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克氏针导航功能的骨折复位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9841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提供了一种带有克氏针导航功能的骨折复位固定装置,具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角度调节板、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伸缩杆、克氏针导航套筒,第一固定带将第一支撑板固定在上臂上,第二固定带将第二支撑板固定在前臂上,第一支撑板上有角度调节槽,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铰接在一起,角度调节板一端铰接在第二支撑板的下表面上,另一端插入角度调节槽,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角度固定部分。克氏针导航套筒转动连接在伸缩杆上,能使克氏针精准置入肱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在术中保持患者骨折复位之后的效果,避免术者X线暴露,无需助手就能完成手术,避免给术者和患者带来额外损伤。额外损伤。额外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克氏针导航功能的骨折复位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克氏针导航功能的骨折复位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内外髁之上2cm以内发生的骨折,由于肱骨髁上部位是肱骨的薄弱点,因此肱骨髁上骨折约占肘部骨折的70%左右,且好发于5

12岁的儿童。
[0003]对于儿童的肱骨髁上骨折目前临床上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方式。目前手术治疗的主要操作方法是:术者握持患者前臂屈肘关节位牵引,助手在术者对面握持患者上臂进行对抗牵引,纠正骨折短缩畸形后,根据骨折移位情况予以反向推挤复位骨折,复位完成后采用克氏针内固定。但目前临床手术中复位完成后,需助手扶持复位后的患者手臂,保持复位效果直至克氏针成功置入,这种手扶的保持方式不稳定,需术者维持复位下进行术中透视,且打入克氏针时不宜操作,无法保证克氏针置于肱骨内的预定位置,甚至可能需要反复打入,需在助手辅助下完成克氏针置入。而反复打入克氏针一方面容易造成骨骺损伤影响骨骼发育,另一方面容易造成尺神经损伤而引起肢体失能等问题,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克氏针导航功能的骨折复位固定装置,用于固定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后的患者的手臂,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上表面开设有角度调节槽,下表面与所述患者的上臂接触;第二支撑板,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铰接在一起,上表面与所述患者的前臂接触;角度调节板,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表面上,另一端插入所述角度调节槽,所述角度调节板用于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固定夹角;第一固定带,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用于将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在所述患者的上臂上;第二固定带,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用于将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在所述患者的前臂上;伸缩杆,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克氏针导航套筒,转动连接在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克氏针导航功能的骨折复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伸缩杆能够伸缩,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侧边处,所述侧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上臂的延伸方向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笛朱磊李永川欧阳跃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征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