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钢结构抗震框架教学模型
[0001]本技术涉及抗震实验教学模型
,具体为一种建筑钢结构抗震框架教学模型。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结构中,防震、减震技术是自古以来非常受建筑师重视的环节,利用良好的抗震结构建造的楼房、桥梁,可具有更高的承受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侵蚀,进一步延长建筑物寿命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同时,市民学习常见的抗震结构可有利于增加居民的抗震意识和对实时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提高发生意外后存活的几率,为表达抗震模型与传统建筑模型的抗震区别,需使用展示台对抗震模型的抗震效果进行展示。
[0003]目前的建筑钢结构抗震框架教学模型大多直接将抗震模型放置在台面上进行模拟的,而现有的建筑钢结构抗震框架教学模型一般都是直接放在讲台的位置,不能进行移动,使得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无法移动的教学台导致教学效果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建筑钢结构抗震框架教学模型,达到达到方便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的目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钢结构抗震框架教学模型,包括模型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台(1)的底部设置有减震机构(3);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缓冲套(5)、缓冲弹簧(6)、活塞板(7)、连接柱(8)与安装板(9),所述缓冲套(5)的顶部与模型台(1)的底部固定安装,缓冲弹簧(6)的顶部与缓冲台内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活塞板(7)滑动连接在缓冲套(5)的内部,活塞板(7)的顶部与缓冲弹簧(6)的底部固定连接,连接柱(8)与活塞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安装板(9)与连接柱(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4);所述移动机构(4)包括翻转套(10)、翻转轴(11)、翻转块(12)、固定销(13)、防滑块(14)、轮架(15)、移动轮(16)、固定孔(17)、挡板、驱动电机(19)、齿轮(20)与齿条(21),所述翻转套(10)的顶部与安装板(9)固定连接,翻转轴(11)固定连接在翻转套(10)的内部,翻转块(12)的中部与翻转轴(11)转动连接,固定销(13)与翻转块(12)的内部滑动连接,防滑块(14)设置在翻转块(12)的顶部,轮架(15)与翻转块(12)的底部固定安装,移动轮(16)与轮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