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内窥镜下分体式可反复闭合重复使用的软组织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002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08
一种用于内窥镜下分体式可反复闭合重复使用的软组织夹,包括夹子组件,和推送系统;所述的夹子组件包括有套筒、拉杆构件和夹子,所述的推送系统包括有挠性组件和操作部。所述的套筒中设有拉杆构件和夹子,拉杆构件和夹子的一端相对配合连接,另一端分别露出于套筒的前、后端部;所述的套筒外周相对设置有弹性卡翼I和弹性卡翼II,弹性卡翼II使套筒后部卡在挠性组件内,弹性卡翼I使套筒前部露在挠性组件外。操作部与拉杆构件尾端接触,通过操作部操作拉杆构件,控制夹子伸缩于套筒。本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实现了夹子组件可以重复闭合功能,夹子组件单次使用,推送系统可重复使用,降低了临床患者使用费用等优点。低了临床患者使用费用等优点。低了临床患者使用费用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内窥镜下分体式可反复闭合重复使用的软组织夹


[0001]本新型属于医用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内窥镜下分体式可反复闭合重复使用的软组织夹。

技术介绍

[0002]以往的如日本特开2002

191609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04

121485号公报而公知的软组织夹存在以下问题。
[0003]以往的软组织夹定位软组织目标区时,夹子组件的套筒的弹性卡翼已与挠性组件前端部的端面卡合,阻止了套筒没入到挠性组件内。夹子已被调整好方向,定位了夹子的爪的位置,使目标区域包笼在爪内。而后一边推压挠性组件的基端部,一边拉回操作部的推拉环,使夹子的弹性爪臂被拉入到套筒的筒道中。此时筒道前端壁会给多个弹性爪臂沿接触点向筒道中心轴方向的力,使弹性爪臂以及爪向软组织区中心夹紧。继续拉回操作部推拉环,此时目标软组织会产生拉扯阻力以及随着弹性爪臂向软组织目标区中心夹合,软组织区也会给予弹性爪臂反作用力且逐渐增大。当伤口较大时,夹合的区域就越大,夹子经常不能夹合住组织而发生弹性爪臂变形现象。
[0004]继续拉回操作部推拉环,此时拉杆受到沿着中心轴双向的拉力作用,因夹子的爪臂基端卡在卡槽处,直接将组织的拉扯力施加在卡槽处,导致偏向力的产生,该力使拉杆前端向卡槽开口反方向弯曲,结果造成拉杆前端顶点抵在套筒筒道内且为套筒弹性卡翼处。拉力继续增加,偏向力随之增大,该偏向力已经使弹性卡翼过度打开,其结构阻止了夹子的弹性爪臂继续拉入到套筒内,夹子的爪不能充分的夹合软组织目标区。
[0005]综上所述以往软组织夹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弊端,夹子一旦闭合就无法重新张开,夹子组件闭合后释放错了还需更换其他器械将其拔出,容易造成闭合部位胃肠道粘膜壁被拉伤甚至造成消化道穿孔的风险,从而造成临床医疗事故的发生。
[0006]然而,临床中使用的可以实现重复开闭的软组织夹全部为单次使用一体式即推送系统和夹子组件在使用前已经预装配到一起,夹子组件和推送系统在使用后一旦闭合完毕组织,推送系统与夹子组件则不能再次装配使用,如申请号为:201220250652.7的带推送器可重复开闭的止血夹。因为此种产品为一次性使用及为了实现重复闭合功能,结构复杂,价格很高,给临床患者使用时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内窥镜下分体式可反复闭合重复使用的软组织夹,以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内窥镜下分体式可反复闭合重复使用的软组织夹,包括夹子组件,和推送系统;所述的夹子组件包括有套筒、拉杆构件和夹子,所述的推送系统包括有挠性组件和操作部;
[0009]所述的套筒中设有拉杆构件和夹子,拉杆构件和夹子的一端相对配合连接,另一
端分别露出于套筒的前、后端部;所述的套筒外周相对设置有弹性卡翼I和弹性卡翼II,弹性卡翼II使套筒后部卡在挠性组件内,弹性卡翼I使套筒前部露在挠性组件外;
[0010]所述的操作部与拉杆构件尾端接触,通过操作部操作拉杆构件,控制夹子伸缩于套筒。
[0011]所述的套筒外径小于挠性组件前端的开口内径,套筒外周的弹性卡翼I和弹性卡翼II能够沿着套筒径向弹性开闭;套筒中间为筒道,拉杆构件设在筒道中,可沿着筒道延伸方向自由移动。
[0012]所述的套筒后端设有直径小于筒道的腰圆形状的阶梯轴孔,筒道与阶梯轴孔之间阶梯面为内端面;弹性卡翼I及弹性卡翼II之间设有最终断裂部;套筒前端设有前端阶梯孔。
[0013]所述的夹子后端嵌在拉杆构件中,夹子前端为弹性爪臂;弹性爪臂外侧设有爪臂凹槽,弹性爪臂伸出的端部设有爪,弹性爪臂后部设有爪臂基端。
[0014]所述的拉杆构件中间为拉杆轴,拉杆轴末端设置有凸包;拉杆构件插入套筒的一端设有有腰圆轴,腰圆轴直径大于拉杆轴直径;拉杆构件另一端设有拉杆基端孔;腰圆轴前端通过断裂部连接有拉杆前端,拉杆前端与腰圆轴之间设有卡槽,夹子后端安装在卡槽中。
[0015]所述的挠性组件包括夹子进出的顶端部,整体的挠性管和后部的基端部。
[0016]所述的操作部一端设有与拉杆构件连接的锥形头,另一端设有基端推拉环。
[0017]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提供了一种可反复夹取的用于内窥镜下夹合消化道内软组织的软组织夹。本专利技术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实现了夹子组件可以重复闭合功能,夹子组件单次使用,推送系统可重复使用,降低了临床患者使用费用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9]图1a

1b是本专利技术拉杆构件的结构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套筒的结构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夹子的结构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夹子组件的组装图。
[0023]图5是本新型夹子组件在夹子组件包装盒内的组装图。
[0024]图6是本新型的推送系统的纵剖视图。
[0025]图7是本新型软组织夹夹子组件与推送系统夹子端的纵剖视图。
[0026]图8是本新型软组织夹夹子组件闭合组织时的剖面示意图。
[0027]图9是本新型软组织夹夹子组件闭合组织后夹子重新张开后的剖面示意图。
[0028]图10是本新型软组织夹夹子组件永久闭合组织后夹子与推送系统分离后的剖面示意图;
[0029]图11a

11d是本新型软组织夹夹子组件套筒及拉杆构件依次断裂后,推送系统将断裂后的套筒及拉杆构件推出挠性组件并从操作部的锥形头拆下的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1]一种用于内窥镜下分体式可反复闭合重复使用的软组织夹,包括夹子组件1,和推送系统2;所述的夹子组件1包括有套筒3、拉杆构件4和夹子5,所述的推送系统2包括有挠性组件6和操作部7。
[0032]套筒3中设有拉杆构件4和夹子5,拉杆构件4和夹子5的一端相对,另一端分别露出于套筒3的前、后端部;所述的操作部7与拉杆构件4尾端接触,通过操作部7操作拉杆构件4,控制夹子5伸缩于套筒3。
[0033]套筒3如图2所示。套筒3外周相对设置有弹性卡翼I3b和弹性卡翼II3c,弹性卡翼II3c使套筒3后部卡在挠性组件6内,弹性卡翼I3b使套筒3前部露在挠性组件6外。套筒3外径小于挠性组件6前端的开口内径,套筒3外周的弹性卡翼I3b和弹性卡翼II3c能够沿着套筒3径向弹性开闭;套筒3中间为筒道3a,拉杆构件4设在筒道3a中,可沿着筒道3a延伸方向自由移动。套筒3后端设有直径小于筒道3a的腰圆形状的阶梯轴孔3d,筒道3a与阶梯轴孔3d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内窥镜下分体式可反复闭合重复使用的软组织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子组件(1),和推送系统(2);所述的夹子组件(1)包括有套筒(3)、拉杆构件(4)和夹子(5),所述的推送系统(2)包括有挠性组件(6)和操作部(7);所述的套筒(3)中设有拉杆构件(4)和夹子(5),拉杆构件(4)和夹子(5)的一端相对配合连接,另一端分别露出于套筒(3)的前、后端部;所述的套筒(3)外周相对设置有弹性卡翼I(3b)和弹性卡翼II(3c),弹性卡翼II(3c)使套筒(3)后部卡在挠性组件(6)内,弹性卡翼I(3b)使套筒(3)前部露在挠性组件(6)外;所述的操作部(7)与拉杆构件(4)尾端接触,通过操作部(7)操作拉杆构件(4),控制夹子(5)伸缩于套筒(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内窥镜下分体式可反复闭合重复使用的软组织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3)外径小于挠性组件(6)前端的开口内径,套筒(3)外周的弹性卡翼I(3b)和弹性卡翼II(3c)能够沿着套筒(3)径向弹性开闭;套筒(3)中间为筒道(3a),拉杆构件(4)设在筒道(3a)中,可沿着筒道(3a)延伸方向自由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内窥镜下分体式可反复闭合重复使用的软组织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3)后端设有直径小于筒道(3a)的腰圆形状的阶梯轴孔(3d),筒道(3a)与阶梯轴孔(3d)之间阶梯面为内端面(3e);弹性卡翼I(3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富忠鲁学恒李洪谊王云琴李姣孙德政冯浩曾祥吉李强郭建东王耀涓杨洋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尚贤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