护罩设有输氧连接管。头部保护装置内和镂空板上设有柔软物。头部保护罩与镂空板之间设有锁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头部保护装置,洗消时将头部保护罩罩住伤者头部,能够有效避免在冲洗身体时头部被污染,降低了伤者被二次污染的风险,提高了安全系数。提高了安全系数。提高了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洗消伤员头部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核污染伤员洗消
,特别涉及一种核洗消伤员头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核及核辐射事件包括核事故、放射事故、核恐怖袭击、核武器和放射性武器袭击、军事装备放射性物质泄漏等六类事件,如核战争、核攻击、各种核电站泄漏事故以及核恐怖事件(如恐怖分子攻击核设施或使用小型核武器进行恐怖袭击等),其特点是影响范围广、受伤人群多、伤亡惨重、伤情极其复杂等。灾难发生后,救援人员如何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尽快消除伤员伤口和其他部位放射性污染,减轻辐射对人体的进一步损害,对辐射伤员或非辐射进行早期的医学救治及处理,同时尽可能防止辐射对救援人员或周围群众造成不良影响,成为现场医学救治的核心任务。目前通常方案是将伤员后送、设立多个洗消帐篷、依次单向完成洗消。但存在受场地环境限制救援帐篷很难按要求展开、转运途中伤员易出现伤情加重情况、洗消过程很难有效隔离中可造成救援人员继发损伤等,制约灾难现场医学救治能力提高。
[0003]对核污染伤员的清洗分两种,一种是局部洗消,一种是全身洗消;全身洗消一般针对的是受伤比较严重的伤员,甚至是昏迷伤员,对这种伤员的洗消采用的是卧式单兵洗消装置:在洗消床两侧假装活动围挡,床下增加了污水导流装置,救护人员使用帐篷自带的喷淋系统开展伤员洗消工作,将伤员抬至洗消床上后,立起双侧及前后围挡,形成一个半封闭区域,由救护人员为伤员进行全身洗消,由洗消床两侧的导流水道将污水至污水收集袋内。洗消结束后,放下围挡,将伤员转至清洁担架,进行复检及后送,然后由救护人员清洁洗消床。这种洗消装备可快速完成伤员的洗消工作,并能快速完成设备自洁的要求,同时避免了核污染废水的扩散。但这种装备也有致命缺陷:装备简陋,全称需要救护人员参与,存在救护人员被核污染的风险。为此,申请人专利技术了一种核污染伤员洗消装置,在洗消过程中,需要对伤者的头部进行有效保护,避免二次污染,但目前的洗消床没有这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能有效保护伤者头部不被二次污染的核洗消伤员头部保护装置。
[0005]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核洗消伤员头部保护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与床体一体连接的镂空板和一个四分之一球形的头部保护罩,在镂空板上开有配套的专用镂空孔,所述头部保护罩的顶点处铰接在专用镂空孔的顶点处,所述头部保护罩的底部为与脖颈处配套的保护板,所述保护板上开有弧形沟槽,与弧形沟槽对应的专用镂空孔处设有滑柱,所述滑柱位于弧形沟槽内。
[0007]所述头部保护罩设有输氧连接管。
[0008]所述头部保护装置内和镂空板上设有柔软物。
[0009]所述头部保护罩与镂空板之间设有锁定装置。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技术设置了头部保护装置,洗消时将头部保护罩罩住伤者头部,能够有效避免在冲洗身体时头部被污染,降低了伤者被二次污染的风险,提高了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2去掉头部保护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2中C向的头部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 18镂空板, 21头部保护罩,22专用镂空孔,23保护板,24弧形沟槽,25滑柱,27输氧连接管,28锁定装置,39拱形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附图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该种核洗消伤员头部保护装置,包括镂空板18和头部保护罩21,镂空板18与担架床一体连接,在镂空板18上开有与头部保护罩21配套的专用镂空孔22(如图2、3所示),头部保护罩21的顶点处铰接在专用镂空孔22的顶点处也就是前端,然后在头部保护罩21的底部也就是后端是一个与伤者脖颈配套的保护板23,保护板23上开一个弧形沟槽24,对应的专用镂空孔22的底部有一根滑柱25,滑柱25靠近专用镂空孔22的拐点处。在保护板23上开有拱形口39.
[0019]在头部保护罩21上设有输氧连接管27,用于与整个洗消装置的吸氧系统连接,对应地,在专用镂空孔22也要留出供输氧连接管27旋转的缺口。
[0020]镂空板18和头部保护罩21之间还设有锁定装置28,用于头部保护罩21在起到保护作用时,避免头部保护罩21自动反转从而使其失去保护作用。锁定装置28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锁扣、卡槽与卡口组合、挂钩等。
[0021]在镂空板18上和头部保护罩21内部都包覆有起保护作用的柔软物(图中未画出),比如软橡胶、塑料、薄膜等。
[0022]使用过程如下:伤者仰卧在担架床上后,救援人员扯住头部保护装置上的锁定装置28,将头部保护罩21转上来,通过锁定装置28与床体18锁定在一起,保护好头部,将吸氧系统连接到输氧连接管27上,然后就可以再进行以后的步骤了,洗消完毕,解开锁定装置,翻转头部保护罩21,露出伤者颜面部即可,方便快捷又安全。
[0023]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洗消伤员头部保护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与床体连接的镂空板(18)和一个四分之一球形的头部保护罩(21),在镂空板(18)上开有配套的专用镂空孔(22),所述头部保护罩(21)的顶点处铰接在专用镂空孔(22)的顶点处,所述头部保护罩(21)的底部为与脖颈处配套的保护板(23),所述保护板(23)上开有弧形沟槽(24),与弧形沟槽(24)对应的专用镂空孔(22)处设有滑柱(2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顺利李敏康万军薛源宗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