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化监测的养鱼池投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2777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种自动化监测的养鱼池投料系统,包括隔断网(1)、传感设备(2)、滑动轨道(3)以及投料装置(4),隔断网(1)将养鱼池(10)均分成若干区域且每个区域内均设置至少一组传感设备(2);滑动轨道(3)固定设置在养鱼池(10)一侧且滑动轨道(3)对应各个区域分别设置一滑动接插件(31),各个区域的滑动接插件(31)分别与对应的传感设备(2)电性连接;投料装置(4)包括滑动底板(41)、储料箱(42)、投料箱(43)、投料管(44)及中控设备(45)。该投料系统能对养鱼池的环境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实现精确投放饲料;并且,该系统能够进行自动投料,从而有效降低人力成本、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投料的准确性。准确性。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监测的养鱼池投料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监测的养鱼池投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产养殖业是指人类利用可供养殖的水域,按照养殖对象的生态习性和对水域环境条件的要求,运用水产养殖技术和设施,从事水生经济动、植物养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水产养殖业也得到迅猛发展;目前,我国水产养殖模式大多采用传统的粗放型养殖模式,然而,鱼从小鱼长成成鱼过程中,水温、溶氧、pH值等均会对鱼生长的环境指标造成影响,从而影响鱼类的进食;若采用传统的粗放型养殖模式、即一次性投放定量饲料,则饲料投放量不满足当前环境下的鱼类进食量、投放不精准,会导致鱼类进食少或水体中沉积过剩的饲料,从而导致鱼体生长缓慢或水体富营养化,造成饲料的浪费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传统的粗放型养殖模式通常利用人工进行投喂饲料,极大的浪费了人力物力,且人为影响因素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监测的养鱼池投料系统,该投料系统能对养鱼池的环境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实现精确投放饲料,从而避免饲料过多或过少的危害出现;同时,该系统能够进行自动投料,从而有效降低人力成本、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投料的准确性。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自动化监测的养鱼池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断网、传感设备、滑动轨道以及投料装置,所述隔断网将养鱼池均分成若干区域且每个区域内均设置至少一组传感设备;所述滑动轨道固定设置在养鱼池一侧且滑动轨道对应各个区域分别设置一滑动接插件,各个区域的所述滑动接插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传感设备电性连接;所述投料装置包括滑动底板、储料箱、投料箱、投料管以及中控设备,所述滑动底板设置在所述滑动轨道上端且与所述滑动轨道滑动连接,所述储料箱与所述投料箱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动底板上端,所述储料箱底部设置为斜面结构且斜面结构的底端与所述投料箱底部连通,所述投料箱顶端设置固定设置一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一转轴,所述转轴贯穿所述投料箱顶面且与所述投料箱底面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外壁固定套接一螺旋导板且所述螺旋导板外端与所述投料箱内壁接触,所述投料箱远离所述储料箱一侧上端设置一投料管且所述投料管与所述螺旋导板上端连通、所述投料管远离所述投料箱的一端位于养鱼池上端,所述斜面结构下端且位于所述滑动底板上端固定设置中控设备,所述中控设备远离所述投料箱的一侧设置一固定接插件且所述固定接插件与所述滑动接插件相对应。
[0006]作进一步优化,所述传感设备包括水温传感器、溶氧量传感器、pH值传感器、碳氮含量传感器以及光照传感器。
[0007]作进一步优化,所述中控设备与所述步进电机电性连接。
[0008]作进一步优化,所述步进电机通过电机支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投料箱顶部。
[0009]作进一步优化,所述转轴通过轴承与所述投料箱转动连接。
[0010]作进一步优化,为保证投料管中的饲料能远距离抛洒,从而增加抛洒范围,所述投料管与所述投料箱连接处设置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与所述中控设备电性连接。
[0011]作进一步优化,所述养鱼池投料系统还包括增氧机、加温系统以及pH调节装置。
[0012]作进一步优化,所述养鱼池投料系统还包括远程终端PC机,所述远程终端PC机通过蓝牙传输模块与所述中控设备远程连接。
[0013]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4]本系统通过传感设备实现对养鱼池温度、溶氧量、pH值等环境因素的实时监控,同时配合步进电机、转轴以及螺旋导料板实现对饲料投放量的控制,从而根据不同的环境因素实现精确投料、避免投料过多或过少影响鱼体生长或破坏生态环境;同时,本系统通过隔断网将养鱼池分割为若干个小区域,从而确保环境监控的精准性以及投放饲料的精准性,避免养鱼池过大而区域环境因素不均的影响,通过固定接插件与滑动接插件的配合,实现每个区域的实时数据精准传输以及投料箱根据实时数据进行实时投料,自动化程度高、实时性强,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投料效率、避免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养鱼池投料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A

A向剖视图。
[0017]其中,10、养鱼池;1、隔断网;2、传感设备;3、滑动轨道;31、滑动接插件;4、投料装置;41、滑动底板;42、储料箱;421、斜面结构;43、投料箱;431、步进电机;4310、电机支座;432、转轴;4320、轴承;433、螺旋导板;44、投料管;440、曝气装置;45、中控设备;451、固定接插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如图1~2所示,一种自动化监测的养鱼池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断网1、传感设备2、滑动轨道3以及投料装置4,隔断网1将养鱼池10均分成若干区域且每个区域内均设置至少一组传感设备2(若一个区域设置一组传感设备2,则将传感设备2设置在区域的中间;若一个区域设置两组以上传感设备,则按照矩阵均匀设置传感设备2,传感设备2的设置点位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本申请实施例不做详细论述);滑动轨道3固定设置在养鱼池10一侧且滑动轨道3对应各个区域分别设置一滑动接插件31,各个区域的滑动接插件31分别与对应的传感设备2电性连接;投料装置4包括滑动底板41、储料箱42、投料箱43、投料管44以及中控设备45,滑动底板41设置在滑动轨道3上端且与滑动轨道3滑动连接,储料箱42与投料箱43分别固定设置在滑动底板41上端,储料箱42底部设置为斜面结构421且斜面结构421的底端与投料箱43底部连通,投料箱43顶端通过电机支座4310设置固定设置一步进电
机431,步进电机431输出端固定连接一转轴432,转轴432贯穿投料箱43顶面且通过轴承4320与投料箱43底面转动连接、转轴432外壁通过轴承4320与投料箱43顶面转动连接,转轴432外壁固定套接一螺旋导板433且螺旋导板433外端与投料箱43内壁接触,投料箱43远离储料箱42一侧上端设置一投料管44且投料管44与螺旋导板433上端连通、投料管44远离投料箱43的一端位于养鱼池10上端,斜面结构421下端且位于滑动底板41上端固定设置中控设备45,中控设备45远离投料箱43的一侧设置一固定接插件451且固定接插件451与滑动接插件31相对应(即滑动接插件31能插入固定接插件451内、从而形成配合);中控设备45与步进电机431电性连接。
[0020]传感设备2包括水温传感器、溶氧量传感器、pH值传感器、碳氮含量传感器以及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监测的养鱼池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断网(1)、传感设备(2)、滑动轨道(3)以及投料装置(4),所述隔断网(1)将养鱼池(10)均分成若干区域且每个区域内均设置至少一组传感设备(2);所述滑动轨道(3)固定设置在养鱼池(10)一侧且滑动轨道(3)对应各个区域分别设置一滑动接插件(31),各个区域的所述滑动接插件(31)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传感设备(2)电性连接;所述投料装置(4)包括滑动底板(41)、储料箱(42)、投料箱(43)、投料管(44)以及中控设备(45),所述滑动底板(41)设置在所述滑动轨道(3)上端且与所述滑动轨道(3)滑动连接,所述储料箱(42)与所述投料箱(43)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动底板(41)上端,所述储料箱(42)底部设置为斜面结构(421)且斜面结构(421)的底端与所述投料箱(43)底部连通,所述投料箱(43)顶端设置固定设置一步进电机(431),所述步进电机(431)输出端固定连接一转轴(432),所述转轴(432)贯穿所述投料箱(43)顶面且与所述投料箱(43)底面转动连接,所述转轴(432)外壁固定套接一螺旋导板(433)且所述螺旋导板(433)外端与所述投料箱(43)内壁接触,所述投料箱(43)远离所述储料箱(42)一侧上端设置一投料管(44)且所述投料管(44)与所述螺旋导板(433)上端连通、所述投料管(44)远离所述投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玥瑚何文平罗辉叶华朱成科郑宗林廖玉琳郭子凡李汉平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