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流控传感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8763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临床用检测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微流控传感芯片,包括上壳、下壳和设置于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之间的密封板,所述上壳的腔内设置有流道槽,所述密封板和所述上壳围合形成流道,所述流道包括主流道、第一分通道和第二分通道,所述第一分通道和所述第二分通道分别与所述主流道连通,所述上壳上对应所述主流道的位置设置有加样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微流控传感芯片,血液样品滴加到主流道后可以分流到第一分通道和第二分通道,电极板可以对所述第一分通道内的血样和所述第二分通道内的血样分别进行检测,同时对两种血液荷电特性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且操作简单。且操作简单。且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流控传感芯片


[0001]本技术涉及临床用检测分析
,特别是涉及一种微流控传感芯片。

技术介绍

[0002]凝血功能异常的现象在当今社会越来越普遍,目前常规的凝血功能检测(PT、APTT、LIB等)均为单一凝血指标,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凝血过程。例如,凝血常规检测不能反映血小板和凝血级联反应的相互关系。故而,血栓弹力图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辅助医务人员更全面、更有效地判断病人的凝血功能状态,以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最早的血栓弹力图仪均采用悬丝法,具有操作要求高,检测通量低,仪器体积大,所需血量大等缺陷,现有技术中也有应用微流控芯片进行检测,从而克服上述缺陷,但是现有的微流控芯片一次只能用于一种血液荷电特性的检测,需要通过多次检测得到血液多种荷电特性,进而得到血栓弹力图曲线,这样检测效率低,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微流控传感芯片,以解决现有的微流控芯片一次只能用于一种血液荷电特性的检测,检测效率低,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流控传感芯片,包括上壳、下壳和设置于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之间的密封板,所述上壳为开口朝下的腔体结构,所述上壳的腔内设置有流道槽,所述密封板和所述上壳围合形成流道,所述流道包括主流道、第一分通道和第二分通道,所述第一分通道和所述第二分通道分别与所述主流道连通,所述上壳上对应所述主流道的位置设置有加样口,还包括设置于下壳和所述密封板之间的电极板,所述电极板用于对所述第一分通道内的血样和所述第二分通道内的血样分别进行检测。
[0005]可选地,所述第一分通道和所述第二分通道以所述上壳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布置。
[0006]可选地,所述上壳上位于所述第一分通道和所述第二分通道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气泵接口,所述气泵接口用于外接气泵以使所述主流道的血样分流到所述第一分通道和第二分通道内。
[0007]可选地,所述电极板具有第一电极对和第二电极对,所述密封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下方,所述第二电极对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下方,所述第一通孔连通于所述第一分通道,所述第二通孔连通于所述第二分通道。
[0008]可选地,所述电极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外接检测设备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所述第一电极通过第一导线连接所述第一触点,所述第二电极通过第二导线连接所述第二触点。
[0009]可选地,还包括顶盖板,所述顶盖板盖设于所述上壳的上端,所述顶盖板具有与所述加样口适配的缺口,所述顶盖板上还设置有与气泵接口连通的插接孔。
[0010]可选地,还包括盖帽,所述盖帽盖设于所述加样口且卡接于所述缺口处。
[0011]可选地,所述盖帽为硅胶材质制成。
[001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微流控传感芯片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13]本技术实施例的微流控传感芯片,通过在上壳的腔内设置流道槽,密封板和上壳围合形成流道,且流道包括主流道和与其连通的第一分通道和第二分通道,血液样品滴加到主流道后可以分流到第一分通道和第二分通道,电极板可以对所述第一分通道内的血样和所述第二分通道内的血样分别进行检测,同时对两种血液荷电特性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且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微流控传感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微流控传感芯片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微流控传感芯片的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微流控传感芯片的电极板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上壳,2、下壳,3、密封板,31、第一通孔,32、第二通孔,4、流道,41、主流道,42、第一分通道,43、第二分通道,5、加样口,6、电极板,61、第一电极对,62、第二电极对,63、第一触点,64、第二触点,7、气泵接口,8、顶盖板,9、插接孔,10、盖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0]另外,对该具体实施方式中涉及到方位作简要说明:下述在提到每个结构件的“前”、“后”、“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是指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0022]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23]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呈浅黄色半透明液体状,含有大量水分和无机盐、纤维蛋白原、白蛋白、酶以及各种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血液中各种成分储存着人体健康信息,很多疾病需要验血。
[0024]在血液中,各种物质所带电荷特性各不相同。例如,红细胞由于表面特殊的膜结构而产生负电荷,使得红细胞整体呈现出负电荷特性。白蛋白在弱碱环境中也呈负电荷特性。而无机盐通常为金属离子,大多带正电荷特性的。在正常的血液中,各种带正、负电荷的物质保持相对均匀分布和相对平衡的状态。
[0025]血栓主要是由不溶性纤维蛋白、聚集的血小板形成的网格,以及陷入网格中的红细胞组成。故而,血栓成分整体带负电荷特性。
[0026]血液凝固开始时,由于电荷的相对作用,血液荷电性分布是相对均匀的。随着血液凝固的进程,血栓逐步形成。而在血栓形成的过程中,血栓部分和非血栓部分逐渐形成分离,进而导致血液荷电性分布的不均匀。而这种电荷分布的变化必然导致血液凝固过程中荷电特性的改变。通过对这种荷电特性变化的实时监测,综合算法分析血液凝固的全过程,进而得到血栓弹力图曲线。
[0027]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微流控传感芯片,包括上壳1、下壳2和设置于所述上壳1和所述下壳2之间的密封板3,所述上壳1为开口朝下的腔体结构,所述上壳1的腔内设置有流道槽,所述密封板3和所述上壳1围合形成流道4,所述流道4包括主流道41、第一分通道42和第二分通道43,所述第一分通道42和所述第二分通道43分别与所述主流道41连通,所述上壳1上对应所述主流道41的位置设置有加样口5,加样口用于滴加血样,血样从加样口进入到主流道内,一种微流控传感芯片还包括设置于下壳2和所述密封板3之间的电极板6,所述电极板6用于对所述第一分通道42内的血样和所述第二分通道43内的血样分别进行检测,具体地,电极板与外接检测设备电连接,外接检测设备检测电极板上产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控传感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1)、下壳(2)和设置于所述上壳(1)和所述下壳(2)之间的密封板(3),所述上壳(1)为开口朝下的腔体结构,所述上壳(1)的腔内设置有流道槽,所述密封板(3)和所述上壳(1)围合形成流道(4),所述流道(4)包括主流道(41)、第一分通道(42)和第二分通道(43),所述第一分通道(42)和所述第二分通道(43)分别与所述主流道(41)连通,所述上壳(1)上对应所述主流道(41)的位置设置有加样口(5),还包括设置于下壳(2)和所述密封板(3)之间的电极板(6),所述电极板(6)用于对所述第一分通道(42)内的血样和所述第二分通道(43)内的血样分别进行检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传感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通道(42)和所述第二分通道(43)以所述上壳(1)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布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传感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1)上位于所述第一分通道(42)和所述第二分通道(43)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气泵接口(7),所述气泵接口(7)用于外接气泵以使所述主流道(41)的血样分流到所述第一分通道(42)和第二分通道(43)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流控传感芯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治才刘敏杨力李曙张仪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蓝勃医学诊断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