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圈和成像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7972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隔圈和成像镜头。隔圈包括:第一表面,第一表面呈环形;第二表面,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第二表面呈环形;外环面,外环面连接第一表面的外环和第二表面的外环;内环面,内环面连接第一表面的内环和第二表面的内环,内环面上具有向光轴方向伸出的伸出结构;隔片,隔片与伸出结构的物侧端面和/或伸出结构的像侧端面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厚隔圈存在杂光改善困难的问题。难的问题。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圈和成像镜头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成像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隔圈和成像镜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手机产业的发展,人们对手机的轻薄性、拍照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从而要求手机镜头具备高成像质量、小型化和轻量化的特性。手机镜头包括镜筒及收容于镜筒内的透镜组和隔圈,隔圈夹设于透镜组的两相邻透镜之间。塑料隔圈凭借成本低重量轻的优势在手机镜头领域广泛应用,但塑料表面反射率较高,容易产生杂散光,影响成像质量。尤其,环带小的厚隔圈的杂光改善是一大难题。在保证组立稳定性的前提下,隔圈的结构调整空间很小,难以规避打至内侧斜面的杂光光路。另外,隔圈常采用注塑成型加工方式,无法避免隔圈内侧面尖角处存在成型圆角,从而产生杂散光。
[0003]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的厚隔圈存在杂光改善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圈和成像镜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厚隔圈存在杂光改善困难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隔圈,包括:第一表面,第一表面呈环形;第二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表面(11),所述第一表面(11)呈环形;第二表面(12),所述第二表面(12)与所述第一表面(1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表面(12)呈环形;外环面(13),所述外环面(13)连接所述第一表面(11)的外环和所述第二表面(12)的外环;内环面(14),所述内环面(14)连接所述第一表面(11)的内环和所述第二表面(12)的内环,所述内环面(14)上具有向光轴方向伸出的伸出结构(15);隔片(20),所述隔片(20)与所述伸出结构(15)的物侧端面和/或所述伸出结构(15)的像侧端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结构(15)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1)和所述第二表面(12)之间,所述伸出结构(15)相对于所述第二表面(12)靠近所述第一表面(11)设置;或者所述伸出结构(15)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11)靠近所述第二表面(12)设置;或者所述伸出结构(15)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1)与所述第二表面(12)之间的中心位置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结构(15)包括:平台面(151),所述平台面(151)呈环形,所述平台面(151)与所述第一表面(11)平行设置;斜面(152),所述斜面(152)与所述平台面(151)相对设置,所述斜面(152)相对于所述平台面(151)靠近所述第二表面(12),所述平台面(151)与所述斜面(152)沿远离所述光轴方向上的距离逐渐增大;连接面(153),所述连接面(153)连接所述平台面(151)和所述斜面(15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圈,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超豆修浔夏琳琳闻人建科戴付建赵烈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