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陶瓷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9218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55
一种工业陶瓷换热器,包括壳体、一对端板和多根陶瓷换热板管,端板设有通孔,陶瓷换热板管位于一对端板之间,且陶瓷换热板管的两端支撑于通孔内;所述通孔位于端板外侧的一端设有沉台,在沉台与陶瓷换热板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内填充有密封材料;所述工业陶瓷换热器还包括压板,压板通过螺钉与端板连接,在轴向上压紧密封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适用于高于1200℃的换热工况,突破了金属换热器对使用温度的限制;2、陶瓷换热板管具有多个低温介质流通通道,提高了换热效率和强度;3、陶瓷换热板管的两端处于自由状态,使陶瓷换热板管在高温工况下,能够沿轴向、径向自由膨胀,防止陶瓷换热板管因膨胀受限而碎裂。瓷换热板管因膨胀受限而碎裂。瓷换热板管因膨胀受限而碎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陶瓷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炼油、化工等余热回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工业陶瓷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生产中,高温工业炉排放的烟气温度一般为900~1300℃,其所含能量占燃料总能量的45%以上,如何有效地回收这部分高位能源,是当今工业炉节能研究的重要课题。常见的回收方式是使用换热器对热量进行回收利用,但是传统金属换热器的使用温度有限,一般不锈钢换热器的使用温度不得高于800℃,高镍铬耐热钢换热器也只能承受1050℃的温度,况且造价昂贵。
[0003]陶瓷换热器能够承受1000℃以上的高温,而且还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缺点是由陶瓷制成的换热板管,其脆性大、不耐冲击和局部挤压。现有的陶瓷换热器,其陶瓷换热板管的两端密封连接在一对端板之上。在常温环境下,陶瓷换热板管的膨胀量、伸缩量很小,可以忽略,但是在高温环境下,其膨胀量、伸缩量是不能忽视的。如果此时还采用常规的密封连接的方式,则会造成换热板管的碎裂。
[0004]因此,开发一种能够解决或者部分解决上述问题的陶瓷换热器,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高温的工业陶瓷换热器,通过新的密封连接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6]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7]技术方案1:一种工业陶瓷换热器,包括壳体、一对端板和多根陶瓷换热板管,端板设有通孔,陶瓷换热板管位于一对端板之间,且陶瓷换热板管的两端支撑于通孔内;所述通孔位于端板外侧的一端设有沉台,在沉台与陶瓷换热板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内填充有密封材料;所述工业陶瓷换热器还包括压板,压板通过螺钉与端板连接,在轴向上压紧密封材料。
[0008]采用上述密封连接的方式,陶瓷换热板管在受热时能够在轴向上自由膨胀,避免陶瓷换热板管因轴向膨胀受限而碎裂。
[0009]技术方案2:在基于技术方案1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端板的外板面设有多个未贯通的螺纹孔;所述压板设有与多个螺纹孔相对应的螺钉孔,还设有与多根陶瓷换热板管相对应的过孔,过孔与陶瓷换热板管之间保留有第一环形间隙。
[0010]采用未贯通的螺纹孔,能够防止内部的换热介质从螺纹缝隙处溢出;第一环形间隙的存在,预留了陶瓷换热板管在受热时的径向膨胀量,避免陶瓷换热板管因径向膨胀受限而碎裂。
[0011]技术方案3:在基于技术方案2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压板由若干压条拼接而成,每一片压条都至少具有两个螺钉孔。
[0012]采用压条拼接的方式,能够避免压板因加工累积误差或安装误差而产生的错位,
使第一环形间隙均匀。另一方面,各压条能够单独拆装,便于密封材料的更换。
[0013]技术方案4:在基于技术方案2或技术方案3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在端板的内侧安装有隔热板,隔热板设有与多根陶瓷换热板管相对应的贯通孔。
[0014]隔热板不但能够有效降低高温气体介质的热能消耗,而且能够降低端板材料的最高耐热温度,节约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
[0015]技术方案5:在基于技术方案4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在通孔、贯通孔内设置有套管,套管与陶瓷换热板管之间保留有第二环形间隙。
[0016]套管将通孔、贯通孔与陶瓷换热板管隔开,并保留有第二环形间隙,对陶瓷换热板管进行了保护,防止陶瓷换热板管因径向膨胀受限或因碰撞而碎裂。
[0017]技术方案6:在基于技术方案5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在套管的内侧端、贯通孔与陶瓷换热板管之间,填充有塑性耐火隔热材料。
[0018]塑性耐火隔热材料能够在不妨碍陶瓷换热板管径向膨胀的前提下,使整体的密封性得到加强,同时避免套管直接接触高温换热气体,减轻套管因热膨胀对密封结构所造成的影响。
[0019]技术方案7:在另一个基于技术方案4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隔热板由耐火隔热材料制成。
[0020]当密封材料处于高温介质环境下时,密封材料为碳纤维、或石墨盘根;当密封材料处于低温介质环境下时,密封材料为氟橡胶、或硅胶。
[0021]技术方案8:在另一个基于技术方案1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陶瓷换热板管由耐高温碳化硅一体烧结成型,在管内至少设有三个低温介质流通通道。
[0022]低温介质流通通道能够在保证换热面积的前提下,提高了换热板管的强度。
[0023]技术方案9:在基于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8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陶瓷换热板管横截面的长宽比大于5。
[0024]该长宽比能够增大陶瓷换热板管的换热效率。
[0025]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
技术介绍
,具有以下优点:
[0026]1、本技术适用于高温介质温度高于1200℃的换热工况,突破了金属换热器对使用温度的限制。
[0027]2、陶瓷换热板管具有至少三个独立的低温介质流通通道,在保证换热面积的前提下,提高了陶瓷换热板管的换热效率和强度。
[0028]3、陶瓷换热板管的两端处于自由状态,以及第一环形间隙和第二环形间隙的存在,使陶瓷换热板管在高温工况下,能够沿轴向、径向自由膨胀,防止陶瓷换热板管因膨胀而碎裂。
附图说明
[0029]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30]图1是本技术在实施例1中的示意图;
[0031]图2是陶瓷换热板管的示意图;
[0032]图3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3]图4是本技术在实施例2中的示意图;
[0034]图5是中间压条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6是两端压条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7是本技术在实施例3中的爆炸示意图;
[0037]图8是图7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8]图中,1、壳体;2、端板;3、陶瓷换热板管;4、压板;5、螺钉;6、密封材料;7、第一环形间隙;8、中间压条;81、两端压条;9、隔热板;10、套管;11、第二环形间隙;12、塑性耐火隔热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技术,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前面”、“顶部”、“底部”、“左右”、“上下”等仅用于相对于附图中所示方向进行描述,而非对该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技术相关的部分。
[0040]实施例1:
[0041]一种工业陶瓷换热器,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一对端板2、一对压板4和多根陶瓷换热板管3。其中,端板2设有通孔,陶瓷换热板管3位于一对端板2之间,且陶瓷换热板管3的两端支撑于通孔内。
[0042]如图2所示,所述陶瓷换热板管3由耐高温碳化硅一体烧结成型,能够承受1000℃以上的高温,在管内至少设有三个低温介质流通通道。低温介质流通通道能够在保证换热面积的前提下,提高换热板管的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陶瓷换热器,包括壳体、一对端板和多根陶瓷换热板管,端板设有通孔,陶瓷换热板管位于一对端板之间,且陶瓷换热板管的两端支撑于通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位于端板外侧的一端设有沉台,在沉台与陶瓷换热板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内填充有密封材料;所述工业陶瓷换热器还包括压板,压板通过螺钉与端板连接,在轴向上压紧密封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陶瓷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的外板面设有多个未贯通的螺纹孔;所述压板设有与多个螺纹孔相对应的螺钉孔,还设有与多根陶瓷换热板管相对应的过孔,过孔与陶瓷换热板管之间保留有第一环形间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陶瓷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由若干压条拼接而成,每一片压条都至少具有两个螺钉孔。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向锋武立国杨芳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超蓝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