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RTO废气稀释的混合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0022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RTO废气稀释的混合罐,包括混合罐壳体,所述布风球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孔,所述上连接柱贯穿混合罐壳体的侧壁后固定连接有上齿轮柱;所述废气分布管远离废气进气管的一侧连通设置有多个废气输入管,所述废气分布管的侧壁中心处固定设置有下连接柱;所述上齿轮柱和下齿轮柱上啮合设置有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中内嵌相连设置有齿板和配重板,所述不完全齿轮的有齿部分能够和齿板啮合传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RTO废气稀释的混合罐,混合罐中的空气气流和废气气流能够相互交叉混合,使得废气被稀释得更加均匀,后续处理更加安全,且内置有滤网和排渣管,能够阻拦并排出废气中的固体废渣,更加清洁。更加清洁。更加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RTO废气稀释的混合罐


[0001]本技术涉及混合罐
,具体为一种用于RTO废气稀释的混合罐。

技术介绍

[0002]在VOC废气处理,尤其是蓄热式燃烧时,需要将废气浓度进行稀释,将废气和空气进行充分混合,使得混合稀释后的废气浓度低于爆炸下限,否则在蓄热式燃烧处理时会因为局部过热而发生爆炸,对设备和人员造成存在的安全隐患。
[0003]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包括但不限于:1、现有的废气和空气混合一般是在一个容器中同时通入两种气体,然后通过气体之间的扩散运动进行自由混合,这种气体混合方式存在混合不够充分和均匀、混合速度慢的问题;2、废气和空气混合时,废气中常常会含有少量的固体杂质,若不及时将杂质颗粒进行拦截和过滤的话,对会后续的管道和设备造成堵塞,需要频繁地停机处理,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RTO废气稀释的混合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一种用于RTO废气稀释的混合罐,包括混合罐壳体,所述混合罐壳体的内腔顶部相对固定设置有两组上连接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RTO废气稀释的混合罐,包括混合罐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罐壳体(1)的内腔顶部相对固定设置有两组上连接杆(2),每组的两个所述上连接杆(2)之间均固定设置有上圆弧轨道(3),两个所述上圆弧轨道(3)上活动设置有一体的空气分布管(4),所述空气分布管(4)的顶部连通设置有空气进气管(5),所述空气进气管(5)贯穿混合罐壳体(1)的顶壁,所述空气进气管(5)远离空气进气管(5)的一侧连通设置有多个连接管(7),所述连接管(7)的底部连通设置有布风球(8),所述布风球(8)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孔(9),所述空气分布管(4)的侧壁中心处固定设置有上连接柱(101),所述混合罐壳体(1)的内腔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上轴承(11),所述上连接柱(101)铰接设置在上轴承(11)中,所述上连接柱(101)贯穿混合罐壳体(1)的侧壁后固定连接有上齿轮柱(102);所述混合罐壳体(1)的内腔底部相对固定设置有两组下连接杆(12),每组的两个所述下连接杆(12)之间均固定设置有下圆弧轨道(13),两个所述下圆弧轨道(13)上活动设置有一体的废气分布管(14),所述废气分布管(14)的底部连通设置有废气进气管(15),所述废气进气管(15)贯穿混合罐壳体(1)的底壁,所述废气分布管(14)远离废气进气管(15)的一侧连通设置有多个废气输入管(17),所述废气分布管(14)的侧壁中心处固定设置有下连接柱(181),所述混合罐壳体(1)的内腔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下轴承(19),所述下连接柱(181)铰接设置在下轴承(19)中,所述下连接柱(181)贯穿混合罐壳体(1)的侧壁后固定连接有下齿轮柱(182);所述上齿轮柱(102)和下齿轮柱(182)上啮合设置有传动链条(20),所述传动链条(20)中内嵌相连设置有齿板(211)和配重板(212),所述混合罐壳体(1)靠近传动链条(20)一侧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逊张竞宜刘迎杨春贤张其超柴维军顾悦刘芳芳周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睿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