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介入治疗科变径式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介入治疗科变径式导管。
技术介绍
[0002]介入放射学又称介入治疗学,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合了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学科。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T、超声核磁共振等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
[0003]目前常见的介入导管还存在实用功能不完善,通常为一根连接有球囊的圆管,因管体前端相对平直,在穿入人体病变部位时,其受到的阻力相对较大,导致介入导管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穿入不顺畅的问题且连接球囊的圆管多为空心,在进入时可能会出现流入血液等问题,给圆管的进入也会带来一定阻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入治疗科变径式导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介入治疗科变径式导管,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设置有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入治疗科变径式导管,包括伸缩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5)的外表面设置有缓冲柱(4),所述缓冲柱(4)底部通过固定连接有弹簧(10),所述伸缩杆(5)的底端设置有伸缩仓(12),所述伸缩仓(12)的一侧上端设置有传送带(16),所述传送带(16)通过转动连接设置有传动杆(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治疗科变径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柱(4)设置在导管前端(1)的上端外表面,所述导管前端(1)的上端贯穿有气囊孔(3),所述导管前端(1)的上表面周围设置有密封槽(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介入治疗科变径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柱(4)的内部贯穿设置有伸缩杆(5),所述伸缩杆(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管前帽(6),所述导管前帽(6)的下端地面固定连接有密封板(7),所述密封板(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