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电网能量协调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8579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电网能量协调监控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盒,第一安装盒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架,第一安装架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力杆,第一安装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强,通过设置限位槽与限位块配合有利于提高第一齿条的移动稳定性,通过设置限位螺栓可以更好的对装置位置进行限定,通过设置限位套与第三传力杆配合,有利于提高第三传力杆的转动稳定性,通过设置散热缝可以更好的对装置进行散热处理,通过设置防滑垫可以进一步的提高装置的安装稳定性,较传统装置极大的提高了作业质量与使用效率。用效率。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电网能量协调监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监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微电网能量协调监控装置,属于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生活中,微电网也译为微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负荷、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微电网的提出旨在实现分布式电源的灵活、高效应用,解决数量庞大、形式多样的分布式电源并网问题,开发和延伸微电网能够充分促进分布式电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实现对负荷多种能源形式的高可靠供给,是实现主动式配电网的一种有效方式,使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过渡,在微电网的运行过程中常常需要对其部件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传统的监控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作业效率较为低下,且无法自动调整角度与高度,难以满足现代生活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微电网能量协调监控装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微电网能量协调监控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盒,所述第一安装盒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力杆,所述第一安装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一安装架内侧且与第一传力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力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力杆,所述第一安装盒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一安装盒内壁且远离第二齿条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二传力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安装齿轮,两个所述第二安装齿轮的外侧均与第一齿条啮合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安装齿轮的外侧均与第二齿条啮合连接,所述第一安装盒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第一齿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外侧与第一安装盒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块的顶部延伸至第一安装盒上方且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盒,所述第二安装盒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限位齿轮,所述第二安装盒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三传力杆,所述第三传力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齿轮,所述第一安装齿轮的外侧与限位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三传力杆的顶部延伸至第二安装盒上方且固定安装有监控头。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安装盒内壁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侧与第一齿条固定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两个限位螺栓,两个所述限位螺栓的底部均延伸至底板下方。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传力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底部与第二安装盒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安装盒的外侧等距开设有散热缝。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滑垫。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2]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强,通过设置限位槽与限位块配合有利于提高第一齿条的移动稳定性,通过设置限位螺栓可以更好的对装置位置进行限定,通过设置限位套与第三传力杆配合,有利于提高第三传力杆的转动稳定性,通过设置散热缝可以更好的对装置进行散热处理,通过设置防滑垫可以进一步的提高装置的安装稳定性,较传统装置极大的提高了作业质量与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正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A处放大图。
[0017]图中:1、第一安装齿轮;2、安装块;3、第一齿条;4、限位块;5、限位槽;6、第二安装齿轮;7、防滑垫;8、第一伺服电机;9、底板;10、限位螺栓;11、第一安装架;12、第一传力杆;13、第二传力杆;14、第二齿条;15、第二安装架;16、第一安装盒;17、PLC控制器;18、限位套;19、监控头;20、第三传力杆;21、第二安装盒;22、限位齿轮;23、第二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9]实施例
[0020]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微电网能量协调监控装置,包括底板9,底板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盒16,第一安装盒16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架11,第一安装架11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力杆12,第一安装架1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8,第一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一安装架11内侧且与第一传力杆12固定连接,第一传力杆12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力杆13,第一安装盒16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齿条14,第一安装盒16内壁且远离第二齿条14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一齿条3,第二传力杆13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安装架15,第二安装架15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安装齿轮6,两个第二安装齿轮6的外侧均与第一齿条3啮合连接,两个第二安装齿轮6的外侧均与第二齿条14啮合连接,第一安装盒16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17,第一齿条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块2,安装块2的外侧与第一安装盒16滑动连接,安装块2的顶部延伸至第一安装盒16上方且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盒21,第二安装盒21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23,第二伺服电机2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限位齿轮22,第二安装盒21内壁的底部转动
连接有第三传力杆20,第三传力杆20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齿轮1,第一安装齿轮1的外侧与限位齿轮22啮合连接,第三传力杆20的顶部延伸至第二安装盒21上方且固定安装有监控头19。
[0021]进一步的,第一安装盒16内壁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5,限位槽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4,限位块4的外侧与第一齿条3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限位槽5与限位块4配合有利于提高第一齿条3的移动稳定性。
[0022]进一步的,底板9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两个限位螺栓10,两个限位螺栓10的底部均延伸至底板9下方,通过设置限位螺栓10可以更好的对装置位置进行限定。
[0023]进一步的,第三传力杆20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限位套18,限位套18的底部与第二安装盒21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限位套18与第三传力杆20配合,有利于提高第三传力杆20的转动稳定性。
[0024]进一步的,第二安装盒21的外侧等距开设有散热缝,通过设置散热缝可以更好的对装置进行散热处理。
[00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电网能量协调监控装置,包括底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盒(16),所述第一安装盒(16)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架(11),所述第一安装架(11)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力杆(12),所述第一安装架(1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8),所述第一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一安装架(11)内侧且与第一传力杆(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力杆(12)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力杆(13),所述第一安装盒(16)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齿条(14),所述第一安装盒(16)内壁且远离第二齿条(14)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一齿条(3),所述第二传力杆(13)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安装架(15),所述第二安装架(15)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安装齿轮(6),两个所述第二安装齿轮(6)的外侧均与第一齿条(3)啮合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安装齿轮(6)的外侧均与第二齿条(14)啮合连接,所述第一安装盒(16)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17),所述第一齿条(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块(2),所述安装块(2)的外侧与第一安装盒(16)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块(2)的顶部延伸至第一安装盒(16)上方且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盒(21),所述第二安装盒(21)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23),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限位齿轮(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李林琳马薇王佳蕊吕项羽李德鑫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