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全喉切除者恢复发声的助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9788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辅助全喉切除者恢复发声的助讲器,包括外壳主体,外壳主体的一端安装有后盖,外壳主体的另一端安装有前盖,外壳主体呈中空结构,外壳主体的表面圆周上依次设置有按钮模组开口和USB开口,外壳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内胆主体,内胆主体的两端均加工有外螺纹,内胆主体的圆周表面设置有凹槽,内胆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放置室,放置室的内部设置有电池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辅助全喉切除者恢复发声的助讲器,该助讲器可以有效解决助讲器的发音不够清晰、噪音大的问题。当全喉切除患者手、口、舌头都没有障碍就可以通过助讲器恢复语言功能;该助讲器采用电路集成嵌入式软件,可精准选择所需的音频和音量,产品一致性强。产品一致性强。产品一致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全喉切除者恢复发声的助讲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辅助全喉切除者恢复发声的助讲器。

技术介绍

[0002]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仅次于肺癌的呼吸道第二大高发癌,近10年来喉癌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人体发音活动由四部分发音器官协调工作而完成的,即发声器官的喉头声带,动力器官的肺部和气管、共鸣器官的鼻、咽和喉,吐字器官的口腔、舌、唇、腭和齿等。喉癌全喉切除患者切除了喉头声带,就失去了发声器官。助讲器可代替喉头声带发出“基音”,然后由颈部传音点导入咽腔,再由吐字器官形成语言,喉切除术治疗喉癌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但全喉切除术造成患者失语。语言是人类进行沟通表达的方式和工具,不能说话将给患者带来极大不便及生存质量的下降。为了帮助这些全喉切除患者重新说话,出现了不少的人工发音辅助装置,早期的电磁式助话器、说话簧笛管,电子式助话器、人工喉等。但市场上的辅助发音装置普遍存在发声不清晰,噪音大,容易出故障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助讲器就是提供一种发音清晰、噪音小,可以调节音频,调节音量的助讲器。
[0003]现有的助讲器采用传统模拟电路,电路结构复杂,故障率高;消耗功率大,转换效率低,发热量大,产品寿命短;很难获取精准的发声音频和发声音量;发声不清晰,噪音大,故现有的助讲器无法满足现代的需要,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辅助全喉切除者恢复发声的助讲器。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一种辅助全喉切除者恢复发声的助讲器,包括外壳主体,所述外壳主体的一端安装有后盖,所述外壳主体的另一端安装有前盖,所述外壳主体呈中空结构,所述外壳主体的表面圆周上依次设置有按钮模组开口和USB开口,所述外壳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内胆主体,所述内胆主体的两端均加工有外螺纹,所述内胆主体的圆周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内胆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放置室,所述放置室的内部设置有电池仓,所述内胆主体靠近前盖的一端设置有发音装置,所述内胆主体上安装有侧盖。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盖的内壁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控制模块,所述侧盖的圆周上依次设置有按钮模块和充电端,所述按钮模组开口与按钮模块的形状相适配,所述侧盖的圆周两边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梯形侧围,所述梯形侧围与凹槽的形状相适配。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后盖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前盖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胆主体和前盖通过螺纹旋合固定连接,所述内胆主体和后盖通过螺纹旋合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发音装置包括发声膜、音圈和磁铁。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池仓包括外包装、电池和引线端。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本技术是一种辅助全喉切除者恢复发声的助讲器,可以有效解决助讲器的发音不够清晰、噪音大的问题。当全喉切除患者手、口、舌头都没有障碍就可以通过助讲器恢复语言功能;该助讲器采用电路集成嵌入式软件,可精准选择所需的音频和音量,产品一致性强;该助讲器可以调节音量,适应各种场所;该助讲器可以调节音频,可根据患者语速来选择合适音频。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拆分图;
[0016]图中:1、外壳主体;11、按钮模组开口;12、USB开口;2、内胆主体;21、凹槽;22、放置室;3、后盖;4、前盖;5、发音装置;6、电池仓;7、侧盖;71、按钮模块;72、充电端;73、梯形侧围。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8]实施例1
[0019]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辅助全喉切除者恢复发声的助讲器,包括外壳主体1,外壳主体1的一端安装有后盖3,外壳主体1的另一端安装有前盖4,外壳主体1呈中空结构,外壳主体1的表面圆周上依次设置有按钮模组开口11和USB开口12,外壳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内胆主体2,内胆主体2的两端均加工有外螺纹,内胆主体2的圆周表面设置有凹槽21,内胆主体2的内部设置有放置室22,放置室22的内部设置有电池仓6,内胆主体2靠近前盖4的一端设置有发音装置5,内胆主体2上安装有侧盖7。
[0020]进一步的,侧盖7的内壁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控制模块,侧盖7的圆周上依次设置有按钮模块71和充电端72,按钮模组开口11与按钮模块71的形状相适配,侧盖7的圆周两边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梯形侧围73,梯形侧围73与凹槽21的形状相适配,该助讲器的安装方式简单,且部件之间的配合紧密,有效提高了该助讲器使用过程的效果。
[0021]后盖3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前盖4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内胆主体2和前盖4通过螺纹旋合固定连接,内胆主体2和后盖3通过螺纹旋合固定连接,1和4安装间隙较小,防止该助讲器的噪音过大,该助讲器的安装、拆卸过程简单,实用价值高。
[0022]发音装置5包括发声膜、音圈和磁铁,发音装置5用于发出声音。
[0023]电池仓6包括外包装、电池和引线端,电池仓6为该助讲器提供电力。
[0024]具体的,该助讲器的部件固定关系:后盖3和前盖4均与内胆主体2通过螺纹旋合固定连接,外壳主体1套接在内胆主体2的外部,外壳主体1、后盖3、前盖4的圆周外表面处于同
一平面,保证了该助讲器的产品美观性,内胆主体2靠近前盖4的一端内部形成空腔,空腔用于放置发音装置5,并完成发音装置5的固定,内胆主体2内部的放置室22长度、大小与电池仓6相适配,最终发音装置5和电池仓6均与内胆主体2完成限位固定,再旋合后盖3和前盖4,使得该助讲器的体积更小,利于携带和使用;该助讲器的电控组成:发音装置5、按钮模块71均与侧盖7内部的第一控制模块和电性连接,按钮模块71作为信号输入,可精准选择所需的音频和音量,适应各种场所,可根据患者语速来选择合适音频,根据按钮模块71的信号输入,第一控制模块再通过预定程序控制发音装置5进行发声,使用过程简单,帮助全喉切除患者恢复语言功能;该助讲器的具体使用过程:病人需将该助讲器放在喉头,该助讲器可代替全喉切除患者的喉头声带发出“基音”,然后由颈部传音点导入咽腔,再由吐字器官形成语言。
[0025]该助讲器可以有效解决助讲器的发音不够清晰、噪音大的问题。当全喉切除患者手、口、舌头都没有障碍就可以通过助讲器恢复语言功能;该助讲器采用电路集成嵌入式软件,可精准选择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全喉切除者恢复发声的助讲器,包括外壳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主体(1)的一端安装有后盖(3),所述外壳主体(1)的另一端安装有前盖(4),所述外壳主体(1)呈中空结构,所述外壳主体(1)的表面圆周上依次设置有按钮模组开口(11)和USB开口(12),所述外壳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内胆主体(2),所述内胆主体(2)的两端均加工有外螺纹,所述内胆主体(2)的圆周表面设置有凹槽(21),所述内胆主体(2)的内部设置有放置室(22),所述放置室(22)的内部设置有电池仓(6),所述内胆主体(2)靠近前盖(4)的一端设置有发音装置(5),所述内胆主体(2)上安装有侧盖(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全喉切除者恢复发声的助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7)的内壁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控制模块,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新言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