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热型电解电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7673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容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耐热型电解电容,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芯包,壳体内设置有吸热装置,吸热装置包括支撑柱和散热涂层。支撑柱竖直设置在壳体内部,多个支撑柱均匀分布在壳体内壁的上。散热涂层均匀涂布在壳体和芯包之间以及芯包的芯部。上述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铝电解电容器散热效果差,过高的热量影响电容器使用性能以及寿命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给铝电解电容器高效散热的技术效果。技术效果。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热型电解电容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器
,尤其涉及一种耐热型电解电容。

技术介绍

[0002]电解电容器应用广泛,市场十分巨大,每年需求量达上亿支。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有铝电解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具有易获得、大容量、耐高压、价格低廉等显著优点,常用在电源的输入输出滤波电路。但是铝电解电容器在装配的过程中或在工作的过程中,都要产生热量,热量会直接使电容器彭胀,热量的多少会接影响电容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解决电容器的热量问题也是电容器工业长期需要解决的问题。
[0003]但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已有的铝电解电容器,通常是依靠铝壳将电容器内产生的热量向外发散的,但此种方式受到空气导热速率的限制,散热效果较差,尤其是在突发出现的大电流、高电压等情况下,快速增加的热量由于无法及时发散很容易出现正极箔与负极箔接触短路的情况出现。因此,本申请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耐热型电解电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耐热型电解电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铝电解电容器散热效果差,过高的热量影响电容器使用性能以及寿命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铝电解电容器高效散热的技术效果。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耐热型电解电容,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芯包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两端开口处的电容器基座和壳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吸热装置,所述吸热装置包括支撑柱和散热涂层。所述支撑柱竖直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多个所述支撑柱均匀分布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柱由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连接组成。所述第一柱体呈矩形,所述第二柱体呈梯形,所述第一柱体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柱体的上表面固定,所述第二柱体远离所述壳体内侧壁的一侧与所述壳体内侧壁之间的间距由所述第一柱体至所述电容器基座递增,所述支撑柱靠近所述电容器基座一侧的柱体为所述第二柱体,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电容器基座一侧的柱体为第一柱体。所述散热涂层均匀涂布在所述壳体内表面以及所述芯包的芯部。
[0006]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表面凹凸不平,所述壳体内表面与所述支撑柱外表面都设置有所述散热涂层。
[0007]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呈筒状设置,所述壳体两端具有开口,所述壳体一端的开口处设置有电容器基座,所述电容器基座与所述壳体密封配合,所述电容器基座内涂布有所述散热涂层。
[0008]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另一端的开口处设置有壳盖,所述壳盖包括盖筒和底板。所述盖筒两端具有开口,所述底板安装在所述盖筒的中间将所述盖筒分为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两部分,所述盖筒正对所述壳体的一侧为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侧壁的内表面有两
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凸起对应的所述壳体上有与所述第一凸起相吻合的第三凹槽,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凹槽榫接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芯包包括引出脚,所述底板对应所述引出脚的位置上具有供所述引出脚穿出的通孔,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对应所述引出脚的位置处设置有沿所述壳盖的轴向伸出的第二凸起,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二凸起。
[0010]进一步的,底板上均匀分布着多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阵列分布在所述底板上。
[0011]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2]1、由于采用了在壳体内设置吸热装置,吸热装置包括支撑柱和散热涂层,支撑柱竖直设置在壳体内部,多个支撑柱均匀分布在壳体内壁的上,辐射涂层均匀涂布在壳体和芯包之间以及芯包的芯部的技术手段,支撑柱一方面可以支撑壳体,保持壳体的稳定性,一方面增大了芯包与壳体的距离,增加了芯包的透气性,支撑柱也增大了壳体内部的表面积,可以涂布更多的散热涂层热。散热涂层涂布在壳体和芯包之间以及芯包的芯部用于吸收芯包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解电容器散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对电解电容器高效散热的技术效果。
[0013]2、由于采用了壳体内表面凹凸不平的技术手段,所以增大了散热涂层的涂布面积,有效解决了电解电容器内部空间固定,散热涂层涂布过少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大量吸收电容器散出热量的技术效果。
[0014]3、由于采用了在壳盖表面镂空的技术手段,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电解电容器内部空间密闭,空气不流通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电解电容器内部空气流通进而散热的技术效果。
[0015]4、由于采用了在电容器基座内涂布有散热涂层的技术手段,所以,有效解决了电容器基座的导热能力较差,散热速度较慢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提高整体电容器散热性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的剖面示意图;
[0018]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壳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壳体;11、第三凹槽;2、芯包;21、引出脚;3、吸热装置;31、支撑柱;311、第一柱体;312、第二柱体;32、散热涂层;4、电容器基座;5、壳盖;51、盖筒;511、第一凹槽;512、第二凹槽;513、第一凸起;52、底板;53、通孔;54、第二凸起;55、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技术中铝电解电容器散热效果差,过高的热量影响电容器使用性能以及寿命,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通过在壳体1内设置吸热装置3,在电容器基座4上涂布散热涂层32提高电容器基座4的散热能力,吸热装置3包括支撑柱31和散热涂层32,支撑柱31竖直设置在壳体1内部,多个支撑柱31均匀分布在壳体1内壁的上用于增加壳体1内表面积,散热涂层32均匀涂布在壳体1和芯包2之间以及芯包2的芯部,来提高电容器的散热能力。
[0021]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2]参照图1,本申请为一种耐热型电解电容,包括壳体1、芯包2、吸热装置3、电容器基座4和壳盖5。电容器基座4与壳体1焊接连接,芯包2可拆卸的安装在壳体1内部,吸热装置3固定安装在芯包2与壳体1之间,壳盖5与壳体1密封配合。
[0023]参照图1,芯包2包括阳极箔层、阴极箔层、电解层以及引出脚21。阳极箔层、阴极箔层以及电解层多层依次叠放卷绕形成芯包2。芯包2的芯部固定安装有散热涂层32,用于吸收阳极箔层、阴极箔层以及电解层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阳极箔层和阴极箔层末端与引出脚21连接,引出脚21由两个一大一小的圆柱体组成,使其不易弯折,引出脚21靠近阳极箔层的一端的圆柱体直径大于引出脚21远离阳极箔层一端的圆柱体直径,且引出脚21靠近阳极箔层的一端的圆柱体直径小于芯包2的直径。
[0024]参照图1,壳体1呈筒状设置,壳体1两端贯通具有开口,壳体1内表面凹凸不平用于增大壳体1内表面积。壳体1一端的开口处与电容器基座4焊接连接,电容器基座4呈圆柱形,电容器基座4内表面涂布有散热涂层32用于增大电容器基座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热型电解电容,包括壳体(1)、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芯包(2)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1)两端开口处的电容器基座(4)和壳盖(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吸热装置(3),所述吸热装置(3)包括支撑柱(31)和散热涂层(32);所述支撑柱(31)竖直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多个所述支撑柱(31)均匀分布在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柱(31)由第一柱体(311)和第二柱体(312)连接组成;所述第一柱体(311)呈矩形,所述第二柱体(312)呈梯形,所述第一柱体(311)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柱体(312)的上表面固定,所述第二柱体(312)远离所述壳体(1)内侧壁的一侧与所述壳体(1)内侧壁之间的间距由所述第一柱体(311)至所述电容器基座(4)递增,所述支撑柱(31)靠近所述电容器基座(4)一侧的柱体为所述第二柱体(312),所述支撑柱(31)远离所述电容器基座(4)一侧的柱体为第一柱体(311);所述散热涂层(32)均匀涂布在所述壳体(1)内表面以及所述芯包(2)的芯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热型电解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表面凹凸不平,所述壳体(1)内表面与所述支撑柱(31)外表面都设置有所述散热涂层(3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热型电解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呈筒状设置,所述壳体(1)两端具有开口,所述壳体(1)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志飞李长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奥凯普电容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