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废水处理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28573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系统,旨在提供一种工业废水处理回收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工业废水处理回收系统,包括过滤釜和沉淀釜,所述过滤釜上设有第一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沉淀釜上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过滤釜与沉淀釜之间设有中转池,所述中转池与沉淀釜之间设有第一抽水泵和过滤箱,所述过滤箱与沉淀釜第二进水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沉淀釜远离第二进水口的一侧设有加药口,所述沉淀釜底端设有废渣出口,所述过滤釜内设有相连通的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的内壁上等间距交错分布设有若干隔板,若干隔板上均设有磁条,所述下腔室内设有若干碎石粒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的碎石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域。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回收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特指一种工业废水处理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科技的迅猛发展,各个企业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而这些工业废水中残杂各种有毒物质,直接排放,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因此各个企业在排放工业废水时往往都会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
[0003]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020576358X)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池,包括搅拌箱和沉淀池,还包括设置在搅拌箱底部的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一侧设有多个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顶部设有过滤网,所述沉淀池底部一侧设有第一排污口,所述沉淀池远离输送管一侧设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此种针对工业废水的处理,在处理前并未对工业废水进行系统化的取样检测,而导致添加的药剂无法达到最大的效率,同时还会发生药剂添加过量或缺少的问题,造成成品提高或处理不完全,影响回收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工业废水处理回收系统。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废水处理回收系统,包括过滤釜和沉淀釜,所述过滤釜上设有第一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沉淀釜上设有第二进水口,其特征是,还包括:
[0006]中转池,所述中转池设在过滤釜与沉淀釜之间;
[0007]过滤箱,所述过滤箱设在中转池与沉淀釜之间,且与中转池之间设有第一抽水泵和管道相连通;
[0008]其中,所述过滤箱与沉淀釜第二进水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沉淀釜远离第二进水口的一侧设有加药口,所述沉淀釜底端设有废渣出口。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釜包括:
[0010]上腔室,所述上腔室的内壁上等间距交错分布设有若干隔板;
[0011]下腔室,所述下腔室和上腔室相连通,且内部设有若干碎石粒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的碎石层;
[0012]其中,若干隔板上均设有磁条。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包括:
[0014]凹槽,所述凹槽为若干个,且分别设在若干隔板的上表面;
[0015]其中,若干所述隔板倾斜设置,若干所述磁条分别固定设在若干凹槽内。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釜还包括:
[0017]第一蜂窝板,所述第一蜂窝板固定设在出水口内;
[0018]其中,所述出水口位于下腔室靠近中转池一侧的内壁上。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箱包括:
[0020]阻流板,所述阻流板包括上阻流板和下阻流板;
[0021]其中,所述上阻流板和下阻流板等间距交错分布,且一端均与过滤箱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过滤箱的内壁之间均设有第一过滤网。
[002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箱还包括:
[0023]清渣口,所述清渣口开设在过滤箱内的底面上,且位于若干第一过滤网远离沉淀釜的一侧;
[0024]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包括与清渣口螺纹连接的堵头和橡胶垫。
[002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淀釜包括:
[0026]滑槽,所述滑槽为两个,并互为中心对称,且开设在沉淀釜内两侧内壁的竖直方向上;
[0027]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滑动连接在两个滑槽之间,且上端面固定设有第二蜂窝板;
[0028]圆孔,所述圆孔开设在沉淀釜上端面的中间;
[0029]第二抽水泵,所述第二抽水泵固定设在沉淀釜上端面;
[0030]抽水管,所述抽水管位于沉淀釜内,且一端穿过圆孔与第二抽水泵的进水端连通,另一端设有网格圆筒。
[003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淀釜还包括:
[0032]弹性绳,所述弹性绳固定设在第二过滤网位于滑槽内的两端和滑槽的内壁之间;
[0033]盲孔,所述盲孔开设在滑槽的内壁上,且用于安装弹性绳。
[003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淀釜还包括:
[0035]防回流盖板,所述防回流盖板铰连接设在沉淀釜位于加药口的内壁上;
[0036]其中,所述加药口位于滑槽下方的沉淀釜内壁上。
[003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38]1.通过过滤釜对工业废水进行预处理,有效的将工业废水中的悬浮物进行去除,而中转池可以便于人们取样,并在沉淀釜中加入适宜且适量的药剂,以达到最大处理效果,避免造成浪费,降低处理成本;
[0039]2.通过过滤箱对进入沉淀釜前的工业废水进行除臭和限流的作用,有效降低工业废水溢流对沉淀釜中的沉淀造成扰动,有助于降低水速,便于沉淀。
附图说明
[004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2是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42]图3是本技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0043]图4是本技术图1中C处的放大图;
[0044]图5是本技术图1中D处的放大图;
[0045]图6是本技术图1中E处的放大图;
[0046]附图中:1、过滤釜;10、上腔室;11、下腔室;100、隔板;101、磁条;102、凹槽;11、下腔室;110、碎石层;111、第一蜂窝板;2、沉淀釜;20、滑槽;200、缓冲块;21、第二过滤网;22、
第二蜂窝板;23、第二抽水泵;24、抽水管;25、圆孔;26、网格圆筒;27、弹性绳;28、盲孔;29、废渣出口;290、封盖;3、第一进水口;4、出水口;5、第二进水口;50、限水帘;6、中转池;60、取样阀;7、第一抽水泵;8、过滤箱;80、阻流板;800、上阻流板;801、下阻流板;81、第一过滤网;82、清渣口;83、密封塞;830、堵头;831、橡胶垫;9、加药口;90、防回流盖板;12、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下面结合图1至图6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48]实施例1:
[004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业废水处理回收系统,包括过滤釜1和沉淀釜2,所述过滤釜1上设有第一进水口3和出水口4,所述沉淀釜2上设有第二进水口5,其特征是,还包括:
[0050]中转池6,所述中转池6设在过滤釜1与沉淀釜2之间;
[0051]过滤箱8,所述过滤箱8设在中转池6与沉淀釜2之间,且与中转池6之间设有第一抽水泵7和管道12相连通;
[0052]其中,所述过滤箱8与沉淀釜2第二进水口5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沉淀釜2远离第二进水口5的一侧设有加药口9,所述沉淀釜2底端设有废渣出口29,所述废渣出口29底端优选设有用于控制废渣出口29启闭的封盖290,上述中转池6侧面优选设有取样阀60;
[0053]本实施例可以看出,通过过滤釜1对工业废水进行预处理,有效的将工业废水中的悬浮物进行去除,而中转池6可以便于人们取样,并在沉淀釜2中加入适宜且适量的药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废水处理回收系统,包括过滤釜(1)和沉淀釜(2),所述过滤釜(1)上设有第一进水口(3)和出水口(4),所述沉淀釜(2)上设有第二进水口(5),其特征是,还包括:中转池(6),所述中转池(6)设在过滤釜(1)与沉淀釜(2)之间;过滤箱(8),所述过滤箱(8)设在中转池(6)与沉淀釜(2)之间,且与中转池(6)之间设有第一抽水泵(7)和管道(12)相连通;其中,所述过滤箱(8)与沉淀釜(2)第二进水口(5)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沉淀釜(2)远离第二进水口(5)的一侧设有加药口(9),所述沉淀釜(2)底端设有废渣出口(2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废水处理回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过滤釜(1)包括:上腔室(10),所述上腔室(10)的内壁上等间距交错分布设有若干隔板(100);下腔室(11),所述下腔室(11)和上腔室(10)相连通,且内部设有若干碎石粒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的碎石层(110);其中,若干隔板(100)上均设有磁条(1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废水处理回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隔板(100)包括:凹槽(102),所述凹槽(102)为若干个,且分别设在若干隔板(100)的上表面;其中,若干所述隔板(100)倾斜设置,若干所述磁条(101)分别固定设在若干凹槽(102)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废水处理回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过滤釜(1)还包括:第一蜂窝板(111),所述第一蜂窝板(111)固定设在出水口(4)内;其中,所述出水口(4)位于下腔室(11)靠近中转池(6)一侧的内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废水处理回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过滤箱(8)包括:阻流板(80),所述阻流板(80)包括上阻流板(800)和下阻流板(801);其中,所述上阻流板(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亮李宗荣徐华程胜利曾凡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台州市联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