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感应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9931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磁感应开关,包括一其上浮贴有上、下导电膜的基板、多个电磁感应按键开关及电路控制单元等,使基板配合特殊电磁感应按键开关的结构及电路控制单元,其由模拟多路转换器、信号放大装置、信号触发装置、信号锁定/清除装置、中央处理单元、工作中断点控制装置等组成,以取得按键字符位置,并利用载入中央处理单元的程序,使其实现快速、无漏字、无错字、具有线性化及无声响的功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感应开关,其上浮贴有上、下导电膜的基板配合特殊电磁感应按键开关的结构及电路控制单元,以取得按键字符位置,并通过载入中央处理单元的程序,提供一可快速、无漏字、无错字、具有线性化及无声响的电磁感应开关。最早的机械开关形成ON-OFF方式,进而有真实N键(TRUE-N-KEY),即全按全出方式。对于按键的电位矩阵,也改为短路N键(Short Nkey),对于输字键不可漏掉“字”(包括字符数等),且快速输入时不可“有错字”出现,而感受键盘的按键是线性、无折断点、无声为好;现有键盘有折断点,有声、非线性都不是所谓好键盘,对于键盘扫描矩阵另附加二极管的矩阵电路是改良的真实N键,经由单晶片IC再经ON-OFF调整电路,及锁住控制等可使按键形成错误少的特点,但每一开关加一个二极管于矩阵电路,例如有108个键则需加108个二极管,为此,相对成本不仅增加,且不易制成导电膜元件粘着于基板(PCB)或塑胶膜键盘上,现有技术只有电容式方式,即有上导电层、接触层及下导电层三层膜板,其制程成本高且寿命短;易潮湿、稳定度差;所使用的IC多,故因功能不好或成本高等原因不用此种方式。第二种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感应式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键盘矩阵扫描装置,其上设有多组电磁感应按键开关,各电磁感应按键开关上分别有一磁柱,电磁感应按键开关下方的相对位置上,设有一上、下浮贴导电膜的基板,基板上对应于磁柱的相对位置上分别设有透孔,以使电磁感应按键开关被按压时,磁柱恰可穿过透孔,而使下导电膜感应出电流; 一解码器,连接于上导电膜的扫描线,扫描线有电流变化时,其外部空间会产生磁效应,并由电磁感应按键开关的磁柱切割磁力线,形成电磁铁,而由下导电膜的回归线感应出电流; 一电流及电压控制电路,连接于基板的上、下导电膜,以增加探测感应电流的灵敏度; 一中央处理单元,连接于解码器的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感应式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键盘矩阵扫描装置,其上设有多组电磁感应按键开关,各电磁感应按键开关上分别有一磁柱,电磁感应按键开关下方的相对位置上,设有一上、下浮贴导电膜的基板,基板上对应于磁柱的相对位置上分别设有透孔,以使电磁感应按键开关被按压时,磁柱恰可穿过透孔,而使下导电膜感应出电流;一解码器,连接于上导电膜的扫描线,扫描线有电流变化时,其外部空间会产生磁效应,并由电磁感应按键开关的磁柱切割磁力线,形成电磁铁,而由下导电膜的回归线感应出电流;一电流及电压控制电路,连接于基板的上、下导电膜,以增加探测感应电流的灵敏度;一中央处理单元,连接于解码器的输入端,中央处理单元分别与输入/输出连接部、振荡器及指示显示部连接;一模拟多路转换器,连接于下导电膜的回归线,且模拟多路转换器连接于中央处理单元,所述模拟多路转换器接受中央处理单元的控制信号,以使经由电磁感应按键开关感应的电流信号,可作多路选择;一信号放大装置,连接于模拟多路转换器的输出端,所述信号放大装置将经由模拟多路转换器输出选择的信号予以放大,以增强信号强度;一信号触发装置,连接于信号放大装置的输出端,所述信号触发装置接受信号放大装置输出的信号,并定出上下限基准电位的准确度,予以判定为高基准电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文
申请(专利权)人:旭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