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阿替特酶配置的配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9391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阿替特酶配置的配药装置,包括两个可拆卸连接的插管,插管其中一端为尖端,另一端为装配端,插管的尖端用于插入装有药粉的瓶子或者装有注射用水的瓶子内;两插管的装配端相套装,即其中一插管的装配端插在另一插管的装配端内;且插管的装配端还用于与未插针头的注射器头部装配;该配药装置具有准确快速安全配药的特点。有准确快速安全配药的特点。有准确快速安全配药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阿替特酶配置的配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阿替特酶配置的配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阿替特酶是一种血栓溶解药,主要成分是糖蛋白,含526个氨基酸。临床上该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深静脉血栓及其他血管疾病,因此往往是在紧急情况下使用阿替特酶,需快速将药物注射进入病人体内;但在日常药物储存中,阿替特酶分成药粉和注射用水分别放置在两个瓶子内,需要使用时再通过配药装置将药粉混入注射用水中,混合制成药剂,配药装置为两头都为尖端的穿刺针,目前采用的混合方式如下所述:
[0003]首先将穿刺针从上至下插入注射用水瓶上方,同时需要保持注射用水瓶直立;下一步将装有药粉的瓶子插入穿刺针的另一端,旋转连接后的两瓶子,使得装有注射用水的瓶子倒置在装有药粉瓶的上方,使得注射用水通过穿刺针落入下方的装有药粉瓶内,混合制成药剂;下一步将穿刺针从装有药剂的瓶子上方移除,在注射器的头部装上针头,将针头刺入装有药剂的瓶子,抽取瓶子内的药剂;最后将装有药剂的注射器注入连接病人的延长管或者头皮针头内,完成给药。
[0004]由于穿刺针的管径大于注射器上安装的针头的直径,因此当穿刺针从装有药剂的瓶子上方移除后,瓶子的顶部会留有穿刺针插过的孔洞,当注射器抽取瓶内的药剂,则药剂容易从该留存的孔洞中流出,造成浪费和污染。
[0005]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出一种用于阿替特酶配置的配药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阿替特酶配置的配药装置,该配药装置具有准确快速安全配药的特点;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用于阿替特酶配置的配药装置,包括两个可拆卸连接的插管,插管其中一端为尖端,另一端为装配端,插管的尖端用于插入装有药粉的瓶子或者装有注射用水的瓶子内;两插管的装配端相套装,即其中一插管的装配端插在另一插管的装配端内;且插管的装配端还用于与未插针头的注射器头部装配。
[0008]进一步,插管装配端的内径由里向外逐渐增大;通过上述设计使得注射器与插管连接更为紧密。
[0009]进一步,插管的外壁上设置有手持部,手持部用于手部捏持同时还起到限位作用。
[0010]进一步,插管的尖端外套设有保护套。
[0011]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配药装置由两个可拆卸连接的插管连接组成,当配药装置完成药粉瓶和注射用水瓶之间的连接后,将药粉混入注射用水中制得药剂,在使用时,只需将两插管分离,将未安装针头的注射器头部与连接在药剂瓶上的插管的装配端连接,即可抽取瓶内的药剂,最后
注射器头部与连接病人的延长管或者头皮针头连接,将药剂推入延长管或者头皮针头内,完成注药步骤。因此在注射器头部没有装配针头的情况下,注射器仍旧能够抽取药剂瓶内的药剂;由于无需从药剂瓶上拔除插管,只要直接通过插管即可抽取内部药剂,且注射器与插管连接紧密,因此在抽取过程中,不会出现药剂泄漏的情况;同时由于整个配药过程中无针头使用,提高了配药过程的安全性,降低了锐器刺伤的风险,同时也省去了注射器装配针头,拆卸针头的过程,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配药速度,为抢救病人赢得了宝贵时间。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阿替特酶配置的配药装置实施例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配药装置与装有药粉的瓶子、装有注射用的瓶子连接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2中一种配药装置与装有药粉的瓶子、装有注射用的瓶子连接的实施例的翻转后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注射器与配药装置连接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7]其中:1.插管;2.尖端;3.装配端;4.药粉;5.注射用水;6.药剂;7.注射器;8.手持部;9.保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阿替特酶配置的配药装置,包括两个插管1,两插管1端部相套接;插管1其中一端为尖端2,尖端2处装套有一保护套9,另一端为装配端3,其中插管1的尖端2用于插入装有药粉4的瓶子或者装有注射用水5的瓶子内;其中一插管1的装配端3与另一插管1的装配端3相套装,即其中一插管1的装配端3插在另一插管1的装配端3内,完成配药装置的连接;同时注射器7的头部不用装配针头就可以通过插管1的装配端3从瓶子内抽取混合完毕的药剂6。其中插管1装配端3的内径由里向外逐渐增大,装配端3口处的内径大于插管1内部的内径。
[0020]如图1所示,上述插管1的外壁上设置有手持部8,使用时,医护人员手捏手持部8,将两插管1组装或者拆卸;同时手持部8还起到限位作用,当两插管1装配连接时,两插管1上的手持部8相接触贴合,即完成两插管1过的装配连接,避免两插管1连接不到位或者连接过位的情况发生,实现快速、准确连接装配。
[0021]一种用于阿替特酶配置的配药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所述:
[0022]如图2所示,首先将两插管1的装配端3相互套装形成完整的配药装置,该套装过程已经在生产药物的过程中完成,使用时,去掉保护套9将配药装置的其中一尖端2插入装有注射用水5的瓶子内,同时需要保持装有注射用水5的瓶子竖直;将装有药粉4的瓶子插入配药装置的另一尖端2上;如图3所示,将完成连接的两瓶子翻转,使得装有注射用水5的瓶子位于装有药粉4的瓶子的上方,注射用水5通过配药装置流入装有药粉4的瓶子内,完成两者的混合,配成药剂6;如图4所示,当药粉4从瓶子内流尽,将插在该空瓶上的插管1与另一插管1分离,注射器7的头部与插在装有药剂6瓶上的插管1的装配端3配合,抽取内部药剂6;最
后将注射器7内的药剂6通过延长管或者头皮针头输入病人体内。
[0023]由于有插管1的设置,因此抽取药剂6的注射器7的头部无需装配针头,注射器7的头部直接与插管1连接,抽取瓶内药剂6即可;由于整个配药过程中无针头使用,提高了配药过程的安全性,降低了锐器刺伤的风险,同时也省去了注射器7装配针头,拆卸针头的过程,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配药速度,为抢救病人赢得了宝贵时间。
[0024]以上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构思前提下所做出若干其他简单替换和改动,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阿替特酶配置的配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可拆卸连接的插管,插管其中一端为尖端,另一端为装配端,插管的尖端用于插入装有药粉的瓶子或者装有注射用水的瓶子;两插管的连接通过装配端相套装实现,即其中一插管的装配端插在另一插管的装配端内;且插管的装配端还用于与未插针头的注射器头部装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秋美陈秀芳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