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筒状林下地表甲虫诱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8551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组合式筒状林下地表甲虫诱捕器,涉及诱捕昆虫领域。该组合式筒状林下地表甲虫诱捕器,固定板,固定板顶部开设有圆孔,固定板顶部开设的圆孔内壁活动插接有固定柱。该组合式筒状林下地表甲虫诱捕器,通过设置放置箱、转动齿轮、传动齿轮、连接块、夹紧板、限位槽和限位柱的位置关系,使得通过将诱捕器主体卡在夹紧板内,再通过限位柱将夹紧板的位置进行限制,使得诱捕器主体的位置得到固定,避免诱捕器主体遭到碰撞,倒落,有利于避免甲虫逃跑的现象,再通过移动限位柱的位置,使得夹紧板的位置能够移动,便于取出诱捕器主体。体。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筒状林下地表甲虫诱捕器


[0001]本技术涉及诱捕昆虫
,具体为一种组合式筒状林下地表甲虫诱捕器。

技术介绍

[0002]甲虫为鞘翅目昆虫的统称,属有翅亚纲、全变态类。身体外部有硬壳,前翅是角质,厚而硬,后翅是膜质,如金龟子、天牛、象鼻虫等。多数种类属于世界性分布,本目中许多种类是农林作物重要害虫,与人类的经济利益关系十分密切,目前,对于甲虫的诱捕主要通过甲虫的趋光性,利用诱捕装置对其进行诱捕。
[0003]现有的甲虫诱捕装置通过光源组件吸引甲虫,甲虫的趋光性使得其爬进诱捕筒的容腔内,并滑入收集仓中完成收集,有效的引诱并将收集到甲虫收集仓中,但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却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甲虫诱捕装置在对其进行放置时,通过将收集仓部分埋设于土壤表面之下进行安装固定,收集仓底部高度较低,掩埋深度较浅,地表外力因素较多,容易使甲虫诱捕装置遭到碰撞,倒落,造成内部甲虫逃跑的现象,而且诱捕后需对收集仓内甲虫进行清理,需要将其挖出,清理后还需重新掩埋,操作繁琐,因此,提出一种组合式筒状林下地表甲虫诱捕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筒状林下地表甲虫诱捕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组合式筒状林下地表甲虫诱捕器,包括:
[0008]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固定板顶部开设的圆孔内壁活动插接有固定柱;
[0009]放置机构,所述放置机构包括放置箱和诱捕器主体,所述放置箱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诱捕器主体底部活动插接在放置箱顶部开设的凹槽内,所述放置箱顶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转动齿轮,所述放置箱顶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转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传动齿轮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底部固定连接有夹紧板,所述夹紧板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诱捕器主体顶部穿过放置槽向上延伸;
[0010]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固定安装在固定板顶部。
[0011]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左侧开设有圆孔,所述防护箱左侧开设的圆孔内壁活动插接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夹紧板右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柱左端活动插接在限位槽内。
[0012]优选的,所述移动柱外壁活动插接有弹簧条,所述弹簧条的右端固定连接在防护
箱上,所述弹簧条的左端固定连接在限位柱上。
[0013]优选的,所述移动柱右端固定连接有矩形块,所述防护箱右侧开设有凹槽,所述矩形块活动插接在防护箱右侧开设的凹槽内,所述矩形块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正面活动插接有拉环,所述防护箱右侧开设的凹槽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钩,所述拉环外壁活动卡接在固定钩上。
[0014]优选的,所述防护箱右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防护门,所述防护门底部开设有拉槽。
[0015]优选的,所述诱捕器主体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径向宽度大于放置槽的径向宽度。
[001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筒状林下地表甲虫诱捕器,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1、该组合式筒状林下地表甲虫诱捕器,通过设置放置箱、转动齿轮、传动齿轮、连接块、夹紧板、限位槽和限位柱的位置关系,使得通过将诱捕器主体卡在夹紧板内,再通过限位柱将夹紧板的位置进行限制,使得诱捕器主体的位置得到固定,避免诱捕器主体遭到碰撞,倒落,有利于避免甲虫逃跑的现象,再通过移动限位柱的位置,使得夹紧板的位置能够移动,便于取出诱捕器主体,便于对诱捕器主体进行清理。
[0018]2、该组合式筒状林下地表甲虫诱捕器,通过设置移动柱右端固定连接有矩形块,防护箱右侧开设有凹槽,矩形块活动插接在防护箱右侧开设的凹槽内,矩形块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正面活动插接有拉环,便于通过向右拉动拉环带动移动柱向右移动,使得限位柱脱离限位槽,便于移动夹紧板,有利于将诱捕器主体取出,防护箱右侧开设的凹槽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钩,拉环外壁活动卡接在固定钩上,便于对拉环的位置进行限制,有利于限位柱保持在夹紧板右侧的位置,便于对夹紧板的位置进行移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夹紧板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限位柱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防护箱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诱捕器主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固定板;101、固定柱;2、放置箱;201、转动齿轮;202、传动齿轮;203、连接块;204、夹紧板;205、放置槽;206、限位槽;3、防护箱;301、矩形块;302、移动柱;303、限位柱;304、弹簧条;305、固定块;306、拉环;307、固定钩;308、防护门;309、拉槽;4、诱捕器主体;401、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组合式筒状林下地表甲虫诱捕器,如图1

5所示,包括:
[0026]根据附图1所示,固定板1,固定板1顶部开设有圆孔,固定板1顶部开设的圆孔内壁活动插接有固定柱101,固定柱101顶部径向宽度大于固定板1顶部开设的圆孔的径向宽度,
便于使用者通过将固定柱101插入地面对装置位置进行固定;
[0027]根据附图1和2所示,放置机构,放置机构包括放置箱2和诱捕器主体4,放置箱2顶部开设有凹槽,诱捕器主体4底部活动插接在放置箱2顶部开设的凹槽内,放置箱2顶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转动齿轮201,放置箱2顶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传动齿轮202,传动齿轮202与转动齿轮201啮合连接,传动齿轮202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03,连接块203底部固定连接有夹紧板204,夹紧板204顶部开设有放置槽205,诱捕器主体4顶部穿过放置槽205向上延伸,通过夹紧板204向中间收紧使得限制诱捕器主体4的位置,便于对诱捕器主体4的位置进行限制;
[0028]根据附图1所示,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固定安装在固定板1顶部。
[0029]根据附图1和3所示,限位机构包括防护箱3,防护箱3左侧开设有圆孔,防护箱3左侧开设的圆孔内壁活动插接有移动柱302,移动柱302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柱303,夹紧板204右侧开设有限位槽206,限位柱303左端活动插接在限位槽206内,通过将移动柱302插入限位槽206内,使得夹紧板204的位置得到固定,避免夹紧板204向外展开使诱捕器主体4的位置松动。
[0030]根据附图2和3所示,移动柱302外壁活动插接有弹簧条304,弹簧条304的右端固定连接在防护箱3上,弹簧条304的左端固定连接在限位柱303上,通过弹簧条304的弹力带动限位柱303向左挤压,使得限位柱303能够始终插在限位槽206内,便于对夹紧板20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筒状林下地表甲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顶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固定板(1)顶部开设的圆孔内壁活动插接有固定柱(101);放置机构,所述放置机构包括放置箱(2)和诱捕器主体(4),所述放置箱(2)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诱捕器主体(4)底部活动插接在放置箱(2)顶部开设的凹槽内,所述放置箱(2)顶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转动齿轮(201),所述放置箱(2)顶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传动齿轮(202),所述传动齿轮(202)与转动齿轮(201)啮合连接,所述传动齿轮(202)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03),所述连接块(203)底部固定连接有夹紧板(204),所述夹紧板(204)顶部开设有放置槽(205),所述诱捕器主体(4)顶部穿过放置槽(205)向上延伸;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固定安装在固定板(1)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筒状林下地表甲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防护箱(3),所述防护箱(3)左侧开设有圆孔,所述防护箱(3)左侧开设的圆孔内壁活动插接有移动柱(302),所述移动柱(302)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柱(303),所述夹紧板(204)右侧开设有限位槽(206),所述限位柱(303)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媛齐昊付作霖丁全定张文宇杨静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林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