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集成过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27565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集成过滤系统,包括龙头、增压泵和一体式滤芯,所述增压泵的入口处具有一控制该入口通断的第一电磁阀,所述一体式滤芯的出口处连接有一控制该出口通断的第二电磁阀,所述龙头连接有自来水进水管,该自来水进水管经龙头与增压泵的入口相连接,所述增压泵的出口与一体式滤芯的入口相连接,所述一体式滤芯的出口与龙头的入口相连接,所述龙头上具有控制系统和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增压泵均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增压泵的启闭。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占用空间小。占用空间小。占用空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集成过滤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净水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集成过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家庭常规使用的净水过滤系统中,过滤系统直接安装在厨房的供水管道上,与自来水供水系统同时使用,净水过滤系统单独使用一个龙头,其龙头和滤芯一直处于承压状态,导致设备的使用寿命减短,同时还需要配置额外的增压泵、进水电磁阀、高压开关和低压开关等,零部件杂多,安装拆卸麻烦,占用空间大,用户使用体验非常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一体化设计的高集成过滤系统。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集成过滤系统,包括龙头、增压泵和一体式滤芯,所述增压泵的入口处具有一控制该入口通断的第一电磁阀,所述一体式滤芯的出口处连接有一控制该出口通断的第二电磁阀,所述龙头连接有自来水进水管,该自来水进水管经龙头与增压泵的入口相连接,所述增压泵的出口与一体式滤芯的入口相连接,所述一体式滤芯的出口与龙头的入口相连接,所述龙头上具有控制系统和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增压泵均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增压泵的启闭。
[0005]进一步的,所述增压泵具有一与一体式滤芯出口相连接的第一快接接头,快接接头的出口与龙头的入口相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安装在快接接头内。
[0006]进一步的,所述增压泵具有一与一体式滤芯入口相连接的第二快接接头,第二快接接头入口与增压泵的出口相连接。r/>[0007]进一步的,所述一体式滤芯包括一密闭的筒体,所述筒体内沿其圆周方向均布有至少三个相互独立的腔室,所述筒体具有原水进水管、净水出水管和废水出水管,所述原水进水管与一腔室内顶部相连通,该腔室定义为首端腔室,所述净水出水管和废水出水管均与另一腔室内相连通,该腔室定义为末端腔室,其余腔室定义为中间腔室;所述首端腔室内底部与一中间腔室内底端相连通,其余中间腔室和末端腔室依次首尾相连通,以使原水的水流方向沿筒体轴向依次呈连续N形流动;沿原水的流动方向的腔室内依次装填有微滤过滤体、超滤过滤体和RO反渗透膜,每个腔室只装填有一种过滤体。
[0008]进一步的,所述微滤过滤体为PP棉、活性炭或陶瓷。
[0009]进一步的,所述超滤过滤体为超滤膜。
[0010]进一步的,所述腔室的内顶部和底部均具有多个布水孔。
[0011]进一步的,所述首端腔室内顶部的布水孔与原水进水管相连通,沿原水流动方向的相邻腔室之间位于同一端的布水孔相连通。
[0012]进一步的,所述龙头内具有检测水质的传感器。
[0013]进一步的,所述龙头具有显示屏。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将电磁阀集中在增压泵内,大大的节约了元器件的使用量,简化结构,同时使得龙头和滤芯在不使用时都不承压,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安装空间也急剧减少,提升用户体验。
[0015]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增压泵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体式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体式滤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体式滤芯的俯视图。
[0021]图中:1

筒体,11

原水进水管,12

净水出水管,13

废水出水管,14

布水孔,2

首端腔室,21

PP棉,3

第一中间腔室,4

第二中间腔室,5

末端腔室,6

增压泵,61

第一管路,62

第一电磁阀,63

第二管路,64

第二电磁阀,65

第三管路,66

第二快接接头,67

第三快接接头,68

第一快接接头,7

龙头,71

自来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作详细说明。
[0023]如图1

5所示,一种高集成过滤系统,包括龙头7、增压泵6和一体式滤芯。
[0024]龙头7内具有与自来水管71相连接的输水通道,该输水通道另一端连接有第一管路61,龙头7的入水口处还连接有一第三管路65,该第三管路65与一体式滤芯的净水出水管12相连接。
[0025]一体式滤芯包括一密闭的筒体1,该筒体1具有原水进水管11、净水出水管12和废水出水管13。
[0026]增压泵6的入口处具有一控制该入口通断的第一电磁阀62,第一管路61经第一电磁阀62后与增压泵6相连接;增压泵6外侧壁一端具有一底座,底座上具有第一快接接头68、第二快接接头66和第三快接接头67;其中第二快接接头66入口与增压泵6的出口相连接,第二快接接头66与一体式滤芯的原水进水管11相连接,从而通过第二快接接头66为一体式滤芯供水;第一快接接头68内具有一控制通道通断的第二电磁阀64,第一快接接头68与一体式滤芯的净水出水管12相连接,第一快接接头68的出口通过第三管路65与龙头的入水口相连接;第三快接接头67与一体式滤芯的废水出水管13,第三快接接头67连接有一第二管路63用于排放废水。通过三个快接接头实现增压泵和一体式滤芯的快速连接,当一体式滤芯的使用寿命达到后,可以快速便捷的更换新的一体式滤芯,提升客户使用体验。快接接头内具有密封圈,防止漏水。
[0027]当然,为便于增压泵6与一体式滤芯的稳定连接,增压泵6侧壁可设置有导槽,一体
式滤芯外侧壁具有与该导槽相咬合的导轨,导槽与导轨的配合,既能使一体式滤芯快速定位安装,也避免一体式滤芯轻易脱离增压泵。当然,增压泵6与一体式滤芯的稳定连接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如紧固件连接、卡扣连接等方式。
[0028]龙头7上具有控制系统和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第一电磁62、第二电磁阀64和增压泵6均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控制开关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电磁阀62、第二电磁阀64和增压泵6的启闭。
[0029]为提升用户使用体验,龙头内具有检测水质的传感器。龙头具有显示水质的显示屏。 控制开关可以为防水触屏控制开关。
[0030]本实施例中,一体式滤芯的筒体1内沿其圆周方向均布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集成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龙头、增压泵和一体式滤芯,所述增压泵的入口处具有一控制该入口通断的第一电磁阀,所述一体式滤芯的出口处连接有一控制该出口通断的第二电磁阀,所述龙头连接有自来水进水管,该自来水进水管经龙头与增压泵的入口相连接,所述增压泵的出口与一体式滤芯的入口相连接,所述一体式滤芯的出口与龙头的入口相连接,所述龙头上具有控制系统和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增压泵均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增压泵的启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集成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泵具有一与一体式滤芯出口相连接的第一快接接头,快接接头的出口与龙头的入口相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安装在快接接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集成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泵具有一与一体式滤芯入口相连接的第二快接接头,第二快接接头入口与增压泵的出口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集成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滤芯包括一密闭的筒体,所述筒体内沿其圆周方向均布有至少三个相互独立的腔室,所述筒体具有原水进水管、净水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斌昇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康倍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