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模具节距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8621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压模具节距定位装置,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上装配有切舌冲头;下模座上开设有冲压槽和竖直的容纳槽;容纳槽内装配有第一氮气弹簧和节距定位杆;第一氮气弹簧的活塞杆与节距定位杆固定连接;切舌冲头用于在料带的废料区域冲压成型出朝向节距定位杆的切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切舌冲头、第一氮气弹簧及节距定位杆等构件,实现节距定位,保证冲压的精确度的同时,显著提高所述冲压模具节距定位装置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此外切舌设置在料带上的废料区域,第一氮气弹簧及节距定位杆设置在下模座的容纳槽内,可显著提高材料利用率,节约成本且有利于简化模具结构和压缩模具体积。成本且有利于简化模具结构和压缩模具体积。成本且有利于简化模具结构和压缩模具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压模具节距定位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制造模具冲压
,具体涉及一种冲压模具节距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冲压模具中的连续模具在连续自动生产前,需要操机员将卷料料带送入模具中,连续模是在连续送料的条件下,完成连续生产任务。
[0003]采用手动送料时,需要凭个人经验和肉眼观察,判断每一步送料是否到位,否则会有送多或者送少现象,导致模具打坏,或者生产出不良品,造成产品报废率较高。
[0004]采用自动送料机送料时,也会有小误差,这时候通常会采用节距定位,即通过控制送料的距离来进行定位,从而保证冲压的精确度。现有的节距定位方式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料带的两边预留出一定宽度的搭边,同时使用节距挡块来进行阻挡定位,精确控制每次的进给量,但是这种方式会导致料带边缘处的搭边值较大,即搭边较宽,因此会导致料带的材料浪费,即忽略掉材料利用率,不利于节约成本。另一类是利用冲头在料带边缘的废料区域冲剪出一个缺口,然后在料带的后续传送路径中,设置一个活动的挡块来配合缺口实现料带的停止和放行,从而使得料带按照预设的前进距离一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模具节距定位装置,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靠近进料端的一侧上装配有切舌冲头(2);所述下模座(8)上沿进料方向依次开设有与切舌冲头(2)相配合的冲压槽(81)和竖直的容纳槽(82);所述容纳槽(82)内自下而上依次装配有第一氮气弹簧(7)和节距定位杆(6);所述第一氮气弹簧(7)的活塞杆远离外套筒的一端与节距定位杆(6)固定连接;所述切舌冲头(2)用于在料带(3)的废料区域冲压成型出朝向节距定位杆(6)的切舌(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节距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距定位杆(6)与第一氮气弹簧(7)的活塞杆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节距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82)上部的截面积小于其中部的截面积;所述节距定位杆(6)靠近第一氮气弹簧(7)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限制节距定位杆(6)的行程的限位块(6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压模具节距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长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长华长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