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杜娟专利>正文

一种手部烧伤护理用消毒上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9826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部烧伤护理用消毒上药装置,包括上药机构,以及设置于上药机构上的固定机构;上药机构包括上药组件和海绵组件,上药组件通过固定机构连接海绵组件,上药组件包括筒体和连接块,筒体的侧面上开设有卡槽,连接块的侧面上开设有固定槽;海绵组件设于连接块上;固定机构包括设于连接块上的控制组件和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卡块和伸缩杆,卡块通过伸缩杆设于升降槽的底壁上;控制组件包括从动杆、传动齿轮和驱动杆,从动杆一端设于卡块上;驱动杆一端穿设于连接块的侧面上;传动齿轮设于从动杆和驱动杆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对大面积伤口进行消毒,以便频繁更换海绵组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生的工作负担,便于医生的使用。医生的使用。医生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部烧伤护理用消毒上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
,具体为一种手部烧伤护理用消毒上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护工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打工者走进了护工这个行业,在医院、社区或家庭,很多病人接受了护工提供的服务。
[0003]烧伤早期处理包括院前急救(现场急救和转运)和入院后的初期处理。一般情况下正确的早期处理,可以减轻烧伤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是烧伤患者后续治疗的基础,与烧伤患者治疗转归有着密切的关系,烧伤前急救包括现场急救和转运,现场急救是烧伤救治最早的一个环节,处理不当常导致烧伤加重或贻误抢救时机,给入院后的救治带来诸多不便,烧伤作用范围广则烧伤面积大,持续时间长则烧伤程度深,现场急救的基本要求是迅速终止热源致伤和应急处理,针对不同烧伤原因,采取相应急救措施。

首先检查可危及伤员生命的一些情况,如大出血、窒息、开放性气胸、中毒等,应迅速进行处理与抢救,不论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将病人撤离现场待复苏后进行后送,或转送就近医疗单位进行处理。

脱离现场。

判断伤情,估计面积和深度,判断伤情,注意有无吸入性损伤、复合伤或中毒。

镇静止痛。

保持呼吸道通畅。

创面处理。

复合伤的处理。

补液治疗。

应用抗生素。转运原则上就地治疗为主,就地治疗必要性:危重烧伤病人休克发生率高,发生时间早,在转送危重烧伤病人的问题上,烧伤专业者达成基本共识,强调就地治疗,若无救治经验,也需先抗休克后转院。
[0004]目前,在医生的护理过程中,医生需要先对患者的伤口处用纱布吸附体液,之后再利用蘸有药水的棉花进行涂抹,在个过程中需要医生使用多种工具进行配合,也有一些因为患者的伤口不一,特别是针对大面积伤口,需要频繁更换消毒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生的工作负担,造成医生使用时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手部烧伤护理用消毒上药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特别是针对大面积伤口,需要频繁更换消毒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生的工作负担,造成医生使用不便的缺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部烧伤护理用消毒上药装置,包括上药机构,以及设置于上药机构上的固定机构;
[0007]所述上药机构包括上药组件和海绵组件,所述上药组件通过所述固定机构连接所述海绵组件,所述上药组件包括筒体和连接块,所述筒体的侧面上开设有卡槽,所述连接块的侧面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底壁上开设有进液孔;所述固定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升降槽;所述海绵组件设于所述连接块上;
[0008]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于连接块上的控制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卡块
和伸缩杆,所述卡块通过所述伸缩杆设于所述升降槽的底壁上,且所述伸缩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从动杆、传动齿轮和驱动杆,所述从动杆一端设于卡块上,另一端穿设于升降槽的底壁上,且从动杆上设有第一齿条;所述驱动杆一端穿设于连接块的侧面上,并临近所述从动杆,且所述驱动杆上设有第二齿条;所述传动齿轮设于所述从动杆和所述驱动杆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啮合。
[0009]优选的,所述筒体内开设有储存药液的储液腔。
[0010]优选的,所述上药组件还包括推拉杆和密封块,所述推拉杆一端穿设于所述储液腔内,并连接所述密封块;所述密封块远离所述推拉杆的面上设有密封头。
[0011]优选的,所述密封块的侧面上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储液腔的腔壁相贴合。
[0012]优选的,所述海绵组件包括第一海绵、隔板和第二海绵,所述第二海绵设于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固定槽的面上,且所述第二海绵上包裹所述隔板;所述隔板上包裹所述第二海绵。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部烧伤护理用消毒上药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中筒体的侧面上开设有卡槽,而连接块上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与筒体一端相匹配,固定槽侧壁上开设有升降槽,升降槽内设有卡块,卡块通过伸缩杆设于升降槽的底壁上,且伸缩杆上设于复位弹簧,通过复位弹簧便于使卡块位于升降槽的外部,以便于卡住卡槽,便于将连接块固定于筒体上,卡块上设有的从动杆一端穿设于升降槽底壁上,且从动杆上设有第一齿条,连接块侧面上穿设有驱动杆,驱动杆上设有第二齿条,且连接块上设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便于通过控制驱动杆带动卡块向升降槽内移动,以便于将连接块上设有的海绵组件安装于筒体上和在筒体上将海绵组件拆卸下,便于对大面积伤口进行消毒,以便频繁更换海绵组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生的工作负担,便于医生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手部烧伤护理用消毒上药装置简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密封块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A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筒体;2、推拉杆;3、密封块;4、密封头;5、储液腔;6、出液管;7、连接块;8、进液孔;9、第一海绵;10、隔板;11、第二海绵;12、密封槽;13、密封圈;14、固定槽;15、升降槽;16、伸缩杆;17、从动杆;18、传动齿轮;19、驱动杆;20、卡块;21、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
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手部烧伤护理用消毒上药装置技术方案:一种手部烧伤护理用消毒上药装置,包括上药机构,以及设置于上药机构上的固定机构。
[0022]上药机构包括上药组件和海绵组件,上药组件通过固定机构连接海绵组件,上药组件包括筒体1和连接块7,筒体1的侧面上开设有卡槽21,连接块7的侧面上开设有固定槽14,固定槽14与筒体1一端相匹配,便于筒体1插设于固定槽14内,固定槽14的底壁上开设有进液孔8;固定槽14的侧壁上开设有升降槽15;海绵组件设于连接块7上;
[0023]固定机构包括设于连接块7上的控制组件和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卡块20和伸缩杆16,卡块20通过伸缩杆16设于升降槽15的底壁上,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部烧伤护理用消毒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药机构,以及设置于上药机构上的固定机构;所述上药机构包括上药组件和海绵组件,所述上药组件通过所述固定机构连接所述海绵组件,所述上药组件包括筒体(1)和连接块(7),所述筒体(1)的侧面上开设有卡槽(21),所述连接块(7)的侧面上开设有固定槽(14),所述固定槽(14)的底壁上开设有进液孔(8);所述固定槽(14)的侧壁上开设有升降槽(15);所述海绵组件设于所述连接块(7)上;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于连接块(7)上的控制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卡块(20)和伸缩杆(16),所述卡块(20)通过所述伸缩杆(16)设于所述升降槽(15)的底壁上,且所述伸缩杆(16)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从动杆(17)、传动齿轮(18)和驱动杆(19),所述从动杆(17)一端设于卡块(20)上,另一端穿设于升降槽(15)的底壁上,且从动杆(17)上设有第一齿条;所述驱动杆(19)一端穿设于连接块(7)的侧面上,并临近所述从动杆(17),且所述驱动杆(19)上设有第二齿条;所述传动齿轮(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杜娟
申请(专利权)人:肖杜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