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分合闸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7663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分合闸断路器,包括上盖、中座、下盖、电流检测装置、电磁系统、触头系统、手动操作机构、手柄、灭弧系统、控制电路、自动分合闸机构和电机,所述触头系统、手动操作机构、手柄、灭弧系统、进出线接线端子安装在中座上靠近上盖的一侧,手柄的一端与手动操作机构相连接,手动操作机构另一端与触头系统相连接,触头系统设置在灭弧系统的一侧;所述电流检测装置和电磁系统相连接并安装在上盖和下盖之间并穿过中座;所述控制电路、自动分合闸机构和电机安装在中座上靠近下盖的一侧,自动分合闸机构一端与手柄相连接,另一端与电机相连接,电机另一端与控制电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体积小、装配简单、生产效率高的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分合闸断路器


[0001]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分合闸断路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小型断路器除了具备传统的手动分合闸功能、短路功能、延时功能外,还需要具有自动分合闸功能,来满足智能电网发展的要求。现有的自动分合闸断路器是由断路器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拼接组装而成的,由于各模块相互独立,不能有效进行空间利用,占用体积偏大,使得使用范围受到限制。即使有个别产品已进行有效的空间设计,但也由于装配工艺麻烦,生产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分合闸断路器,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自动分合闸断路器,包括上盖1、中座2、下盖3、电流检测装置4、电磁系统5、触头系统6、手动操作机构7、手柄71、灭弧系统8、控制电路9、自动分合闸机构10和电机106,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系统6、手动操作机构7、手柄71、灭弧系统8、进出线接线端子安装在中座2上靠近上盖1的一侧,手柄71的一端与手动操作机构7相连接,手动操作机构7另一端与触头系统6的一端相连接,触头系统6设置在灭弧系统8的一侧;所述电流检测装置4与电磁系统5相连接并安装在上盖1和下盖3之间并穿过中座2;所述控制电路9、自动分合闸机构10和电机106安装在中座2上靠近下盖3的一侧,自动分合闸机构10一端与手柄71相连接,自动分合闸机构 10另一端与电机106相连接,电机106另一端与控制电路9相连接。r/>[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柄71上有一个能与手柄齿轮101相铰接的第一凸台711,以及一个能带动控制电路9上的微动开关的第二凸台712。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动操作机构7包括安装在中座2内的支承件75以及分别安装在支承件75上的锁扣74和跳扣 73,在锁扣74上设置有与驱动齿轮102上的限位部1021相碰到的凸台,在跳扣73上设置有用于与手柄71连接的连杆72。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触头系统6包括位于中座2 内且相对设置的动触头61和静触头62,动触头61与支承件75相连接,所述动触头61安装在支承件75上,并可绕支承件75上的轴自由旋转,由触头弹簧压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灭弧系统8包括灭弧室,在灭弧室靠近进线端子的一侧设有引弧板,灭弧系统8安装在上盖1与中座2之间一个四面密闭、两头与外界相通的腔室。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座2上有便于手柄71和自动分合闸机构10相铰链的孔21。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动分合闸机构10包括蜗杆105、蜗轮104、连
动齿轮103、驱动齿轮102以及与手柄71相铰链的手柄齿轮101,驱动齿轮102上设有限位部1021。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106与蜗杆105连接,蜗杆105、蜗轮104、连动齿轮103、驱动齿轮102以及手柄齿轮101 依次啮合传动,且手柄齿轮101安装在手柄71的第一凸台711上。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本技术的自动分合闸断路器,灭弧系统为密封安装,防止电弧对控制线路的损害。
[0015]2、灭弧系统中的引弧板将合闸时所产生的电弧引入灭弧室中,在壳体之间设有排气通道,排气通道与壳体的排气口连通用于将灭弧室的电弧尾气排出壳体;为了提高断路器的分断能力,把灭弧室位置向控制电路侧凹进,控制电路这侧只布线,不放电子元器件,通过优化部件的连接方式,对内部立体空间进行了有效的利用,使得产品体积大大的缩小,简化了装配工艺,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

2是本技术自动分合闸断路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自动分合闸断路器中手柄、自动分合闸机构及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自动分合闸断路器中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自动分合闸断路器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自动分合闸断路器驱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1中,包括中座2、下盖3、电流检测装置4、电磁系统5、触头系统6、动触头61、静触头62、手动操作机构7、灭弧系统8。
[0022]图2中,包括控制电路9、自动分合闸机构10、手柄齿轮101、驱动齿轮102、连动齿轮103、蜗轮104、蜗杆105、电机106。
[0023]图3中,包括手柄71、连杆72、跳扣73、锁扣74、支承件75。
[0024]图4中,包括中座2、孔21。
[0025]图5中,包括手柄71、第一凸台711、第二凸台712。
[0026]图6中,包括驱动齿轮102、限位部1021。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1

6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8]如图1

6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是一种自动分合闸断路器,包括上盖1、中座2、下盖3、电流检测装置4、电磁系统5、触头系统6、手动操作机构7、手柄71、灭弧系统8、控制电路9、自动分合闸机构10和电机106,所述触头系统6、手动操作机构7、手柄71、灭弧系统8、进出线接线端子安装在中座2上靠近上盖1的一侧。手动操作机构7包括安装在中座2内的支承件75以及分别安装在支承件75上的锁扣74和跳扣73,在锁扣74上设置有与驱动齿轮102上的限位部1021相碰到的凸台,在跳扣73上设置有用于与手柄71连接的连杆72。手柄71与手动操作机构7上的连杆72相连接。触头系统6包括位于中座2内且相对设置的动触头61和静
触头62,动触头61安装在支承件75上,并可绕支承件75上的轴自由旋转,由触头弹簧压接。触头系统6设置在灭弧系统8的一侧,灭弧系统8安装在上盖1与中座2之间一个四面密闭、两头与外界相通的腔室。灭弧系统8包括灭弧室,在灭弧室靠近进线端子的一侧设有引弧板,所述电流检测装置4和电磁系统5安装在上盖1和下盖3之间并穿过中座 2,电流检测装置4与电磁系统5相连接。所述控制电路9、自动分合闸机构10和电机106安装在中座2上靠近下盖3的一侧。中座2 上有一个孔21,便于手柄71和自动分合闸机构10相铰链。自动分合闸机构10包括蜗杆105、蜗轮104、连动齿轮103、驱动齿轮102 以及与手柄71相铰链的手柄齿轮101,驱动齿轮102上设有限位部 1021。电机106与蜗杆105连接,蜗杆105、蜗轮104、连动齿轮103、驱动齿轮102以及手柄齿轮101依次啮合传动,且手柄齿轮101安装在手柄71的第一凸台711上。
[0029]本技术的自动分合闸断路器分为自动合闸和手动合闸两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分合闸断路器,包括上盖(1)、中座(2)、下盖(3)、电流检测装置(4)、电磁系统(5)、触头系统(6)、手动操作机构(7)、手柄(71)、灭弧系统(8)、控制电路(9)、自动分合闸机构(10)和电机(106),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系统(6)、手动操作机构(7)、手柄(71)、灭弧系统(8)、进出线接线端子安装在中座(2)上靠近上盖(1)的一侧,手柄(71)的一端与手动操作机构(7)相连接,手动操作机构(7)另一端与触头系统(6)的一端相连接,触头系统(6)设置在灭弧系统(8)的一侧;所述电流检测装置(4)与电磁系统(5)相连接并安装在上盖(1)和下盖(3)之间并穿过中座(2);所述控制电路(9)、自动分合闸机构(10)和电机(106)安装在中座(2)上靠近下盖(3)的一侧,自动分合闸机构(10)一端与手柄(71)相连接,自动分合闸机构(10)另一端与电机(106)相连接,电机(106)另一端与控制电路(9)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合闸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71)上有一个能与手柄齿轮(101)相铰接的第一凸台(711),以及一个能带动控制电路(9)上的微动开关的第二凸台(7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合闸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操作机构(7)包括安装在中座(2)内的支承件(75)以及分别安装在支承件(75)上的锁扣(74)和跳扣(73),在锁扣(74)上设置有与驱动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