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血管介入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导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脑血栓主要由脑血管血栓形成所致,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致死和致残性疾病。脑血栓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
[0003]血管的再通是治疗脑血栓的关键,目前脑血栓的一种治疗方法为机械取栓,采用介入医疗器械来完成,将取栓装置通过球囊导引导管的内腔推送至目标血栓所在位置,然后向球囊导引导管的内管和外管之间注入流体,流体通过外管上的通孔流入包覆于外管外周的球囊管中,从而使球囊管膨胀并贴附于血管内壁,临时阻断血流,之后取栓装置切入目标血栓内来挂住血栓整体,然后回撤取栓装置取出血栓,再抽吸球囊管中的流体使球囊管收缩至贴附外管外表面,血流恢复正常流动。
[0004]但是,在抽吸流体时,通孔处的流体流速最大,外管在通孔周围的部分承受的负压远大于外管其它部分所承受的负压,因此,外管在通孔周围的部分很容易向内管凹陷导致此处外管与内管之间的距离变小,球囊管收缩所需的时间增加,甚至外管在通孔周围的部分紧贴于内管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引装置,包括内管、外管以及可膨胀部件,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内管外侧,且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形成流体通道,所述可膨胀部件设于所述外管的外侧,所述外管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可膨胀部件注入流体于膨胀状态时,所述外管与所述可膨胀部件之间形成流体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流体通道与所述流体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还具有至少两个凹部,每个所述凹部朝向所述内管凹陷并固定于所述内管,在所述外管的圆周方向上,每个所述通孔设于两个相邻的所述凹部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管的圆周方向上,每个所述通孔到与其相邻的两个所述凹部之间的距离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通孔相邻的两个所述凹部位于所述外管的同一圆周上,且间隔180
°
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膨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权权,叶萍,张一,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加奇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